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童”行 体验非遗文化魅力

文摘   2025-02-01 14:47   辽宁  





今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中国春节,各地独具特色的非遗体验也越来越火爆,日前,双盛街道常家文化产业园开展“研”途“童”行研学游活动吸引了15位小朋友一起走进常家文化产业创意联盟示范基地,一同感受独出心裁的风筝制作、泥塑“泥叫虎”制作技艺,体验非遗文化魅力。



活动中,老师从风筝的发展历程、造型、地域分布、纹样、种类以及风筝的制作过程等方面,以信息图片、示意图和文字的形式让孩子们对非遗风筝的认知具象化,感受传统风筝工艺的独特美感,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裁剪、固定、穿孔、穿线、缝合、打结……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制作手工风筝。不一会儿,一只只活灵活现、五彩斑斓的纸鸢跃然而出。



在短暂的休息时光里,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踏入非遗木板雕刻套色年画的奇妙世界。孩子们亲自动手,感受刻刀在木板上游走的独特触感,体验颜料层层叠加晕染出绚丽色彩的惊喜。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专注与兴奋,在传统技艺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创意印记。



课程中体验的泥塑“泥叫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全国独具形、色、声、动的民间艺术品。孩子们拿着做好的白色泥塑,拉起虎头,捏起虎尾,前后按压,泥叫虎便发出“咕咕咕咕”的声音。在惊喜的同时,老师展开了详细的讲解。



原来,泥叫虎是由头胸部与后尾部为两部分组成,使用羊皮制作腰部进行软连接。虎头部装有芦苇哨子,将头部与尾部挤压后会发出响声,因此称之为“叫虎”。再观察泥叫虎的样子,表情大胆夸张,如果用颜色艳丽的染料画出图案,憨态可掬的泥叫虎又会透露出威风凛凛的气质。



老师教给大家基本的构图方法以及颜色搭配后,鼓励小朋友们大胆发挥自己的创意,在原有基础上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泥叫虎。

孩子们的创意天马行空,有的加入更多对称线条与图案,讲究古典美画面的对称美;有的在它的花纹中加入“福”字,让神兽福气满满;还有的将全身颜色更换成深色系,绘制成威风凛凛的神兽虎……作品有所创新,制作过程更是具有童趣,对孩子们想象力的启发与审美观念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


非遗文化是我们的瑰宝,它让历史的传承沉淀与东方之美理念相融合。常家文化产业园将持续深挖产业园资源,精心设计更具深度与创意的非遗研学课程,不仅聚焦传统技艺传承,还会融入前沿科技体验,让大家全方位感受文化魅力,增加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并致敬手造匠人的守正创新、不断向前的奋斗精神。



来源:王帆  孟岩

辑:高宸玉

校对:张羽雁

编审:王云鹏  阚彤  贾元庆



·


·
·
·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区长盖世功检查安全生产及节日保供工作

2025,一路向暖

双台子微
发布党政资讯、聚焦身边生活、传递文明风尚、展现区域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