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这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新赛道”
在海南全面开启了发展新纪元
11月30日晚间,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顺利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告捷。
11月30日晚,在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点火起飞,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国强 摄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成功首发,是中国航天强国建设的巨大进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要里程碑。伴随着首发成功,商业航天这一自贸港快速发展、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引着业界目光。
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南海网记者采访经济学家、资深从业者,展望商业航天的广阔前景,分析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海南商业航天事业未来将如何迎风而上,逐梦浩瀚深空?
2024年11月30日22时48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记者 李昊 摄
成功首发
位于海南文昌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中国首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从建设伊始,就承载着推动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竞争力的使命。
从2022年7月破土动工,到如今的成功首发,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我国航天工程的高效执行力。
“此次首发对国家和海南都具有重大意义,开启了海南商业航天发展新纪元。”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次发射备受关注,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李江涛教授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如是评价道。
李江涛认为,发射场是商业航天产业的硬件基础,海南建设了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随着首发告捷,海南航天产业版图更加完整,为今后提供产业链相关商业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将助力海南打造国内商业航天的发射高地和服务高地。
“此次首发不仅意味着技术上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的市场开拓走向纵深,将推动相关技术的迭代和产业链的成熟,为未来海南打造更丰富的航天产业体系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将带动更多卫星星座的部署,以及航天技术在通信、遥感、导航、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对于海南构建产业发展的新特色新模式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李江涛解读道。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范,我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正开足马力驶向“快车道”。
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海南作为很早就致力于商业航天价值发掘和产业布局的省份,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已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参与者。此次首发让置身其中的海南航天人倍感振奋。
“距离我们加快打造中国商业航天聚集发展主阵地目标更进一步了!”文昌航天超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世阳向记者谈道:“商业航天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商业航天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定位‘新增长引擎’,标志着商业航天产业在国家发展蓝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此次首发开创了海南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对于完善产业生态、加速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海南航天产业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呈现出发展潜力大、市场规模广、增长速度快的特点。据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统计,预计今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超2.3万亿元。
而随着“新增长引擎”产业定位的明晰,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纵观国内,在落地进程方面,不少省市已经开始行动。幸运的是,在商业航天这一新兴产业“赛道”,海南积累了多重优势。
看政策——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提出了优化海南商业航天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推动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商业航天产业链落地海南;202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种业、深海、航天等新领域新赛道,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常态化发射。
看区位——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射向范围宽、运载效能高、交通便利、落区安全性好等优势条件,如今,文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正不断转化为航天产业的发展优势。
看规划——海南将按照“以场带产”的发展总原则,坚持做好发射引领、产业聚合、数据赋能这篇文章,推动实施一批标志性任务、标志性工程、标志性举措,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天科技城和航天产业集群。
在行业从业者眼中,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告捷,不仅仅是一次航天飞行,更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在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预示着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投资机遇。
海南现代科技集团是海南航天事业的重要参与者。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正是由海南现代科技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海南现代科技集团董事长邢诒川坚定看好海南商业航天产业前景,他向南海网记者表示,中国商业航天正步入黄金发展期,“商业发射基地与传统发射基地不同,前者是全开放的市场,可以满足国内外企业发射商业卫星的需求,行业发展势头很大。”邢诒川分析道。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受访者供图
最新权威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的火箭发射次数为67次,其中,民营商业火箭发射13次,成功入轨12次,占全年成功发射数量18%。我国目前在轨卫星1059颗,其中商业卫星492颗,占比接近50%。
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探索次数更多、频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商业航天发射模式,早已成为行业共识。
“文昌已经足够具备大力发展商业航天的条件,不论是数据接收站、相关研发机构的建设落地,还是超算中心、国际海缆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都加速了各种要素向文昌聚集。”叶世阳向记者分析道。
除了产业政策优势,叶世阳认为,海南自贸港国际数字产业发展和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等优势,为数据在全球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网络环境和政策环境。
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上游是火箭制造,中游是火箭发射,下游是卫星运营和数据应用。叶世阳分析道,海南发展商业航天首发已经成功,意味着商业发射场正式“营业”,下一步可着力写好商业航天“下半篇文章”,做强“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航天旅游”等产业。
在他看来,商业航天的“下半篇文章”的重点在数据应用,产业规模是一片蓝海。
叩问苍穹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是文昌国际航天城构建航天大数据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作为海南自贸港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应用项目及科研算力服务平台,也是当前我国首个航天超算中心,经过5年多的建设,超算中心已经构建了以“天上拍”“地上收”“云上存”“超级算”“量子传”“政企用”为关键节点的航天大数据产业链。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新华社发
见证着海南商业航天事业一步步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叶世阳对超算中心的未来发展信心倍增。
“我们已经发射了3颗遥感卫星,建设了3类13座卫星地面站,建设标准达到国内A级国际T3级,一秒钟可以运算10亿亿次,到目前已经服务国内外上百个算力用户和数据用户,实现了航天数据到20多个国家的出口,已为国土安全、农林生产、生态环保、海事监管等各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信息和产品服务。”他告诉记者。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受访者供图
超算中心亮眼的发展成绩,是海南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佐证。
从火箭装配厂房、卫星总装测试厂房等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到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等航天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的落成……海南已经“栽下梧桐树”,不断吸引“金凤凰”。
现在,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链下游的企业越来越多。截至今年10月,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注册企业近3000家,其中航天类企业超700家。
上海沪能防腐隔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沪能”)也是深度参与海南航天事业的建设者之一。公司总经理石文明告诉南海网记者,早在2010年,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事业开拓期,上海沪能就承担起设施设备防腐施工。
“看着海南航天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感到欣喜又振奋。”石文明介绍,上海沪能负责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发射工位、2号发射工位和加注供气系统的防腐涂装任务。
海南高温、高湿、高盐、高紫外线环境很容易对钢结构造成的腐蚀问题,上海沪能是专业服务于航天等设备设施防腐保障的企业,精确的涂装工艺则能对发射场相关设备设施实现很好的防腐和保护功能。
“海南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石文明说,上海沪能不仅在海南文昌东效镇设有沪能海南分公司,同在文昌市潭牛镇建立了沪能铠甲潭牛航天军品加工厂。近些年,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生产设施配备与技术研发,“未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实现常态化发射,我们的职责就是做好发射场的配套建设工作,提供高质量的表面防护技术保障服务。”他信心满满地说道。
商业航天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眼下,全国其他地区也在布局商业航天产业,给予了比较优惠的产业、土地和税收政策。海南应该如何抓住商业航天的发展机遇、迎风而上?
商业航天的发展需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密切合作、积极创新。近年来,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已经吸引了一批优秀的超算人才汇聚。但是叶世阳依然求贤若渴:“航天数据应用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航天产业需要更加重视人才建设,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保障。”叶世阳认为,写好商业航天“下半篇文章”,人才队伍建设是首要。
商业航天作为未来产业,具有鲜明的科技属性,伴随着高投入、长周期等特征,“资金的支持和市场的培育也是眼下面临的重要课题。”叶世阳建议,下一步,海南要以创新作为驱动,以人才作为支持,做好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以及海内外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的从业者和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海南针对商业航天产业的政策扶持、服务保障、投资护航、生态营造等,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他们建议,未来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商业航天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的协同参与。
“商业航天的发展不仅能让海南特色的航天经济大有可为,也将为海南的农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带来宝贵资源,推动相关产业的扩张和升级。”李江涛特别看好海南商业航天产业链中的卫星运营和数据应用的市场前景。他建议海南精心培育商业航天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出台更多与技术和应用相关的支持政策,发挥出海南的比较优势。
走访中记者发现,随着产业逐渐聚集成势,资本早已关注并竞相深度参与海南商业航天产业。
去年,海南和城航天股权投资基金成为落地文昌的首支航天领域基金。基金管理人山东省产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元廷也见证了此次首发。他向南海网记者表示,该基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战新产业。“看好海南商业航天的投资前景,我们将发挥产业基金的牵引作用,助力海南商业航天产业集群的打造。”他展望道。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监制:陈书焕
值班主任:叶晨曲
记者:汪慧
编辑:陈俏枫
南海网视频号热门推荐>>
点亮“”和“”
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