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稚嫩的童音穿越时空,诉说着几百年的梦想,倾注着几代人的期盼,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25年前的那个冬夜,当澳门回归倒计时牌跳动着显示出“0天0秒”,当雄浑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濠江之畔奏响,当璀璨的烟花照亮澳门的夜空,无数人喜极而泣——
饱经沧桑的澳门,终于重回祖国温暖的怀抱,从此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
澳门回归,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矗立起又一座历史丰碑。
今天,是澳门回归祖国
25周年纪念日
星月轮转,时光荏苒
澳门金莲花广场上
由中央政府赠送的
高6米、重6.5吨的
大型铸铜贴金雕塑
“盛世莲花”
其寓意是莲花盛开 亭亭玉立
冉冉升腾,象征澳门永远繁荣昌盛
她已静静绽放了25个春秋
注视着澳门前行的步履
濠江蝶变的身姿
“盛世莲花”雕塑
(左图摄于1999年,右图摄于2024年)
鲜为人知的是
这件颇具分量的“礼物”
正是25年前
由中国航天科工南京晨光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承制
南京晨光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原名为“南京晨光艺术制像分公司”,原归属为南京晨光集团,其前身为1881年李鸿章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炎铜厂,现归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晨光。
当时,其制造的铜雕实际上是大、小两件“盛世莲花”。大型雕塑高6米,净重6.5吨,花体部分最大直径3.6米,置于澳门金莲花广场;小型雕塑直径1米,高0.9米,于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展出。
在总高6m的大型雕塑中,是由花体、花托、基座三部分组成。雕塑底座由三层红色花岗岩构成,状如莲叶相叠,形似澳门三岛,寓意澳门三岛团结一致共同托起澳门的标志莲花。
莲花的造型由挺拔有力的弧线和光滑的平面组合——花瓣、花茎、花蕊共16个小造型,花体部分自上而下分为三层14瓣,花体部分最大直径3.6米,每个花瓣共有35个面。
当时,上级机关指定由南京晨光来承担这项任务。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是因为南京晨光拥有过硬的铸造和焊接技术实力,曾成功铸造了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相关部门还专门颁发了“中央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礼品制作荣誉证书”,并发来感谢信,感谢南京晨光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超水平发挥,按时完成了礼品制作,并将其安全运抵香港。香港舆论界则盛赞该礼品是“盛世精品”。
如何同时解决造型和重量的问题?
南京晨光的技术人员基于丰富的经验,选用了制作“香港天坛大佛”和“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等大型艺术铸造工程中积累成熟的“拼装焊接”设计,将每个花瓣铸造成上下2片,每片厚度控制在8毫米,然后焊接成1个空心花瓣。就这样,难题迎刃而解。
工期紧张也是极大考验。大家铆足了劲,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终于,在1999年11月4日,“盛世莲花”主体部分被分拆吊装、悬空固定在箱中,从工厂被安全护送至南京新生圩码头上船启运澳门。
途中,停靠张家港、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航行在潮汕海面……航程一路向前。
1999年11月11日,“盛世莲花”到达香港,海上过驳后于当天下午运抵澳门,第二天凌晨安全抵达中央礼品安装现场。
航天晨光派出10多人的安装队伍也同期到达澳门。这是一支经历过重大项目考验的精兵强将,肩负着将“盛世莲花”完美呈现在澳门人民面前的重任。
安装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结构复杂、寓意深远的雕塑作品。三层的花瓣需要先在地面一层一层地拼装完好,再小心翼翼地吊装到预定位置。为了确保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安装队伍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绞尽脑汁、拼尽全力。
他们不仅要敢于挑战高空作业的难度,还要细致入微,确保每一个吊点的定位都准确无误,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发生任何磕碰。
其中最困难的部分莫过于花蕊的安装。由于花蕊所处的空间狭小,操作起来极为不便,安装队伍找到了一个身材小巧的员工来充当“花心”,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历时一周左右时间,航天晨光的安装队伍精心组织,以其精湛技术、严谨态度和高效工作作风,保证质量、保证进度、保证安全圆满完成安装任务,再次实现“大国重器、航天制造”。
不仅以铸造“大国重器”向澳门回归“献礼”,在澳门回归祖国怀抱后,中国航天也一直在竭力为澳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持续贡献“航天力量”。
近年来,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助力海关部门为内地与澳门人员往来提供便捷通关体验。
航天信息持续研究口岸通关查验场景、两地出入境业务的制度与技术规范,自主设计研发“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不断探索新技术,精进优化产品,“免出示证件”通道、智能信息采集等创新产品已经应用于珠澳口岸,有效提高通关效率,提升通关体验。
202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关于在深圳湾、拱北口岸试点启用“免出示证件”通道的公告,决定在深圳市深圳湾口岸、珠海市拱北口岸试点升级部分边检快捷通道,因私经常往来港澳地区人员可经“免出示证件”通道通行。航天信息立足于产品创新、快捷通道再升级,助力“免出示证件”查验通道启用。
2024年3月,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全部完成建设并正式启用,新车道采用车辆“联合一站式”查验系统,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查验模式。查验系统由航天信息自主研发设计。通过车辆“联合一站式”查验系统,横琴边检、横琴海关以及澳门海关、澳门治安警察局、澳门卫生局5家查验单位可在同一通道、同一平台上完成对通关车辆及人员信息的“一次采集、分别处置、联合验放”。车辆通关模式由原来的“两地两检”变成了现在的“一地两检”,通关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缩短至约100秒,通关环节大幅简化,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航天信息以信息技术服务内地与澳门人员往来,可追溯到2018年,航天信息交付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香港口岸自助通关项目。此外,2020年,航天信息交付新横琴口岸I期“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信息化工程;2021年,交付青茂口岸“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信息化工程;2023—2024年,交付横琴口岸II期随车人员验放厅、车辆“联合一站式”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专业信息化工程;2024年,航天信息“免出示证件(无感通关)”通道在拱北口岸启用,智能信息采集创新产品在新横琴口岸启用……
后续,航天信息将以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新型口岸建设贡献力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