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春运路上的 “任工匠”,道岔打磨的 “任队长”

民生   2025-02-03 12:06   山东  

   春运出行,平安是回家最近的路。凌晨一点,济南西站却未曾沉寂,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在这光影交错的画卷中,高高的棚顶下不再是蓝白亦或是银红配色的动车组,暖黄色的道岔打磨车正呲着铁花为这深夜寒冬妆点起“仙女棒”般的焰色。

30岁的副队长任诗浩就是这列道岔打磨车的其中一员。正在向职工们下达今日施工任务的他,微胖的脸庞还有些稚气尚未脱去,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银边眼镜,不时还要用食指外侧去托一下镜框。2公里,一组18号道岔,8分钟,16遍,每一遍都要时刻监视着各打磨马达的角度和压力变化情况,根据中铁物总提供的数据来调整打磨角度,事关高铁行车安全,一点都马虎不得。

“道岔打磨是一个精细活,和普通的线路打磨比起来,我们的砂轮和电机相对较小,还能随时启停,打磨时的速度更容易控制,所以能够进入道岔区域,更精准地去控制打磨马达的提落。”谈起与自己朝夕相伴的“爱车”,往日里不苟言笑的他此时却侃侃而谈,眉梢上都洋溢着飞扬的神色。

身为新任的分管检修保养的副队长,他要比以往承担更多的责任。打磨车作业后,大量的铁屑会被收集进集尘装置中,但不可避免地也会附着在车体的各个工作装置、发动机间和转向架上,由于打磨车的这种特殊性,相较于施工作业,他们日常的检修保养才是每天的重头戏。除了对车体外部进行吹尘,有些检修保养工作还需要进入到车底去完成,车底结构复杂,黢黑一片,满是铁屑和油污,没有地沟,任诗浩只能以躺卧的姿势进入到车底,戴着紧绷的防护口罩的他,手持着小手电筒才能看清那些构造,“打磨小车摇篮架这里的铁粉结块了,小刘,你帮我递把锤子,我给它敲掉”“任队,我来吧”“不碍事,谁来不一样啊。”对于打磨车的检修保养,任诗浩依然喜欢亲力亲为,对他来说,这个车就是他朝夕相处的好伙伴好战友,他热爱研究车的构造,每天干完活,他总要细致地检查一遍这台车的角角落落有没有什么小毛小病,每次转完这一圈,一晃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前一天才洗过的工作服上面又沾满了斑驳的油泥与铁屑。

任诗浩虽然对车痴迷,但对工作也是一以贯之地认真,去年7月份,他所在的车间前往朔黄铁路肃宁北站进行道岔打磨施工,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遇到了新的挑战:菱形道岔。与常见的12号道岔和高铁线路上常用的18号道岔不同,菱形道岔更短,结构也更复杂,这会导致起落点密集,侧压释放操作更为复杂,正常情况下可能每过5m才进行一次的起落操作,面对菱形道岔,1到2m就要进行一次,这对当时刚接手这个工作的新职工吕艳森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来回试了几次都没能很精准地完成起落,七月的打磨车操作室内,空调风机聒噪地满功率工作着,豆大的汗珠还是从他鬓角处滑落。作为“老干家”的任诗浩熟练地坐在椅子上,两只手扶在左右两侧的操作台上,专注地盯着脚下的菱形道岔与提前摆放好的标志牌,还要时不时地看向显示器,关注着打磨小车的转速……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紧张的作业,任诗浩顺利完成了当日的打磨作业。在后面的日子里,他先后在沧州西站、黄骅港站进行的9组菱形道岔正侧向的打磨施工,为后续施工精确打磨提供了可行性的施工技术经验。

最暖万家灯火处,最喜人间团圆时,在护航春运的征途上,如任诗浩般的铁路人用汗水与热情为无数乘客归家的路途点亮了一座座温暖的灯塔,照亮了旅人前行的方向。“春运期间,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我们也在同样努力着。无论是在寒夜中打磨道岔与线路,还是在白日里保养维护大机,秉持认真谨慎的态度,确保万无一失是我们不变的工作准则。”任诗浩坚定地说,“用心干好每一项工作,让每一名旅客都能平安回家,这是我们铁路人的共同心愿和责任。”

来源:鲁网

记者:韩黟瞳、张小南

编辑:庞燕蕾柠

鲁网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鲁网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