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养鸽人有句经验之谈:“手感糯性是好鸽”。
“糯性”是什么?“糯”字是从糯米、糯食而来。凡是品尝过糯米汤圆、糯米八宝饭的人都知道糯是什么味道。当然这是说口感,而不是手感。当一羽鸽子上手,手感与口感一致时,称为糯性。
尽管从道理上这么说,未曾尝过梨子的人怎么也说不清梨子的味道。其实开始我也说不清。幸好我当过一段时间鸽协会长,多有机会参加报到值班、验鸽,许多鸽子一一品味过。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终于找到了“糯”的感觉。鸽子握在手里似重非重、似磁非磁、似粘手非粘手的那种舒服感觉。说得更具体一点,好似手握级别很高的毛绒制品,握紧后轻轻放开,羊绒紧贴手背既柔和有似有引力的感受。其实说穿了所谓“糯性”,是鸽子的品质,也只有高技师的鸽子才有“糯”的感觉。糯是质量的标志。有人说过:“信鸽竞翔是质的较量”。高质量的鸽子自然在比赛中是出成绩,是名副其实的好鸽子。
那么鸽子的“糯性”从何而来?一是天赋,即从上代遗传而来。是优良品种繁衍的结果。所以有人称种是基础。没有“基础”光凭养是养不出糯性的;二是后天形成,是养功到位,鸽子状态上佳的表现。论养,一和饲料质量科学搭配有关,二是在吃好的基础上,恰如其分的家训有关。太胖了不行,太瘦了不行;体型、骨架、羽毛、肌肉都在上佳点上时,糯性也出来了。
我们养鸽人想养出好鸽来,尤为重要的也就是上述两条:一是种、二是养。人们所说靠“三气”天气、运气、种气。这话说得不够多方面,千方不要把“养鸽人为本”撇开,人的养功是关键,欲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等待时转运来是不乐观的,不可取的。希望更多鸽友养出糯性鸽来,手感不舒服的,犟性鸽子很少有上佳表现。
关注顶部赛鸽文化每天更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