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没有电子屏幕的年代,汉剧可是人们心中的“大片”。从沙市的街头到京城的戏台,汉剧以其独有的腔调和演技,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楚调的悠扬、皮黄的激昂,每一声唱腔都饱含着深情与力量。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剧,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定名汉剧。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湘、粤、皖、赣、闽、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汉剧的萌芽和起源
早在清道光年间,在武汉汉口的后湖就有戏曲、杂技等民间艺人表演。民间艺人的表演,是汉剧形成的最初萌芽阶段,而这一戏剧形式受到武汉人民的广泛欢迎,则是汉剧得以形成的民间土壤。
到清光绪年间,这些戏剧演出逐渐由草台和庙台进入茶园。在这一时期,湖北汉剧的萌芽和发展与湖北花鼓戏的形成阶段(田园萌芽阶段和草台发展阶段)有一定的相似性。
到民国时期,武汉地区已经成为本地汉剧(1912年定名为汉剧)和花鼓戏(后称楚剧)演出的中心地区,并常有外来的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评剧、木偶剧等表演艺术团体在各武汉和周边地区的剧场中流动演出。
湖北汉剧的唱腔风格和音乐特点
湖北汉剧的演唱声腔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兼有吹腔、杂曲、小调等。
西皮:也称“下把”。西皮板式比较完整。其版式有:慢板—慢西皮、正板—中西皮、快板—快西皮等,以及散板类的摇板、散板、导板、滚板等。其中,西皮中常用的一种板式为西皮垛子。是在演唱中运用较多又最具特色的一种独立板式,其唱腔字多腔少,节奏紧凑,常适于叙事。
二黄:也称“上把”,曲调柔和委婉,舒展流畅,节奏较平稳。其板式有:慢板、垛板、 二流垛子、夹板等,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滚板、导板等。二黄最常用的板式是二流板。
汉剧唱腔中还有一些曲调优美活泼、 节奏鲜明的杂曲小调。如:昆腔、罗罗腔,渭腔、凤阳歌、过关调等数十余种,以及民歌、杂曲等。这些小调多用于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汉剧的唱腔都与武汉方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武汉地域特点,一度成为武汉地区的第一大剧种。
湖北汉剧的角色分类
大体上分为: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等十大行当。
末:为老年生角,剧中多饰演年老的帝王宰相,高官学士等正面人物。
净:为花脸,剧中多饰演谏臣名将。
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
旦:表演端庄凝重,娟秀大方,多饰演大家闺秀、中年妇女和贞女烈妇等。
丑:以诙谐风趣为主,做工繁重,重腿功,剧目很宽,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
外:生角,戏路较宽,以表演见长。
小:包括文小生和武小生,文戏武戏皆可。
贴:花旦,多扮演年轻少女、风骚泼辣的少妇。
夫:表演风格上有贫富之分,多扮演老年妇女。
杂:花脸,以打功见长,多扮演勇猛憨直的武将或飞扬跋扈的权臣等。
湖北汉剧的曲牌和伴奏
传统的演唱和器乐曲牌有四百多首。按照乐器使用的不同,可以归类为:唢呐曲牌、笛子曲牌、丝弦曲牌等;按照曲调性能的差异,可以归纳为:军乐、礼乐、宴乐、物乐、喜乐、哀乐、神乐等七类。这些曲牌或唱腔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功能和叙述故事性。汉剧的伴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根据不同的唱腔使用不同的伴奏乐器。西皮腔主要以胡琴和唢呐伴奏为主;二黄腔主要以唢呐或笛子为伴奏主。
汉剧与武汉:共生共荣
"三国戏"的忠烈与智谋,"杨家将戏"的英勇与悲壮,这些戏目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民族精神的赞颂。在汉剧的世界里,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尊重。
汉剧与武汉,相互依存,共同成长。汉剧的繁荣离不开武汉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而武汉的文化生活也因汉剧而更加丰富多彩。汉剧不仅是武汉的文化符号,更是这座城市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4运营演出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