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满城飘香。在这个充满欢乐与丰收的季节,于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节气的悄然变化。不知不觉中,2024年最后的五个节气已经悄然将至。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十四节气——霜降。
历史渊源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称为霜降呢?其实“霜降”这个名字只是用来比喻这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
名字由来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
节气习俗
那些不为人知的
小故事
在霜降时节,有着这样 一个"吃柿子"的习俗,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习俗却与明太祖朱元璋有着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传在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年霜降,他已经两天没吃饭了,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当他跌跌撞撞
走到一个小村庄时,发现村边的一棵柿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兴奋地爬上树,饱餐一顿柿子,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儿捡回了一条命。整个冬天,他没有流鼻涕,也没有裂嘴唇。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年霜降节领兵再次路过那个小村庄,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了柿子。
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百感交集,仰望着这棵平平常常的柿子树,缓缓脱下自己的红色战袍,亲自爬上去把它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图文来源:李澎铠 网络
网络编辑:张涵钰
责任编辑:王军寒 常秀玉
责任审核:周富宇 肖奕慎
终审:魏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