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瞭望丨安徽:让“每天一节体育课”扎实落地
民生
2025-02-09 19:26
安徽
◇“我们是包河区校园面积最小的学校,经过半年多试运转,我们感觉‘每天一节体育课’不仅能转得开,还能转得好!”
◇“每天一节体育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体育课的质量提高了,变得更加科学、有趣、有用
◇安徽省通过加强体育师资补充和培训,鼓励学校培育全科教师、引进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联合师范院校增加实习教师等,创新采取区域内在职体育教师共享等形式,保障新增课时有人上、教得好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海涛 周畅
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学生进行足球训练 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供图
中小学体育课是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但在一些学校曾被边缘化,一些地方因体育教师不够、运动场地不足、家长担心影响文化课成绩反对等原因,使得体育“课表上有、上课没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安徽采访了解到,针对这些长期存在的难题,该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率先破题,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通过技术赋能、盘活资源、创新组织形式、转变固有观念等方式解题破障,努力让体育课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减少“小眼镜”“小豆芽”“小胖墩”“小焦虑”“小宅童”。
“巴掌大”的校园也能上好体育课
全校占地仅7.6亩,只有一栋教学楼,22个班、1024名学生——这么小的学校能上好体育课吗?能做到“每天一节体育课”吗?
2024年秋季学期,记者来到合肥市包河区青年路小学香港街校区探访,时值下午上课时间,校门外就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走进校园一看,4个班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别出心裁的是,学校把教学楼的一层作为架空层,大大扩展了活动空间。
“楼上五层上文化课,楼下空间上体育课,每节体育课4个班同时上,每天22个班的体育课就能转开了。”正在上课的体育教师朱鹏告诉记者。
从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合肥市包河区56所中小学在安徽省率先全面试点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这所“巴掌大”的学校也不例外,在试点时探索出了一套有效开展体育课的办法。
比如,为避免4个班的课“撞车”,活动场地“错峰循环”使用,“这个班跳绳、那个班就打球,这个班拉伸、那个班就用‘魔镜’。”朱鹏说。
他所说的“魔镜”,是一种数字化智能运动一体机,高约两米,可以播放各种体育运动视频让学生跟着学,同时捕捉识别学生的动作,测评纠正动作规范性、运动量大小等。
这样的“魔镜”,校园里安装了6台。朱鹏认为,这种“一对多”教学的新型AI体育设备,可有效弥补体育教师不足、运动场地不够用等问题。声影画面生动有趣,很受学生喜爱。
该校区执行校长张国锋说,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师资力量有限,为此学校深入挖掘,安排一部分数学、英语等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科老师承担踢毽子、跳皮筋、棋类等体育课程,同时从校外引入体育院校学生兼职辅助学生们上课。
“原来我们每周数学、英语分别富余出一节课,现在都转成体育课,这样一来体育、数学、英语教师的课时量都没增加,‘每天一节体育课’的目标实现了。”张国锋介绍,每天一节体育课,再加上每天上下午各有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每个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可达到两个小时。
“我们是包河区校园面积最小的学校,经过半年多试运转,发现‘每天一节体育课’不仅能转得开,还能转得好!”他说。
在合肥市前期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改革探索在安徽省全面推开。
2024年8月,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的通知》,要求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民办学校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必须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上下午各开设一次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两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要求,每天一节体育课需编入安徽省中小学班级课表并公布在教室,不得以课后延时服务等替代,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体育活动课根据内容可以合班或以年级为单位集体进行。
培育“一种生活方式”
据了解,过去有一些中小学,体育课会被其他课程挤占,有的家长认为多上文化课有助于孩子升学,也支持学校的这种做法。
那么,在拥有升学压力的初中阶段,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会不会遇到家长反对?
“前期摸底时,不少学校担心困难太多、家长反对,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好,就必须坚定去做。”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李磊说,从此前试点情况看,“每天一节体育课”获得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一方面我们提前进行宣介,让更多人认识到体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体育已被列入安徽省中考科目,60分的分值有助于扭转一些家长‘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他说。
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学生们欢迎增加的体育课吗?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能否改变一些“宅少年”,让“小胖墩”“小眼镜”爱上运动?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副校长陶兴高介绍,学校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以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很多学生从“要我练”变成了“我要练”,重要原因是体育课的质量提高了,变得更加科学、有趣、有用。
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校园,记者看到一群学生正在操场上一台机器旁练习跳远。
“这是‘智慧操场’设备,它可以记录分析学生的起跳角度、腾空高度、摆臂幅度、落地远度并提出建议。”该校体育教研组长王俊虎说,还有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动作都能指导,让学生运动起来更科学规范有获得感。
体育教师李晓惠说,她带的是七年级,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课,最受欢迎的运动是跑步。“我们先教的不是跑姿和步伐,而是跑中呼吸,这种专业性让学生能感受到进步与成长,逐渐调动起运动积极性。”
“没想到上了初中体育课会这么丰富,和同学们一起上这些课觉得特别有意思。”该校八年级学生陈浩男说。
在阜阳市颍州区东清小学的训练场上,同学们玩转手球,双人对抗、持球突破、侧身擒尾、守垒大战……零基础的小学生何以习得这项“小众”运动的精髓?这得益于该校手球教练李明贺以“普及+拓展+专业”的三级课程实现全覆盖教学。
在颍州区,校园里活跃着田径二级裁判员范阳阳、游泳救生员范亚军、乒乓球国家二级裁判员朱利、羽毛球一级裁判员赵祎璠等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体育教师。依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展特色教学,成为众多学校共同的选择。
“各中小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逐渐从‘一门学科作业’到成为‘一种锻炼习惯’,从提高‘一种运动能力’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运动达人。”颍州区教学研究室兼职体育教研员张文付说。
补师资扩场地让体育课“天天见”
“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背后,涉及师资、课程、场地、器材等教学关键要素,这些都影响着这项改革的实施成效。
记者在安徽一些相对偏远地区的学校调研了解到,目前全面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
“我们全校56个班,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要开280节课,至少需要15名专职体育教师。”皖北地区一位小学校长介绍,但目前学校只有5名体育教师、3名聘用教师,实际缺口近一半。因此,学校有近一半的体育课由语文、数学老师来上,由于没有受过专业体育教育训练,还只能带孩子们做一些跳绳之类相对简单的运动。
为解决师资不足,安徽各地开展了一些创新探索。比如在合肥市包河区,全区13个中小学教育集团统筹开展“走教”“轮岗”“转岗”工作,提升区域内教师编制使用效能。同时,通过引进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担任(兼任)体育教师,增加体育教师实习人员等方式配齐配强各学校体育教师。
“这两个学期更忙了!我嗓子都哑了。”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足球教师程浩却很满足,因为他发现不光学生们很开心,一些教师也来跟他请教运动知识,“带动着老师们也都动起来了。”
安徽省通过加强体育师资补充和培训,鼓励学校培育全科教师、引进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联合师范院校增加实习教师等,创新采取区域内在职体育教师共享等形式,保障新增课时有人上、教得好。2024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增体育教师2385人,兼任体育教师13355人,以校聘或引入第三方服务等方式补充体育教师2766人。
面对空间和设施的不足,安徽省多所学校充分挖潜校内可用空间资源,将走廊、校园“边角料”等转变为“微操场”。
合肥市教育局按照规范标准配置体育专用教室和运动器材,2024年共建设各类体育专用教室840间,面积66725平方米,近三年投入经费8000多万元为中小学配备体育器材,有效支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推动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鼓励学校与体育场馆签订合作协议,满足学校体育活动需求。
据统计,2024年,安徽省新建体育场地94.3万平方米,改造扩容体育场地109万平方米,并投入1.5亿元购置体育器材。
除了师资、场地、设施等基本设施在不断完善,安徽省创新体育学科教学方法,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科学设计体育课程,内容上与大课间活动、学校特色项目教学等相衔接,形式上以跑步、跳绳、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为主,软式棒垒球、动感体操、AI魔镜、趣味游戏等新兴项目为辅。“让学生动起来、练起来、乐起来。”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说。
此外,安徽省还着重加强赛事体系建设。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不断完善省市县校四级赛事体系,推广班级联赛和体质健康达标赛、挑战赛,推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2024年,举办省级青少年比赛79项,评定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385所。
安徽省这一做法,受到教育部关注。2024年年末,教育部在合肥市召开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座谈会,会上有关专家表示,学校体育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安徽等多个省市已全域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重视学校体育,提高学生体质、培育体育精神、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来源丨瞭望
初审丨金盼
审核丨赵青
审签丨张登龙
2025.02.09
小编为了
收集资讯
成天在网上
“挖呀挖呀挖”
心疼小编的快点赞吧
↓↓↓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滁州市广播电视台
滁州市广播电视台权威发布官方账号。深耕滁州,服务大众,守初心,闻天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3)
最新文章
雨雪,马上到安徽!
不到20天,美国6万公务员离职!
大涨!还在涨!创历史新高
南京地铁致歉!
“办不成事”反馈窗口兜底“疑难杂症”
【基层治理进行时】暖心服务赋能社区“微治理”
新春走基层丨安徽:“春风”送岗 “职”达家门
震惊!上百名女子遭囚禁取卵
刚刚传来!恭喜滁州市人民检察院
只出不进!今天下午4时起,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王健林,突传消息!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从制造到创造 安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升级
【奋力往前赶 安徽有实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春走基层丨在劳务输出集中地阜阳,看春运“三变”
安徽加快发展智慧旅游
安徽一厅级干部,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合肥高铁西站,最新进展来了
《哪吒》“免费资源”来了!
滁州人注意,要退钱了!
知名演员凌晨去世
县长与副县长“同名同姓”?当地回应:属实!
警车连撞3车后逃逸?官方通报
安徽一厅局最新人事任免
越开放 越发展 安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从零起步,江淮冰雪释放“热效应”
瞭望丨安徽:让“每天一节体育课”扎实落地
新春走基层丨本土孵化!“零次方”人形机器人来了!
紧急提醒!皖A、皖B......皖S车主请注意!
寒潮预警解除!直冲20℃
退休冯某,获刑6年!
2月10日起,公交出行有调整→
新春走基层丨返程后备箱里的“家乡之变”
全球连线|看年戏——德国人艾哈德体验非遗傩戏
25万个岗位!“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招聘会全省联动
世界第三!他们载誉而归!
三岁的他,创造历史!
巨头宣布:大裁员!
今日起,禁用!
滁州一单位公开招聘2人!
梁言顺走访院士专家和先进模范代表
去年我省收购新粮1829万吨
开除党籍!安徽一厅干被通报
突发坠机!全部遇难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开局起步各项工作 梁言顺主持并讲话
皖南山村焕新绿 青山处处蕴茶香
【新春走基层】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双向奔赴”
教育部最新发布!事关所有中小学
3月起,这笔钱不用再交!
粉丝过亿网红,被立案调查!
-9℃!猛降10℃🥶8级大风!安徽要下雪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