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上海近期这些传染病高发,有人“烧到怀疑人生”

文摘   2024-11-22 10:42   上海  

随着天气迅速转凉
秋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
又进入高发季节

最近在地铁、公交车厢里
电梯里、办公室里
咳嗽的人似乎悄悄多了起来

支原体肺炎又双叒叕来了

记者从沪上医院了解到
11月以来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
就诊量环比增加20%—30%
支原体肺炎也有所抬头
但较去年同期少得多

专家表示
秋冬第一波呼吸道感染已经来临


对此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发文提醒
肺炎支原体潜伏期较长
虽然名字里带有“肺炎”
但并不一定会引发肺炎
早期跟普通感冒很相似
起病缓慢,很难明确区分


社交网络上
有网友晒出自己“中招”的经历
有人表示自己只是偶尔咳嗽几下


有妈妈带着“中招”的娃
4天里跑了3次医院
糟心啊……


还有网友说
自己不发烧
就是剧烈干咳


甚至有网友
咳嗽也没有,就是喉咙痛


“华山感染”表示,即使是采用临床或影像学技术,也很难明确区分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只能通过PCR检测,或抽血检测才能确诊。

并且,常见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对肺炎支原体是无效的,通常要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

除了预防肺炎支原体
腺病毒最近也来势汹汹

在社交媒体上
网友们称腺病毒为“毒王”
还有网友称
“烧到怀疑人生”


腺病毒感染后
会出现这些症状

1.呼吸道感染:发热是最常见的,表现为反复39℃以上的高温,其次会伴流涕、咳嗽、咽痛、声音嘶哑,扁桃体渗出,淋巴结肿大等,一般症状会持续7—10天。

2.消化道感染:呕吐、腹泻,以水样便为主,一般会持续8—12天。

3.急性结膜感染:眼红、眼睛干痒,角膜炎等。

4.其他:颈部淋巴肿、扁桃体化脓、肠胃病症等。


此外,新冠目前虽已呈常态化流行
但全球罹患长新冠的患者数量
仍持续增加

一些患者在新冠急性期之后会经历持续数月的呼吸困难、疲劳和脑雾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其为新冠感染后综合征,即长新冠。长新冠症状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


近日,针对长新冠的公共卫生议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揭示了长新冠背后的免疫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杂志上。

该研究通过大规模的蛋白转录组及代谢组学的联合分析,确定了长新冠不同临床亚型的多组学免疫代谢特征,找到了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研究创新性描绘了长新冠不同临床亚型之间的同质性及异质性的免疫代谢特点,为长新冠的临床诊治新思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报道了长新冠患者总体及不同临床亚型的大规模蛋白基因组学特征,涵盖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这些数据为进一步揭示临床表现同质性和异质性背后的免疫特征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并促进针对特定亚组的免疫治疗潜力探索。

从全球来看,长新冠症状在人群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和免疫异质性。本研究中,所有长新冠患者无论亚组类别均表现出MAPK激活水平升高,而MAPK激活较强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更长,最长可达12个月。本研究提供的信息再次提示长新冠的诊疗需要个体化的探索,临床需要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找到亟需干预的患者,而不是针对所有自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干预。

尽管全球科学界已初步达成共识,认为免疫失调是长新冠症状的主要潜在原因之一,但较少有研究关注长新冠不同亚组之间共同的免疫特征。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结合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多组学分类,识别了长新冠的5个独特免疫代谢亚组,与临床亚型相一致。本研究还发现,肌肉骨骼+系统性(MSK+SYST)亚组和神经(NEU)亚组的一年缓解率低于其他亚组,提示这些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期。这一发现与此前研究发现的生物过程恢复模式不同一致。目前,阻碍进一步机制研究的一个障碍是缺乏长新冠动物模型。近期一项研究成功建立了肺部病毒感染后遗症的小鼠模型,这可能极大地推动未来对潜在治疗方法的探索。

本研究基于大规模多组学队列,从临床以及综合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特征方面全面描绘了长新冠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揭示了尚未完全通过临床表现分析捕捉到的长新冠各亚组的共有和独特分子与免疫机制,可能为开发个性化治疗策略开辟新路径,最终为临床实践带来益处。希望本文中描述的观察结果和分析结论,通过揭示患者间共享和个性化的免疫特征,为长新冠的发病机制、进展和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丰富资源。

据了解,尽管病毒感染症状通常只持续2—3周,但长新冠仍困扰着一些患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负担。

另据来自美国麻省总院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长期新冠患者可能比之前所知的要普遍得多。该研究预估,几乎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可能患有长新冠,这比此前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的官方数据高出了三倍多。

本文转自:今日闵行

闵行市场监管
公众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