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开创的12大地质理论,你知道几个?都有哪些大家?

创业   2025-01-02 00:00   广东  




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在中国土地上肆意妄为,人民蒙难,国家蒙尘,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探寻救国救民的方法,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在爱国救亡运动中,中国地质事业的初创与奠基也于此开始。建国初期,一代代地质人艰苦奋斗,为破解 “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 的工业发展制约,作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地质报国的理念。


小编以中国近现代早期地学家为脉络,通过介绍其主要贡献,将近现代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现给大家,深切缅怀曾为中国地质事业快速发展,呕心沥血、筚路蓝缕,乃至“殉难”捐躯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他们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发展地质事业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些地学先驱的不懈努力才开创了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纪元。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地质人通过不断努力,提出的12大地质理论吧!


01

地质力学理论——李四光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

学说


李四光建立的地质力学,是把力学理论引进到地质学的研究中,即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他认为,地球表层的各种构造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地壳在运动中存在,必然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力就是地应力。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会形变,由于各种岩石性质不同,产生的构造形迹也不同,依照构造形迹的力学特征和组合形式,可以追索力的作用方向和方式,进而探索地壳运动的方向和起源。这是一项研究地壳运动的新方法。它把力学和地质学密切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解决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问题的新途径。


2

贡献


地质力学在矿产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地震地质、地热地质以及地区稳定性研究方面,特别是对中国石油、煤田和若干金属矿产的预测以及解决重大工程建设和大型矿山开发中遇到的地质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因而被所有专家、学者公认为中国地质界的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3



在地质力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李四光的几篇重要著作,如20年代末的《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的意义》、30年代的《中国地质学》、40年代的《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50年代的《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60年代的《地质力学概论》,都是每个阶段总结性的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地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02

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张伯声


张伯声(1903年-1994年),曾用名张谲骏,河南荥阳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

1

学说


1979年,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张伯声在会上提出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被国内外地学界所瞩目,与会代表认为这一学说是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世界地质学界则称其为“盛开在地质科学园地里的奇葩”。


张伯声创立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全方位系统地论证了全球地质构造波浪运动的普遍性,他认为,整个地壳的构造是由大小不同的地壳块体和大小不同的活动带镶嵌而成的复杂构造图案,称为地壳的镶嵌构造。同一级别的活动带与地块带相间分布,在构造地貌上显示峰-谷起伏及疏-密相间,并具有近等间距性,称为波浪状构造。全球地壳表现为几个系统的一级套一级的活动带与地块带的定蓑排列,因而在几个方向上表现出一级套一级的波浪状构造,地壳几个系统的、从宏观到微观级级相套的地壳波浪状构造的交织与叠加,形成了十分复杂、但有一定规律的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


这一学说的意义不仅仅在地学科学,也从地质学角度印证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推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是波浪状的。这为人们深入开展地质研究又打开了一扇思想的窗口。


2

贡献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充分包含了之前专家们关于“脉动说”和“收缩说”相对合理的部分,然后给予“地球四面体理论”更加崭新的含义。这项理论学说不仅对我国煤矿、油田、金属矿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研究地震活动模式方面也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被所有专家、学者公认为中国地质界的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03

多旋回构造运动说——黄汲清


黄汲清(1904.3.30-1995.3.22),四川仁寿人,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石油地质学家 。

1

学说


在长期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1943年11月开始,黄汲清用历史分析法对国内外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整理,在日军轰炸机不时骚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历时14个月,写下了他前半生的代表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全面论述了中国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提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的著名论断,创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说。


1960年,他又主编了《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等专著,进一步阐述多旋回构造理论。20世纪70-80年代,黄汲清在大量新资料的基础上,将多旋回说与板块学说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使多旋回说发展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地质学界影响深远。


多旋回构造运动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


1. 广义的多旋回,在空间上说是全球性的,在时间上说包括巨旋回、旋回和亚旋回;


2. 狭义的多旋回,在空间上主要指一个地槽系,在时间上指一个巨旋回之内的多旋回发展。



2

贡献


多旋回说是在地槽地台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理论意义在于揭示了地壳呈多旋回开合向复杂方向演化的规律。由于构造运动是多旋回的,必然导致产生相应的多旋回岩浆活动和多旋回沉积作用等,多旋回岩浆活动,必然导致生成与岩浆活动相关的各种有用矿产,如“多层生油,多层储油”的提出,就是多旋回说在石油地质工作中的具体化。多旋回说被所有专家、学者公认为中国地质界的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04

断块构造学说——张文佑


张文佑(1909.8-1985.2)河北唐山人,地质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50余年共发表170余篇论著,他的《断块构造导论》是断块构造学说的代表作。

1

学说


断块构造说是一种关于地球岩石圈构造及演化的大地构造理论,是张文佑于1974年提出的。它是以地质力学为基础,吸取了地槽地台学说和板块构造学等的有关内容,在研究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特征和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断块构造坚持地质力学分析与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地质力学分析是基础,强调各构造要素的空间组合;地质历史分析是综合,着重各类地质体的时间演化。


断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固结之后,断裂活动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断块就是被岩石圈中不同深度的断裂及层间滑动断裂所切割成的块体,各块体之间在物质组成、构造滑动性和地质演化诸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断块构造说强调块缘的形成与形变研究,因为它们是认识断块形成演化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主要标志;同时也重视块内结构不均一性的研究,因为块内各种不均一地质因素,都可在同一区域应力场情况下导致块内应力的分布形式和边界条件的变化,使块内应变图像变得十分复杂。


张文佑一向重视地质学工作者应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注意认真学习数理化。他提倡研究地热、深部地质(包括高温高压技术)、古地磁及数学地质等,还主张有关地球科学的各学科之间,均应互相渗透。这一思想当时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还主张地学应在边缘杂交中进行研究,才能突破世界水平,他的预见已为近20年来的地学发展所验证。他还提出提出地质学家要上天、入地、下海的宏伟理想,即运用探测资料对地球形变体作更详细的研究;建议生产部门研究制造超深钻,对地球深部物质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我国边缘海的海底资源和海洋地质开展大规模的研究工作。他还进一步提倡自觉地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工作。强调结合生产建设加强综合调查,综合分析,综合研究,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规划。


2

贡献


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是一门以线预形构造为本,以地槽地台学说和地力学学说为体、以板块构造为借鉴、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指导的大地构造学说。它广泛吸取了欧美和苏联的先进学术成果,并将之落实到解释中国的各类地质现象和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地质问题上;它在研究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的地质构造的基础上提出,又将对全球构造的研究带来若于新的启示,被所有专家、学者公认为中国地质界的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05

地洼学说——陈国达


陈国达(1912.1.22-2004.4.8),广东省新会县人,地质学家,活化构造学说和递进成矿理论的创立者,国际地质界称他为"地洼学说之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

学说


地洼学说又称地洼构造学说,也称活化构造学说。


1956年,陈国达在总结中外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阶段,经受断裂作用和拱曲作用后所形成的狭长形或长圆形的凹地或凸起,其大地构造性质既非地台区,也与地槽区有别,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大陆地壳的第三构造单元。因它是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故取名为活化区;又因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内出现地洼盆地,故称地洼区。


地洼学说认为,在地壳演化史上,不只活动区可以转化为“稳定”区,而“稳定”区也可转化为新的活动区。大陆地壳的发展过程,并非如地槽—地台说认为的那样,直线地仅由地槽阶段发展到地台阶段,而是多阶段、螺旋式的升进。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之间的互相转化递叠,按照“否定之否定”法则向前发展,这叫“动、定转化递进律”。它的力源机制在于上地幔软流层的物质运动,叫散聚交替说,它与板块构造活动有关。


2

贡献


陈国达最突出的贡献是于1956年发现大陆地壳的新构造单元──地洼区,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壳体大地构造学,发展成为地洼(活化)构造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广泛运用于找矿,取得显著成效。地洼学说的诞生被列入世界科学技术史年表,被所有专家、学者公认为中国地质界的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06

生物成矿说——叶连俊


叶连俊(1913年7月19日-2007年12月2日),山东日照人,地质学、沉积矿床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学说


叶先生从国内各种矿床含矿岩系的演化特征和规律出发, 对传统的成矿理论提出了挑战, 明确指出溶液搬运、化学分异学说不能成立;外生成矿与陆源物质风化程度有直接联系;陆源风化物质到矿层的形成, 其间还经过了一段转化过程。在此基础上, 叶先生详细阐述了他的“外生矿床陆源汲取成矿论”,叶先生明确指出, “陆源汲取成矿论的关键内容是陆源风化壳及沉积风化壳的被海解, 而有机质的参与和存在是海解作用得以有效进行的必然内容”。


他提出了陆源汲取成矿论、沉积矿床成矿时代的地史意义、沉积矿床物理富集成矿说、多因素多阶段成矿说、生物成矿说等新见解;在20世纪90年代开辟“生物成矿”研究,在生物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和地质背景及矿床的时空定位、成矿预测和成矿标志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见解。


2

贡献


创建并主持国内第一个沉积学研究室;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大型碳酸锰矿床;系统总结了中国磷块岩的成矿和分布规律;开辟生物成矿研究,在生物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和地质背景及矿床的时空定位、成矿预测和成矿标志等方面都有创新性的论述。


07

现代冰川学说—施雅风


施雅风(1919年3月21日-2011年2月13日),笔名厦峰、蒲良,江苏海门人,著名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中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

1

学说


施雅风考察并领导编著了祁连山、天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冰川考察报告和综合性专著;预报了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变化,并确定了中巴公路通过方案;提出中国西部山区小冰期、末次冰期与最大冰期遗迹和特征。 


施雅风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方面,参与领导了50年代中国地貌区划的研究,并负责华北、西北等地区的区划和地貌图的编制。他首先指出中国西部山区小冰期与末次冰期遗迹位置和特征,并为碳-14年龄资料所证实。初步提出西部几个山区的冰期划分和对比意见。80年代与合作者提出了庐山等中国东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意见。在历史地理与科学史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川东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2

贡献


施雅风开创和推动了中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中国冰川学理论,把中国冰川学研究不断推向世界前沿。


08

核子地质学说——侯德封


侯德封(1900年4月8日—1980年2月24日),字洛村,河北省高阳县人,地质学、地球化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学说


1961年,侯德封提出“核子地球化学理论”,即“核子地质学”。他认为核转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地球物质演化的基本因素和动力,组成地球的元素或同位素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是可以转化的,把握这些转化规律,将对元素或同位素的生、运、聚获得更本质的见解。核转变能是地球物质演化的主要能源,核转变过程必然伴有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转换又将导致地质过程的产生;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元素的共生系统和量与质的变化规律。


1964年—1965年,侯德封用核子地质学理论研究了金属成矿问题,指出“核演变是成矿元素的根本来源,核演变过程实现了元素成矿的时代性和顺序性、成矿元素与岩石的一体性。因此, 核演变和原子运动的整体才是成矿作用”,他指出,根据铀同位素丰度的计算,20-22亿年前,天然铀中的铀235丰度特别高,如果岩石中存在慢化剂(如水、碳等),按反应堆中铀产生链锁反应的理论计算,岩石或矿石中有可能产生规模较大的链锁反应。1974年,侯德封(与欧阳自远合著)的《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一书出版,详细阐述了核子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核子地质学”。


2

贡献


“核子地质学”的创立,标志着地学向着原子核,甚至基本粒子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地学新的一页,使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向更深的层次迈进了一大步。侯德封竭力主张发展边缘交叉的新生学科,如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化学地史学、实验地球化学、晶体生长和分析测试新技术等;在他的倡导下,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了第四纪研究室、工程地质研究室、同位素地质研究室、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室;还为建立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做出了重大决策。


09

自碎二长花岗斑岩隐爆学说——王德滋


王德滋,岩石学家 1927年6月27日生于江苏泰兴。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高校地质学报》主编。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

1

学说


长期从事火山岩与花岗岩研究,确认加里东期花岗岩在华南有广泛分布,与燕山期花岗岩有明显区别在华南首次发现幔源型花岗岩,是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论证中国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为后造山型花岗岩与拉张背景有关,划分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系为橄榄安粗岩系与高钾钙碱性岩系,研究其差别与成因提出次火山花岗岩概念,并以时、空、源一致性作为火山-侵入杂岩的判别标志,与合作者在华南发现S型火山岩并研究了它们与锡、铀的成矿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也一直关注“太湖”白垩纪陨石坑的研究成果。


2

贡献


在我国首次提出了次火山花岗岩这一概念,结束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将火山岩和花岗岩人为割裂的倾向,他还率先发现了S型火山岩,破除了国外同行认为不存在S型火山岩的观点。王德滋院士提出的“自碎二长花岗斑岩的隐爆成因”,暗含了“陨落地质学”的雏形。


10

高原隆升学说——李廷栋


李廷栋,男,1930年10月7日生于河北省栾城县宋北村。区域地质学家、地质编图专家,大地构造专家、地质科技管理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地学部名誉学部长,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名誉院长,长春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1

学说


李廷栋从地质、地球物理的结合上研究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特征,提出青藏高原"陆内俯冲-地壳分层加厚-重力均衡调整"的隆升模式,并证实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始于第四纪;在大兴安岭北部及四川西部的地质调查中,他获得若干新发现、新认识,建立和完善了两个地区地层系统和构造格架,首次在川西发现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单笔石化石,并测得"宝兴杂岩"七亿年数据。


他与同行一起在大兴安岭北部首次发现前震旦系、热河动物群和得尔布干大断裂,建立了地层系统,总结了地质构造继承性、新生性及迁移性演化规律;李廷栋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在编图基础上,他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区域地质及亚洲岩浆岩时空发育特点,划分出三类构造-地质区和五个演化阶段,提出亚洲岩浆活动阶段性、继承性、分异性、分带性及迁移性演化的特点,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


2

贡献


李廷栋把地质编图提高到新水平,他还系统总结了中国和亚洲区域地质特点、探索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机制,推进了南极地质研究,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优秀地质学家的代表之一。


11

陨落地质学说 ——张海亭


张海亭(1935年-2005年),辽宁省黑山县人,高级工程师。辽宁省陨石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曾先后在北京地质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等单位工作。

1

学说


“陨落地质学”是建立在“陨落成因”和“陨落地质作用”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介于“天文学”和“地质学”之间的边缘科学。“陨落地质学”,由“沈阳古陨石”的发现者、课题研究人、世界著名地质学家张海亭先生创建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学术论文于1996年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通过。


“陨落地质学”指出,地质学传统观点由于忽视对陨落地质作用的认识,表现出己经形成的地质学传统观点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而提出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陨落成因说”,并且运用大量的实际资料,证实被地质学传统观点界定为地下成因的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应将其恢复为古陨石。“陨落地质学”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类地行星陨击事件和对陨石的认识、探讨,详细阐述了有关“古陨石”、“陨落地质作用”、“陨落成矿”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并对古陨石及陨落周期进行深入探讨和论述。


2

贡献


“陨落地质学”给整个地质界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让人类用“陨落说”的观点重新认识地球、地球的演化、海陆的形成、矿产资源的来源和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12

层流构造假说——李德威


李德威 (1962年6月1日—2018年9月14日),湖北省麻城市人,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诸多荣誉。

1

学说


1989年,美国科学家计划用30年时间,以青藏高原为基地,建立一套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全新大陆动力学理论。

然而,李德威对此颇为不满,他认为“中国的土地上,地质理论不能由外国人主导。”他决定,要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双眼去揭开这些地质之谜。

1990年,李德威毅然报名参加了西藏的地质项目。

李德威从事青藏高原研究近30年(截至2013年),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是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的第一人,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李德威挑战板块构造假说,并发现固热能。他致力于为祖国崛起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2

贡献


李德威所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


结语


当前,我们的地质科学和地质研究正在步入一个新的时期,对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来说,重人才、重野外、重基础仍应是不变的原则。而在新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当前面临有利的形势,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坚持正确的做法,就必能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缩短与国际间的差距,使我们的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加速前进。



文章来源: 略论地质灾害


添加小编微信可进行业交流群

最新矿业政策
实时买矿卖矿信息
赶紧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矿材网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锦山矿材网
工业矿物与岩石一站式专业服务平台,免费卖矿买材、及时矿材资讯、精准矿材行情、专业矿材资料和矿石标本交易;为矿山和工厂提供咨询、办证、开采、加工、销售、融资等全产业链服务,点石成金;为陶瓷、玻璃、塑料、涂料、建材等行业提供原材料,材美价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