中美人民大对账,对出一个大问题

文化   2025-01-16 23:45   北京  
近期微信推送方式改变,请点击加关注,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点赞并转发,以支持我继续分析创作,谢谢了。

今天写条短的。
大家应该记得:我之前一直在说,这些年美国在GDP数据,还有和它相关的就业数据、通胀数据啥的,做的手脚,实在太多,所以现在它公布的GDP,其实不怎么可信。
这两天,在XHS里,中美人民大对账活动还在继续。
怎么说呢?
越对账就能发现:公知们过去一直渲染,美国生活环境优越,很多是随口而来的。
人人住大豪斯;
大鸡腿1美元……
刚刚,又刷到对账两国鸡蛋价格:人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8个鸡蛋10美元。

底下一堆人感慨:赚美元花美元,还真不如赚人民币花人民币。
到这里,就得来讲讲GDP这玩意儿,它的本质是什么了。
之前讲过:凡是社会科学,别管它外包装,你只要撕开它的内包装,就会发现里面藏着的,通常是“意识形态”。
GDP也一样。
它是美国当年为了搞垮苏联,特意整出来的经济概念。
因为当年苏联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与美国完全不同,苏联用的是计划经济国家使用的物质生产体系(MPS),这种统计方式只注重物质生产部门,不统计非物质生产部门,服务业基本不入内。
还有呢?
计划经济下的各种资源调配,生产方面的很多环节,都不会按照花钱买卖的方式来计算,而是通过记账方式体现,这也就意味着不会计入到国民生产总值里。

1960年代的苏联大学生

别的不说,光说一点:美国人当时就把它的很多服务业,像律师行业啦,医疗行业啦,甚至政府服务啦,都纳入了GDP统计范畴。

当时美国抛出GDP对比数据,尤其是1980年代,声称日本、德国的GDP,已经超过苏联之后,对苏联人的心理,造成很大冲击。
偏生俄罗斯这个文明,属于次生二次方的文明,外加各种拼装,而出来的,这里简单举个例子:很少有人知道,在早年,大约20世纪初的时候,俄罗斯人普遍用的锅,还是铸铁锅,灶是砖砌的!
这个视频上俄罗斯大叔用的大铁锅,大家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
这铁锅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致是:这种铸铁锅是我们发明的,之后草原游牧民族们,都朝我们买,然后蒙古西征,俄罗斯被征服,这中式铸铁锅,还有砖砌的灶台,也就随着蒙古人西征,传俄罗斯去了。
平时还看不出,到关键时刻,它自信心就严重不足了。
结果就是大家看到那样:它居然自己崩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用什么来判断一国的经济呢?
有人觉得PPP(购买力平价)才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按照美元汇率来算,是不准的。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完全。
因为PPP到最后,还是会涉及到GDP统计的,那一连串问题,其实就是换个算法而已。
那用什么办法,能看得最清楚呢?
还有个指标:人均年消耗资源量。

中欧人均能源消费比较:去年我们居然和欧洲,差不多!

像美国,它的人均年消耗物资总量,差不多20.09吨左右。但是!其中燃料要占10吨!

而粮食、肉类啥的,占0.68吨,其它各种东西加起来,差不多是10吨。
大家有空,去看一下当年很著名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就明白了:上面说,美国人住得太分散!
很多工人的上下班时间,特别得长!因为从1950年代起,市中心就渐渐老化,然后治安很差!
变得不适合居住!
我们呢?
2023年,我们的汽油产量,大约是16138.4万吨。
人均也就是100公斤的样子。
食品方面呢?
2023年,中国人均谷物原粮食用消费量为193公斤,肉类55公斤左右,蔬菜水果合计超过240公斤。
加起来人均是0.48吨,比美国的人均0.68吨,要少一点点。

美国、英国、中国、印度、尼日利亚2018年人均资源消耗量比较,可见我们7年前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只比英国少半个球,大约是印度的3倍,现在和英美的差距,应该变得更小。

这就是为啥我们的GDP数据不高,但说起日韩,我们很多人会自然地想到,它们水果贵、蔬菜贵。

是因为我们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人均GDP中表现的那么差,人均物资消耗量只比法国、英国这些算挺发达的欧洲国家,差那么一点点而已。
这就是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天天摆弄GDP的原因:账面收入有明显差距,但是,物资消费是不会骗人的。
到这里,又一个问题产生了:既然大家的资源消耗量,其实差距没那么大,那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应该在什么价位呢?
相信这次对账后不久,这个问题将浮上水面。

近期微信推送方式改变,为方便大家了解更多国际内幕,请点击下面的链接,来添加关注,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点赞并转发朋友圈,以支持我继续分析创作,谢谢了。


读读马原著
感谢关注! 我是北中医胡兵老师,我在三个个人公众号(读读马原著、读读马原著2、诗词歌赋Marx)里组织了全国接力朗读马原著活动、推送思政课教学参考资料活动,自2016年9月16日至今,已推送10000余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