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上,唤醒的不仅是沉睡的大地,更是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的梦想。在潍坊临朐县东城街道向阳河村,他怀揣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殷切的期望,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他以果敢的行动力,创新性地提出“六治融合”理念,赋能乡村治理,他就是向阳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洪广。
网格精治聚合力,自治强基惠民生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杨洪广每月组织党员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开展志愿服务,牢牢夯实支部组织力。同时,在全村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通过每月量化积分,强化结果运用。
为打造“一网统筹、一网通办”村级治理新格局,杨洪广在充分考虑村情村况后,将全村划分9个党建网格,并将耕地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事项嵌入网格中,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愁在格中解”。自网格化实行以来,建设村级活动场所3800平方米,整修大街小巷1.2万平方米,进行旱厕改造288户;栽植红枫、冬青等各类绿植3400余棵,绿化面积12亩,打造出“花园式”村庄。
杨洪广在村内实行“群众吹哨、党员报到”机制,组织联户党员定期上门走访、巡街巡巷等,及时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打造“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社区”的三事分流治理格局。他带领网格员和联户党员为困难户打扫卫生,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上门理发,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送蛋糕等,为民服务更加精准,村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法润乡村筑和谐,德兴家园树新风
为在全村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杨洪广以村内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成立社区综治中心,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普法教育,并聘请法律顾问为村民授课解惑。他还选拔青年骨干力量,成立治安巡逻队,经常性地开展夜间巡逻,维护村内和谐稳定。
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营造乡村文化空间,杨洪广每年组织和引进文艺演出20余场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好妈妈”等典型60名。在村内形成文明友爱、诚信礼让、崇德向善的村风民风。
数智赋能强支撑,美治焕新靓村貌
为探索以数智赋能开辟村级治理新路径,杨洪广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互联网+”提升村级管理水平。先后安装监控120个,对重点部位、复杂场所实现全覆盖,提升了治安防范水平。此外,他还建立了高标准高清晰视频监控室,动态掌握全社区治安情况。
杨洪广高度重视“美丽庭院”创建,以家庭“小美”聚乡村“大美”。他在村内成立近100人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成为美丽庭院创建等乡村治理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截至目前,全村共打造出市、县、街道级“美丽庭院”100多户,全村三分之一以上户达到美丽庭院创建标准。
每一项举措的落地生根,都凝聚着“惟实”的踏实与坚毅,彰显着“励新”的勇气与智慧。在杨洪广的不懈努力与精心谋划下,向阳河村在“六治”的协同作用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不仅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富足,更在精神文化层面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