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绿色农业发展研究

民生   2025-02-10 21:00   北京  

图片

图片

 微信改版后,怎么快速找到我们


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中再农废

2.点击页面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农技证书培训招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农技证书招生

      为了响应新形势下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新要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开展农艺师、园艺师、智慧农业管理师、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理人、肥料配方师、农业项目管理师、农村电子商务师、农业品牌策划师、宠物健康管理师及农药经营许可等证书培训,涉农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负责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资企业负责人、电商平台负责人、农业金融与投资机构、农业地产、农业科技类创新企业以及有志于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和合作社管理的人员;有志于从事乡村事业、农业事业的各类人员等均可报考。农艺师证可用于农林专项扶持资金申报、示范企业(基地)评定、农产品食品检验、农业技术指导、农资销售、植保飞防、 宣传推广、下乡讲课等,为从业人员提供技术身份支持;为您参加政府采购,竞标,投标,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技术人才证明。咨询:18500281178




《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报名

为了响应“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和“县域高质量产业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分会拟召开《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以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融合农业一二三产业及EOD模式,助力农业双碳、绿色农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产业发展,欢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企业参与,欢迎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报名。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吉林省标准化协会关于征集《量化农产品碳足迹的技术方法与碳标识规范》团体标准参编单位的通知

    

            合作招募

1、某投资公司拟寻东南沿海省份合适的地方落地投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该公司在粪便处理方面,拥有除臭技术,生产菌肥的技术,还有一个做蚯蚓养殖及有机肥的合作方和做黑水牤养殖的合作方;如条件合适,或者对提供的地块有税收要求,还可以做桑蚕“种植+养殖+加工+新能源”一体化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0污染,项目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可以100%回收循环利用。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2、为了满足地方政府及企业融资需求,现与第三方专业机构达成合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涉农项目申报服务,包括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数字农业试点、绿色种养循环试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不同类型项目,帮助地方政府在项目评审认定中脱颖而出,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升区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同时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中长期国债和投融资服务。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3、无锡迈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立足无锡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区位优势,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以物联网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国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业的规模化整合,综合处理生物高温好氧发酵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厨余垃圾,农业秸秆,蔬菜的废菜,菜根,废水果,草,树叶等生活废弃物堆积造成腐烂发臭的问题。将废弃物综合发酵成为高效有机肥,变废为宝。实现全过程自动云控制,速制成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高,无味,褐色粉末状,可直接入土为肥。另寻传感器厂家合作。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4、赋能品牌农产品出圈出海。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特色农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色农产品出口的通道正在逐步畅通,优势地区的产品,纷纷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现与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海协上合-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合作,为中国农业企业和农产品企业通过品牌建设、跨境电商等手段,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合 - 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旨在广泛汇聚石化、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物流运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众多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和社会业界力量,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行业研究、促进贸易投资等活动,推动贸易便利化及国际产业与投资合作,提升中国、上合组织国家与海湾地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咨询:18500281178


人民政协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宣传合作函



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企业、项目、技术推广征集

2022年3月,随着《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出台,采用EOD模式的项目迈入稳步推进及规范管理阶段。为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融入区域产业发展EOD项目, 分会联合第三方EOD项目服务机构征集相关企业项目技术入库,同时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宣传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装备制造和秸秆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展示企业品牌、应用产品、先进技术、应用成果和优秀案例。同时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和秸秆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国家推荐性标准《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推广普及、示范研讨等活动。咨询:18500281178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申报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Protected Eco-origin Product,简称PEOP)是指产品生命周期内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特性的产品。2018年机构改革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动承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主动创新,通过颁布团体标准为基础,打造公正、公开、权威的平台。生态原产地产品凝聚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本质内涵,还可以提升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整体形象、国际知名度、信誉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双循环舞台。经认定过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可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健康生态消费,赋予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更高端的需求,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关于征集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乡村振兴标准化研究组成员单位的通知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上合 - 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出圈出海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申报

摘要

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路径及对策。研究表明,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绿色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梳理了当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推广生态技术、培育新型主体、完善政策体系等发展路径。最后,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健全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产业融合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日益受到重视。绿色农业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路径及对策。通过分析绿色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梳理当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绿色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机制,以期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绿色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绿色农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产业振兴、推动生态振兴和助力人才振兴三个方面。在促进产业振兴方面,绿色农业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例如,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发展白茶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推动生态振兴方面,绿色农业强调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通过推广"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有效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范例。
在助力人才振兴方面,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开展绿色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江苏省句容市通过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培养了一批绿色农业带头人,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逐年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典型模式不断涌现,如浙江省"千万工程"、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等,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然而,绿色农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部分农民环保意识不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根本转变。其次,绿色农业投入成本较高,农民积极性有待提高。再者,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此外,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制约了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可以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提高农业附加值。
其次,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技术,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等模式。例如,推广"猪-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零排放。
再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能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绿色农业发展。
最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健全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建立优质优价机制。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发展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将绿色农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绿色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农业。建立绿色农业风险补偿机制,降低经营风险。
再次,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绿色农业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技术到位率。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最后,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绿色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确保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促进产业振兴、推动生态振兴和助力人才振兴,绿色农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尽管当前绿色农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广生态技术、培育新型主体、完善政策体系等路径,可以有效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健全监管体系,为绿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绿色农业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孙瑞江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 中国食药促进会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委会副秘书长 北京国宏华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市场信息报·乡村振兴》专刊副总监 食品与国家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

《市场信息报·乡村振兴》专刊征稿启事

《市场信息报秉承“主流、公信、商机、实用”的办报宗旨,创刊以来,坚持以国内的经济部门、信息机构、商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种植养殖加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城乡各类经营户和城乡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市场信息报·乡村振兴》专刊聚焦三农领域最新政策动向和热门话题,发布惠农助农等政策消息、科普专业知识等信息;精准定位各种文创、民族工艺品、旅游项目,深度挖掘产品附加价值;重点加强农副产品、乡村景观、自然保护区等内容开发,提高乡村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还能够有效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农业企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咨询:18500281178


 


往期热点

中再农废《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第一期)举办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拜访中华环保联合会农业生态环保专业委员会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参加生物质清洁供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企业交流座谈会

周民高级工程师:秸秆(碳源)液态发酵全价功能饲料

北京福缘地:《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精准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图片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服务内容:产业规划、项目策划、技术推广、企业宣传、产品发布、运营指导、活动合作、考察调研、研究报告、标准编制、孵化培训等。

本网所选文章旨在传递更多高价值信息。欢迎推荐,感谢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CRRAAFWB。联系电话:18500281178(同微信)



  

图片


中再农废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