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计划 | 凝聚数字力量,逐梦“津”彩农业

学术   2024-08-12 09:00   江苏  



前言



2024年7月20日,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智产“乡”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天津市实践调研团队前往小站稻会馆核心种植区和海河乳品公司开展实地调研。团队聚焦“智慧农业赋能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这一主题,研究天津市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数字乡村产业的运营情况及产生的问题,进而对乡村产业数字化运营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调研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迅速掀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潮。近年火热的数字技术正在逐步融入农业生产。数字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不仅为乡村企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提升了农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为我国农村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地处渤海之滨的天津在全国发展布局中具有关键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小康社会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发展质量,既是天津开创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支撑,也是带动全国“三农”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二、团队介绍

智产“乡”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研究——天津市实践调研团队由经济学院2022级经济学4班朱昕桐担任队长,会计学院2022级审计学2班宋沐阳担任副队长,陈盼盼、刘晶晶、赵翰雯、张殊铭、黄平原、王米奇、崔芳瑞7名同学担任队员,队内分工合作明确。团队由经济学院教师裴斐、区域经济研究院教师张淑敏担任指导老师,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智产“乡”融项目在天津市乡村产业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选题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存在较大的差异,农村经济产业技术的落后,对互联网与大数据的了解不够充分,技术人才的缺失等因素造成了乡村发展不及城镇。基于此,团队成员以天津市为切入点,以小站稻会馆核心种植区和海河乳品公司为实地调研点,进一步调研天津市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现状,丰富数字经济理论在乡村产业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更具深度的理论支撑。

同时,此次调研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根据一手实地调研信息,为天津市政府部门制定数字经济支持政策与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推动天津市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乡村企业和农户指明方向,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采用数字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展销售途径,最终实现乡村产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调研纪实

2024年7月20日,团队前往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稻作展览馆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深入了解小站稻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团队成员在小站稻展览馆内详细参观了稻米文化展示区、历史变迁展览区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区。通过馆内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团队成员对小站稻的传统种植历史和现代农业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小站稻不仅仅是一种农产品,更是承载着天津地区悠久历史,成为当地农业农产的文化符号。


(图为天津小站镇的分布图)


图为天津市小站稻作展览馆)


在展览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近年来,小站稻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科学技术实行精准化插秧,创新应用测深施肥技术,精确小站稻插秧密度,进一步节约劳动力和肥料投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形成从种植到加工完整产业链。


(图为袁隆平鼓励小站稻发展)


团队成员还与当地农业专家和农民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当地农业专家为团队分享小站稻品牌保护、科技支持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农民代表讲述了种植小站稻的收益情况以及对乡村振兴的期望。这些一线的声音和经验为团队成员的学术研究主题“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材料。



(图为小站稻展览馆的乡村会客厅)


通过走访农田,团队成员了解到2024年小站稻已经实现了全程智能化管理。运用MAP智慧农业系统,利用卫星遥感、精准气象、智能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实现精准巡田、可视化管理、精准农业气象服务、病虫害预警。依托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优势,通过组织培养、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育种方式,运用DNA技术,提取检测筛选品种的香味、米质、抗倒伏性、抗病性等基因,陆续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粳稻新品种已达111个。


(图为团队走近小站稻实地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在天津市小站稻作展览馆调研)

五、成员感悟

宋沐阳:在小站稻展览馆的调研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字经济对传统农业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化。此外,数字平台的建立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宽了市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次调研让我认识到,数字经济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引擎,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朱昕桐:通过这次实践调研,我更加坚信数字经济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小站稻展览馆,我看到了数字化如何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数字化工具,如农业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规划种植周期,预测市场需求,从而减少浪费,提高收益。同时,我也看到了数字经济在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信任方面的作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可以更直接地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不仅缩短了供应链,也让消费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来源和质量。

赵翰雯:参与这次调研,我被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深深触动。在小站稻展览馆,我了解到数字技术如何帮助乡村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此外,数字化还为乡村地区的青年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如成为电商运营者、数字内容创作者等,这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乡村产业的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六、调研总结

通过本次对天津市展开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发现无人机技术、新兴技术、电商平台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的具体途径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使得乡村特色产品得以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显著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网络覆盖更广、物流更便捷,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也会在数字技术培训和推广中不断提高。同时,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会更加紧密,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更高效的发展模式。本次调研让团队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未来,智产“乡”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作用机制研究实践调研团队——天津分队将持续关注、不断探索,为乡村产业振兴出谋划策、贡献青春力量!

文案 | 朱昕桐 陈盼盼

摄影 | 宋沐阳 刘晶晶

指导老师 | 裴斐 张淑敏

排版 | 江昕昱

审核 | 李冰封

山财大经院
关注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即时了解学院新闻动态、通知公告;整合资源,助力学院发展;成为学院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有力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