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建国街的蝶变

楼市   2024-09-30 17:18   江西  











日头落、生活起、夜幕下,灰墙青瓦的州城文化街被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映照得精彩夺目,晚风吹拂,游人络绎不绝,打卡拍照。糯叽叽的麻糍、圆滚滚的宁都肉丸、酥香的薯包鱼等特色小吃唤起乡愁记忆,感受着宁都的人间烟火,久久难以忘怀。









州城文化街由原建国街改造而成,其风貌焕然一新。菜市场、酿酒厂、宁师附小、宁都二小、宁都第四幼儿园等标志性建筑在这条市井老街上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与变迁。



▲曾嵘峰/图


75岁的郭承福爷孙三代都住在这建国街上,早上八点,送孙女到第四幼儿园后,郭承福则原路返回到菜市场买菜,边走边回忆着,“我记忆中的建国街,总是囊括着各式各样的小商贩,这里居住的都是当年社会上的手艺人和生意人,有酿米酒、炸米粿、编竹篾、裁缝、泥瓦匠乃至金银匠……每到逢圩赶集时,建国街上的笑声、交谈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生活气息最是浓厚。”


胡冬云/图


胡冬云/图


坐落在宁都老城区东北一隅的建国街,是宁都县城历史最悠久的街道,自清乾隆十九年宁都县升为直隶州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明清时期,建国街分为三条,原米市街为削筋街,主要是竹篾手工业街;今建国街转弯处为白石街,主营白焟;最后一段称漳州街,是经营海产品的街道。”宁都县史志研究室主任彭程瑞向记者介绍道,“如今繁华的建国街是原国民政府江西第八专员公署督察专员黄镇中于1948年主修,拆削筋、白石、漳州三街拓宽而成,街名意为建设新国家之意,沿用至今。”


▲胡冬云/图


建国街在几年前仍保留着旧貌,家家户户并排建屋,左邻右舍墙瓦相连,主街长不足一公里,街宽仅有六七米,其间横穿着若干条巷道,两边是青砖黑瓦的客家群居建筑,两层砖木结构,清一色木栅吊楼。


▲胡冬云/图


但历经岁月几十年的冲刷,大多房屋已破损严重,墙皮早已斑驳脱落,裸露出黄泥堆砌的墙体,门框锈迹斑斑,路边的垫脚石上长满厚厚的苔藓,屋檐下、空地上堆满了胡乱摆放的生活垃圾和废弃建材,巷道愈发狭窄逼仄。


▲胡冬云/图


▲胡冬云/图


为逐步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拆除危房,改造建国街迫在眉睫。2016年,宁都县政府把建国街列为棚户区改造点,结合新城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仅用1年时间,基本完成了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搬迁任务,2000多户棚户区居民彻底告别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喜迁新居。建国街也从原来狭窄脏乱的石板路变成现在宽敞整洁的沥青路。“真的很感谢政府,我原来住的木房子下雨天屋顶经常漏水,现在搬到城北沐春苑公租房,住着新房子,生活舒心,日子都更有奔头了。”原建国街居民彭秋生开心地说。


文物遗产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对承载和延续城市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宁都素有“文乡诗国”“客家祖地”“苏区摇篮”称誉,街区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宁都在建国街古街古巷的改造工作中,注重保护古建筑与重点文物,留住乡愁与记忆,留住客家人根脉。



宁都县在改造建国街的契机上,逐步打造了州城文化街区,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州城文化街区主要以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客家建筑风貌——“两泼水”为主,青砖黑瓦,吊楼侧窗,又揉合了徽派建筑的韵味。保留了老城区最具价值的街巷肌理与各历史时期遗留的建筑风貌,如阁楼、祠堂、牌坊、照壁石碑及粤式走马廊,并采用“混搭拼接”规划手法,使现代房屋与古建错落有致。



▲曾嵘峰/图


街区也保留了民俗原生态特色的生活场景,适当注入商业元素,将城中手工业者集中于此街,如弹棉花、竹编等传统文化店铺,将街区打造成旅游区和民俗文化体验区、客家民宿区。让宁都州城成为客家人寄托乡愁升起的一轮“明月”、客家文化对外展示的最佳舞台、客家祖地宁都的一张靓丽名片。



▲曾嵘峰/图


如今,州城文化街区在国庆正式开街,共庆华诞,其经济辐射作用将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串“珠”成“链”,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新模式,为宁都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源:宁都县融媒体中心




整编:宁都城市网


宁都城市网
本地生活服务商!打卡宁都吃喝玩乐,记录宁都美好城事!合作、探店推广、招聘房产转让发布、上团购、达人招募、达人孵化、电商助农、互联网服务请联系我!1827002268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