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纲
1-科技奖励提名书的本质
2-奖励提名书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3-科技奖励提名书与PPT的写作技巧
4-发明奖、进步奖的区别很大
5-提名等级的重要变化与应对措施
6-学科分类号,一开始就决定了命运
7-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按重要性排序?
8-应用证明、经济效益,真实性审查!
9-论文、专利等材料如何体现“高质量”?
10-奖励提名书专家指导的误区?
一、科技奖励提名书的本质
不是小同行说了算,是大同行说了算。
1、小同行专家的评审特点:奖励和人才的评审,大部分不是匿名评审,所以小同行评审的时候,只要一看单位名称、完成人姓名、成果名称,他们就知道这个成果水平高低,压根不需要看提名书的。
奖励提名书写作,要把握几个要点:
逻辑简单清晰、重点突出: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向评审专家(大同行、小同行专家)展示最有用的消息(或专家最想看到的消息),获得专家认可,争取获奖;
根据评审专家是大同行专家还是小同行专家,改变写作策略,大同行专家看逻辑,小同行专家看技术;
最有用消息:不是官话套话,是创新成果的重要性、紧迫性、技术复杂性与难度、技术先进性、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效果,要以醒目的形式、科普的语言展示出来。
二、奖励提名书要回答四个问题
项目所处领域、开发前国内现状、国内外差距、国内需求性分析等,凸显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意义等 项目难度与复杂程度描述。这是很多奖励的评价指标,很多老师撰写奖励材料往往不写项目的难度与复杂程度,实际是不对的。
三、奖励提名书与PPT的写作技巧
基于前文所述“外行专家看逻辑,内行专家看技术”的大逻辑,基于科技奖励的评价指标(点阅),在此简述科技奖励提名书项目简介、主要技术内容(自然奖称为发现点,发明奖称为发明点,进步奖称为创新点)的写作逻辑。
1、项目简介的写作逻辑
项目简介, 1页纸,是评审专家入门后第一眼看到的,是整个报奖材料的缩影,也是吸引评审专家阅读全文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写作逻辑一般包含三个内容:
(1)项目背景(科普)
要从国家、行业、区域的角度阐述成果的重要性、紧迫性,让评审专家明确成果紧扣“四个面向”、国家战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成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这是很多奖励的评审指标(易忽略),一般依据创新点内容总结3-4问题,注意“问题-创新”一一对应;
简述项目研发过程,总述、定性本项目成果的学术地位
(2)主要技术内容(专业+科普)
注意点: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3-4个居多;呈现形式要保持一致;关键内容可以加黑亮化突出;能定量的一定要定量描述。
写作范式如下(进步奖为例):
标题:1-3个半句总结技术特点,在我的观点里面标题是为了给大同行专家呈现逻辑、给小同行专家呈现技术特点的;
创新内容:本成果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应用创新等内容,专业词汇描述,是给小同行看的,大同行看不懂是正常的,给人高大上的感觉就好了;
结果:自然奖描述国内外肯定情况,发明奖和进步奖定量描述技术指标及先进性,这是大同行看的,一定要科普的呈现出本项目的技术优势性。
(3)成果产出(科普):
自然奖:一般写5篇代表作的国际影响力,比如影响因子、国内外大牛的引用与评价等内容;还要写推动学科发展情况,比如列入专著、人才培训、平台建设、国际大会报告、获奖等。
发明奖、进步奖:文章/专著/指南/共识/工法/人才培养/学术大会/奖励荣誉情况,发明奖一般还要呈现专利的价值;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行业贡献等,发明奖一般还要写出从0到1的颠覆性成果。
一般来说,项目背景是提出问题,成果产出是回答问题,要呈现出满足国家战略、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过程与效果。
2、主要技术内容的写作逻辑
主要技术内容写作注意事项:
主要科学技术内容3-5项,不宜过多;
语言要科普,图文并茂,切勿高度专业,让外行看得懂,让内行看出高度(奖励评审专家,多是大同行);
图片要求:内容清晰,易于理解,对比性强烈的图;
发明、创新要突出“点”,点面结合,不要面面俱到。。
问题、答案、应用、比较等逻辑清楚、整齐;
数据准确,有附件证明材料支撑,慎用%;
过度夸大成果,否定前人或同行。
3、奖励提名书与答辩PPT的逻辑关系
在奖励申报中,奖励提名书与答辩PPT提交间隔往往超过3个月,3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对奖励提名书的认知,从而导致答辩PPT与提名书脱节,其结果往往是极其严重的。在以往的奖励辅导经历中,见证了太多答辩PPT推翻提名书逻辑、数据、语句、图片的案例。
一般来说,奖励提名书偏书面语言,看得懂不见得读的顺;奖励答辩PPT偏图片语言和口语化语言,不但要看得懂还要读的顺。
而奖励申报要求,提名书要与答辩PPT保持一致,专业与科普、书面语言与口语化语言要恰当切换,我们总结出最佳的提名书撰写方式是:
确定总体思路,撰写提名书初稿,可长句子、可书面化语言;
根据提名书初稿制作答辩PPT,把书面语言转成图片语言、口语化语言,并试着演讲,根据语言习惯修改词汇表达;
根据答辩PPT修改提名书初稿,把图片插到提名书中,这就是提名书图文并茂的来源。另外,要根据PPT的逻辑、语言修改申报的逻辑与语言,使提名书语句表达更顺畅,亮点更突出。
四、发明奖、进步奖区别很大
发明奖和进步奖的提名书模式基本相同,但也有本质区别。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对三大奖的授奖比例做了重大调整,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的授奖比例从2020年前的15:25:60调整为了18:22:60,加大了对自然奖的支持力度,减少了对发明奖的支持力度。
历年来讲,发明奖的获奖率高于进步奖,例如2020年发明奖获奖率为18.7%、进步奖为14.1%,2019年发明奖获奖率为25.9%、进步奖为20.8%。从全国省部级奖励申报来看,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申报比列约为15:5:80,发明奖申报数量少,获奖率也是高的。
但是一个成果到底报发明奖还是进步奖,二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介绍如下:
五、奖励提名等级变化与应对策略
2017年及之前,国家科技奖实行推荐制,推荐等级是比较随意的,推荐特等奖的可以降为一等奖,提名一等奖的可以降为二等奖。广大的奖励推荐单位,为了体现对成果的自信,大都申报一等奖,大都接受二等奖。 2018年-2020年,国家科技奖实行提名制,同时基于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的规定,“一二等奖独立表决,一等奖落选不会降格参评二等奖”。国家科技奖申报等级出现了重大分流,大部分申报二等奖,少部分申报一等奖。在实际执行层面,提名特等奖可以降格评为一等奖(每年都出现)、提名二等奖的可以破格评为一等奖(三年未出现)。这一策略下,申报一等奖是极为惨烈的。以离我们最近的2020年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申报为例,科技进步奖受理67项,网评、答辩后通过19项,二次答辩后仅有9项最终获奖。其实另外10项都有获得二等奖的极大潜质,但都丧失了获奖机会。其后遗症在2021年、2023年院士评选中显现出来。
六、学科分类号:一开始就决定了命运
七、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按重要性排序?
无论是国家奖还是省部级奖励、社会科技奖励,填报说明里面都明确要求,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主要技术内容(五页纸)的撰写都要求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按重要程度排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句话实际上有问题的。
首先是奖励提名书的基本逻辑,奖励提名书是给大同行看的,如果打乱了创新点的内在逻辑,外行专家是很难看懂。比如按照成果发展有ABC三个创新点,按照重要程度排列,把写作顺序调整为BAC或者CAB,外行专家是很难在短时间看懂奖励材料的。无法看懂的奖励材料,也是很难有理想结果的。
然后是奖励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的真正顺序是什么?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排序,或者说专家易于理解的逻辑来排序。时刻要明白,奖励提名书是给专家看的,是为专家服务的,要从专家的思维习惯去撰写材料。
创新点的排序有先后顺序和并列顺序。一般来说,90%的创新点排序是先后顺序;10%的创新点是并列顺序,如果打乱顺序,不影响理解,那就并列顺序。
整体来讲,在科技奖励提名书或答辩PPT中,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按重要性排序是不合理的,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寻求一种最佳写作模式。
八、应用证明、经济效益真实性审查
九、论文、专利等材料如何体现高质量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自然奖对论文的要求从8篇降为5篇,发明奖和进步奖限填10项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整体而言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对论文和知识产权的要求,不再是数量而是质量。在奖励提名材料中,如何体现论文和专利的质量是极其重要的。
1、论文的高质量的体现形式
①发表期刊、影响因子、引用次数(含高水平期刊引用次数)、封面文章、高被引论文、下载排名、搜索排名、列入精选;
②被国际知名专家正面评价、亮点报道、媒体报道;
③获奖:优博、行业最具影响力论文等奖励荣誉;
2、专利的高质量体现形式
①专利奖:中国专利奖(金奖、银奖优秀奖),国外的专利奖、省部级专利奖;,国际专利布局,专利转让\许可\产业化,专利分析等
②国际专利布局:如果申报发明奖,一般要说明国际专利布局的。
③专利转移转让许可:专利转移转让许可费越高,说明专利价值越大。
④其他:专利诉讼、专利分析等。
十、奖励提名书该找哪些专家指导?
找同行专家指导:这基本是所有团队都会做、都在做的事,也是重要的。 找外行专家指导:这是很多团队容易忽略的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在“一、科技奖励提名书的本质”章节中做了解释。提名书本质不是给小同行专家看的,是给大同行看的。我们要研究目标评审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专家来审阅指导。比如进步奖-交通组,我们做公路的成果报奖,除了让公路的专家审阅指导,还需要找水路、航空、铁路的专家看,明确大同行专家能否看懂,能否看出强劲的实力;比如发明奖-机械与动力组,我们做机械的成果报奖,除了让机械领域的专家审阅指导,还要找交通、动力与电气、核、自动控制等领域的专家指导。
决定报奖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外行专家。
版权声明
核心推荐
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查阅奖励经典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