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
今年是韦拔群同志诞辰130周年,为更加全面、真实生动反映韦拔群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由东兰县组织摄制的党史纪录片《壮乡英雄韦拔群》近日正式上线播出。
本片时长28分钟,以韦拔群生平业绩为叙事主线,聚焦和回放其革命生涯的关键节点、关键事件,生动展现韦拔群立志救国、艰辛求索、矢志不渝,直至为党和人民解放事业奉献一生的光辉事迹。纪录片以时间为整体框架,通过珍贵史料、实地拍摄、情景再现以及党史专家、后人视角等方式,跨越时空,对话历史展开,塑造了一个真实有个性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以韦拔群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展现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理想。
影片介绍
「立志救中国」
1894,韦拔群出生在广西东兰一个富裕的壮族家庭,父母给他起名韦秉吉,希望孩子成年之后能继承家业,安稳富贵地度过一生。可韦秉吉成年之后,他成长求学的经历与游历中国的见识,让他决心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韦拔群,他渴望寻求真理、改造世界,干出一番大事。
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下社会动荡不安,山河满目疮痍,饿殍遍野。这样的景象深深地刺痛韦拔群的心,他意识到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拯救混乱不堪的旧中国。
1921年秋,外出游历的韦拔群回到了阔别五年多的家乡东兰,带领农民群众冲破沉沉黑夜,点燃熊熊烽火,掀起气壮山河的滔天巨澜。
后来,东兰农民起义遭到了广西省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韦拔群等革命领导人被通缉。革命进程受阻,韦拔群感到百般苦闷、彷徨。天下偌多道,究竟革命之路在何方?
「烽火燎八桂」
大革命时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如黑夜中的火炬,照亮了彼时黑暗的大地,这片光明之地同样也吸引着韦拔群。
为寻找革命新出路,韦拔群变卖两处田产作为旅资,辗转万里,费尽周折,于1925年初到达当时国民革命中心广州,进入第三届广州农讲所学习。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识了彭湃、陈延年、阮啸仙等共产党员。
1925年9月,从广州农讲所学成归来的韦拔群,仿效广州农讲所的办学模式,开办了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传播马列主义真理。
从1925年9月至1927年秋,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举办了三届,为右江、红水河地区培养了近600名农运骨干。
1926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局在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高度评价韦拔群:“韦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彭湃,极得农民信仰”。
随着农讲所的开办,右江地区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韦拔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入党申请书》只有短短38个字,却是韦拔群对党无限忠诚的铮铮誓言。
「红旗展右江」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百色起义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1929年9月14日深夜,在广西南宁津头村的一间老宅内,一群青年人尽量压低着声音进行着讨论和表决,一份改变广西历史进程的决议就在这里诞生。原来,1929年9月,中央代表邓小平化名邓斌到达南宁,以省政府秘书身份,全面领导广西党组织的工作,在秘密召开的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出武装夺取政权、实行土地革命的决策,并决定在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
为做好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929年10月,韦拔群立即率领正在南宁接受训练的300名东凤农军紧急返回。按照省党代会的决定,韦拔群指挥东兰农军捣毁武篆、太平2个团局,解放东兰县城和大部分农村,还会同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消灭盘踞在右江的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为武装起义扫除最大的障碍。
1929年12月11日,百色城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各族工人、农民和市民数千人聚集城东广场参加大会,震撼祖国南疆的百色起义胜利举行,宣告建立中国红军第七军。同时,在恩隆县平马镇召开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右江苏维埃政府。韦拔群任红七军前委委员、第三纵队队长,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
就在右江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之际,1930年10月,红七军接到了中央关于攻打大城市的指令。11月初,红七军前委决定,主力部队按中央指令离开右江,韦拔群率二十一师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
「浩气贯长虹」
沿着特牙山长长的阶梯拾级而上,看到两幢散发着古朴气息的泥砖瓦房,这就是韦拔群故居。故居下方静静伫立着10块墓碑,墓里埋葬的都是韦拔群的骨肉亲人。韦拔群一家20余位亲属,有17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没有留下一个直系后人。
红七军北上后,从1931年春到1932年冬,新桂系军阀先后派出3万精兵对右江苏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围剿”。韦拔群指挥根据地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斗争,取得了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里,韦拔群的革命意志丝毫没有动摇,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以山洞栖身,以野菜充饥,出入枪林弹雨之中。此时,韦拔群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与陈洪涛、黄松坚三常委约定:“万一我们常委有一个或者两个被害牺牲了,活着的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果我们都牺牲了,相信党还会有人来领导的,革命迟早一定会胜利的!”
1932年10月,敌人对西山的“围剿”越来越紧,韦拔群要求战友们化整为零,跳出包围圈。可是,10月19日凌晨,病中的韦拔群来不及动身,被叛徒杀害于西山香刷洞,年仅38岁。
韦拔群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一生。
38岁,他的生命定格而精神长青。百余年来,他的名字,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始终在神州大地闪耀;他的事迹,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子孙的成长被无数人所铭记。韦拔群的光辉形象,将永远矗立在八桂大地上,韦拔群的名字,作为一个历史符号,将永远留在广西各族人民心中!正如邓小平在给韦拔群的题词中所说:“韦拔群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和我们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纪念他。”
来源丨东兰先锋
编辑丨罗唯一
责编丨韦春晖
审核丨韦晓勇
投稿邮箱:gxzs6327979@163.com
关注美丽东兰,更多精彩资讯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