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招生官如何一眼识别申请者在撒谎?

文摘   2025-01-25 20:30   辽宁  

今天这篇文章将从一个美国大学招生官的视角为大家讲述“如何看出申请者造假”——我是一个招生官,在Top10美国大学任职,我的工作朴实无华,甄选全球1%的优质人才,近几年申请季,我目睹了无数高中生频频翻车,造假背景层出不穷。材料的「可信度」成了我最关心的问题。美本招生官究竟是怎么「一眼鉴假」的?下面由我来分享一下,申请中最常见的翻车案例。

From Stoooges三士渡
微信号:StooogesEducation


案例一

文书很美妙,托福/SAT写作很糟糕

语言考试中的写作部分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文字功底。毕竟申请文书可以请人编辑,考试写作只能依赖即兴创作。


如果说,一篇精心编辑的文书,像是社交媒体上加了无数美颜滤镜的网红照,那么托福/SAT的写作就是精致丽人卸妆后的素颜。


我希望两者的差距,别让人直呼“照骗”就行。



假如一个学生的文书写得像莎士比亚转世,一看托福写作只有19分…我可不敢把Offer发给TA。


我录的是个人,不是TA背后一整个编辑部团队。


就算发了录取通知书,我担心美国大学大大小小的考试,会把TA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案例二

GPA不高,标化分数奇高,反之亦然

GPA和标化分数就像两面对立的镜子,投射出的是申请者的「学术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GPA很高,标化分数却很烂,我有理由相信TA的学校给分很水;


相应的,如果一个人GPA很烂,标化分数很高,留给我两种可能:


要么TA是个天才,平时学习态度很差,只有在标化考试中展示了自己的真实实力;要么TA是个学渣,标化考试买了答案,或者请了枪手作弊。


不论哪种可能,皆非我想要的人选。


只有当一个人拥有很高GPA,在标化考试中展现了对等的实力,才证明这个人可能有真才实学。


注意了,我这里写的是“可能”。要想申进Top 10的学校,你光有硬性成绩还不够,我还会通过「课程难度」、「学术竞赛」等软性条件做进一步的评判。


案例三

AMC分数很高,AIME触底

AMC和AIME同为美国数学竞赛,两者难度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AMC全为单项选择题,考场上可以采用排除法、代入计算等技巧;AIME则是解答题,每一道题目都需要自己逐步破解,充分理解题意后结合对应知识点作答。



我时不时听说,这几年有作弊者提前拿到了AMC答案满分过,紧接着在AIME考试上成绩大跳水的。


为了剔除作弊者,美本招生官不得不「横向对比」同类型的考试难度,给不同的竞赛评级。我更倾向于录取在多个同类型的学术竞赛、夏校中「稳定发挥」的学生。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有很强的数学能力,除了打多个数学竞赛,拿到Top级别的奖项,你还可以参加含金量高、录取难度大的数学夏校,比如ROSS、PROMYS、SUMaC等。



光是申进这些「高质量」夏令营就足以反映你的水平。你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参加这些学术活动,更是向我证明了你对数学的热情。


案例四

纸上洋洋洒洒,面试支支吾吾

为了节省成本,大部分美国大学已经不再采用「真人面试」了,但对于像哈佛、耶鲁这样的顶尖学校,校友面试仍是申请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这些名校看来,面试就好比一台测谎仪,用来检验你的「人设真实性」。


耶鲁大学招生官Hannah Mendlowitz曾在官方播客坦言道:“面试是最后一环,为的是辅助申请材料…RD申请的同学可能在2月中旬才拿到耶鲁的面试,这时我们已经看完你的材料,对你申请形象已有大致的印象,面试只是为了核实它真实与否罢了。”


▲ 长达12个小时的耶鲁官方播客,对话耶鲁招生官


试想一下,一个人申请中一顿操作猛如虎,各科门门满分,活动无可挑剔,文书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浮现出一个魅力爆表的「人类高质量高中生」的人设。



结果呢?TA在校友面试中的表现一团糟,不仅说不上来自己的学科课程、课外活动,聊天的氛围也很尴尬,招生官抛出来的梗听不懂也不会接,对话中处处展现自己的「低情商」。



结局很显而易见了。


招生官最不想要的就是「哑巴做题家」,更何况是被高度包装过的。假设一个学校充斥着这类人,整个校园必定是死气沉沉、了无生趣的。


美本申请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学术能力固然重要,能说会道也是复合型人才的「必杀技」。


面试恰恰能补足,纸上检验不出的「表达力」。


不论美高Elizabeth Holmes,还是普高Anna Sorokin,一旦玩起猫鼠游戏,相信我,等待TA的只有拒信。



美国大学不养Cheater。在AI写作以假乱真的今天,我宁可录一个有灵魂、有点小瑕疵的真人,也不愿录看似完美、实则经不起推敲的假人。


当然了,招生官也会有错判的时候。


面对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我跟你只有一面之缘,给到每份材料的时间仅有短短十几分钟,“友军厚葬”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真心希望大家别犯上面提到的低级错误。


美本申请总有1%的漏网之鱼。你听说过哪些造假案例吗?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爆料。


*本文人设虚构,仅供娱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Stoooges三士渡,微信号:StooogesEducation。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北美学霸君
留学路上,谁都逃不过托福、SAT、和GPA的魔爪。还好有北美学霸君,为你无限打鸡血。考试干货、学霸技能、和备考经验每晚都在这里,等你翻牌子。快来拥进学霸君温暖的怀抱,早日脱离学渣的苦海,么么哒!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