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学堂|国子监里的「历史寻迹」

旅行   2024-11-27 18:05   北京  

初冬书香溢,古松迎客来。

集贤学堂的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如期而至。老师带着小“太学生”们在国子监内追寻文脉、探秘古韵,一场关于“历史寻迹”的奇妙旅程就此展开。

不同于学校里老师上课的形式,孩子们走入700多年历史的“太学”,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变成了会说话的历史见证者,向我们还原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场景。



学而时习——日晷

日晷,不仅是古代计时的工具,更是古人珍惜光阴的象征。在彝伦堂前露台的东南角上立有一座日晷。小“太学生”们围看日晷上光影的轨迹流转,聆听着老师讲述“学而时习之”的含义,引导大家如何将守时、准时、惜时的原则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真的实现“不亦说乎”。



 君子不重则不威——孔子加号碑  

大成门前东侧的加号碑,螭首龟趺,趺座下沉,记录着历史上统一王朝给予孔子的最高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老师在这里讲述了孔子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的局面时,作出的人生选择,在乱世中负重前行,为文明留存薪火。

随着老师娓娓道来,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孔子带领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无论在怎样艰难的条件下,仍旧传学习礼、弦歌不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并对“君子不重则不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学不以已——御制四子赞文碑 

大成殿前院落西侧的“御制四子赞文碑”是清朝康熙皇帝为了表彰“四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的功绩所立的。

四位圣贤通过不断学习和践行儒家思想, 在修身进学的同时,为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地向孩子们诠释了“学不可以已”的含义。


寻先贤遗迹,唤崇高精神。从珍惜光阴、潜心向学,到学之为己、用之为人。孩子们在这里浸润着中华文脉,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当然,这里还有更多美好又深刻的内容等待着你一起去探索,快来加入“集贤学堂”吧!



【课程安排】

(可选任意班次进行报名)


【活动价格】

300元/次、3600元/期(12次)


【招募对象】

7-12岁的青少年儿童


【报名咨询】






 策划 | 社教部 

编辑 | 王  前

审核 | 尹春柳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