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领取哈佛必读书单
公众号后台回复:“哈佛”,获取哈佛必读书单
公众号后台回复:“社群”,进入知识分享社群
热文推荐:
近日,荷兰政府宣布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决定,将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在中国的深紫外光刻机(DUV)销售情况排除在敏感商品出口信息的披露范围之外。从2023年9月起,荷兰政府不再公开披露阿斯麦在中国的大部分销售信息,这一举动引发了业界和专家们的广泛关注。
阿斯麦是全球领先的光刻机制造商,其生产的DUV和极紫外光刻机(EUV)被广泛用于芯片制造领域。荷兰政府此前一直会定期披露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两用”产品出口情况,以供专家和议会等机构了解。然而,此次荷兰政府的决定打破了这一惯例,阿斯麦在中国的DUV销售情况将不再被公开披露。
荷兰外交部在给路透社的书面声明中解释了这一决定的原因。声明称,虽然必须披露欧盟认为是敏感商品(如EUV光刻机)的许可证授予情况,但这一要求并不适用于新清单上的DUV设备。原因是披露此类信息很容易被追溯到特定的公司,从而泄露敏感的商业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麦的DUV光刻机在中国市场需求旺盛。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阿斯麦总营收为115亿欧元,同比下滑15%,但同期对中国大陆的销售额约为48亿欧元,同比增长129%,占总营收的42%。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阿斯麦业绩的重要支撑。
这一决定不仅涉及到阿斯麦的商业利益,也引发了地缘政治的考量。荷兰政府在2023年曾在美国政府的施压下,出台了一份具有军事意义的“两用”商品清单,重点关注阿斯麦的DUV光刻机。虽然DUV比EUV落后一代,但它仍是制造汽车、手机、电脑以及机器人晶片必不可少的最常用设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荷兰政府的这一决定可能与经济和军事利益问题有关。阿斯麦客户购买的光刻机类型,决定了他们能够制造的晶片精密程度。而晶片的精密程度则直接关系到各国在军事领域的实力。因此,荷兰政府选择不公开披露阿斯麦在中国的DUV销售情况,可能是为了避免泄露敏感的商业数据和军事信息。
然而,这一决定也引发了业界的担忧。原本依赖披露数据来了解各国军事能力的专家和议会,可能不能再掌握全面情况。同时,这也可能影响到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供应链稳定。
尽管如此,阿斯麦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并未改变。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阿斯麦新任CEO Christophe Fouquet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正在扩大成熟制程芯片的产能与市场份额,这对于全球芯片市场来说是一个亟需的补充。特别是在汽车行业,需要大量使用成熟制程的芯片,而欧洲甚至无法满足其自身一半的需求。
——推荐阅读——
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哈佛”
获取哈佛书单
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哈佛”
获取哈佛书单
干货▶
麦肯锡认知升级三部曲:《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
干货▶
麦肯锡认知升级三部曲:《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
扫码进入知识分享社群
分享优质内容,让阅读有价值
愿行者智,并智者行
公众号后台回复 “社群”,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