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后排的一个男生身体摇晃了几下,之后脸朝下直直地趴倒在地。此时体育老师过来了,短暂安抚男生后,匆匆离开(可能是去寻求医疗救护了)。她在视频里一再表达震惊和不满,“看!一个孩子倒下去了,谁都没管,老师没在!”视频里有一个戴帽子的成年女性,一直在看手机,完全没留意有人晕倒。新闻里说他们是六年级,其实准确说,他们是“预初班”的学生。预初班是上海特有的设置,就是把本应上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直接纳入初中,让他们提前开始适应初中学习。到底为什么,一个同学晕倒了,一个班的同学没有一个上去扶? 从视频里可以看到,那个男生倒下后,其实同学们也都在关注他。十几秒后,倒数第四个男生第一个举起了手,示意老师。从洗袜子,到安排写作业的时间,到处理跟小伙伴的纠纷……——包括社会的事,学校的事,家里的事,以及自己的事。过去十一二岁的孩子,可能已经带两三个弟弟妹妹,做全家人的饭了。雪上加霜的是,我们的教育又总是要求孩子听话,守规矩,服从权威。不听话,就是调皮捣蛋,就是不服管教,就被否定被打压。比如老师要求“都站着不要动”的时候,一个同学突然晕倒了。这些既习惯了服从权威,又没学会处理问题的孩子,该怎么办?单任务都处理不好,进入多任务处理模式,他们瞬间就懵了,大脑卡机了。之前也有女生在教室里晕倒,小同学们也只是看着,连老师都不喊。看到同学晕倒了,最直接的反应不应该是惊慌着急、立刻救助吗?虽然“见死不救”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必须得承认,现在孩子的共情能力确实不太行。他们从小得到太多宠爱,习惯了别人围着自己转,很以自我为中心。过去我们一家可能有五六个孩子,物质匮乏,父母忙碌。这种环境下,每个孩子都要使劲解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迫使他们早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关注别人感受,以及处理各种问题。对小伙伴,甚至对父母亲人,有时就表现出无意识的道德麻木。但从小被教育“少管闲事”“你扶他他赖上你怎么办”。回想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游戏,没有短视频,玩具也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小伙伴疯玩。而现在的孩子,左手手机,右手ipad,家里还有电视,有数不清的玩具,日常还要去上辅导班。但事实上,团结友爱的前提,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和需要身边的伙伴。比如小伙伴晕倒了,如果你内心觉得这个人是疏远的,就很难发自内心地着急,本能地扑过去救他。背后原因应该是他们比我们小时候更自我,更利己主义,更与人疏离。而且,更可怕的是,他不只会对外人冷漠,也会对父母家人冷漠。——表面上可能跟你亲亲热热,但他其实关注不到你的需求。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个妈妈说,她切土豆不小心切到手指,流了不少血。女儿不但没有心疼,还一再抱怨妈妈耽误了她的游戏,说她“笨死了,切个土豆也能受伤”。网上还有很多妈妈吐槽,说儿子上大学后,几乎就不怎么跟父母联系了。是先帮助孩子建立优秀的品德,再让他们成为有价值的人。好像很少有人关注“品德”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又没法考量的东西。同学们的集体反应是——哄堂大笑,有几位甚至还拍着桌子起哄。想着自己平时为孩子们付出那么多,而他们竟然对她的痛苦如此冷漠。于是她专门找了一节课,给孩子们讲她摔倒时有多疼,内心多希望得到帮助,听到同学们的笑声又有多难过。又让大家设想,自己遇到困难时,如果别人都在旁边嘲笑,自己是什么心情。她这么一说,有几个小女孩就哭了,说“对不起老师,我当时没想到你那么疼”。比如把她扶起来坐在椅子上,然后去找其他的老师帮忙。她觉得这一堂课对孩子的价值,远大于一次普通的数学课。其实这种关于爱和处理突发状况的教育,本来就应该渗透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日常。为了拼分数,拼业绩,这些最根本的东西反而被忽略了,被丢弃了。学习当然很重要,但孩子首先还是该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人啊。一个孩子在看到同伴突然晕倒后,知道该如何正确援助。实实在在地教会孩子去爱,去共情别人,去关注他人需要,去在关键时刻伸以援手。而不是只看分数,只看上面的要求,只求“面上光”的业绩。当然,学校能做到哪个地步,也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环境。因为“教育质量”不仅仅涉及知识和分数,更涉及一个学生有没有成为健康而丰富的人。从开头那个徐汇中学孩子晕倒的视频看,德智体这三方面似乎是都失败了。在家长方面,我觉得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唤醒孩子的同理心。十几岁了还觉得自己是世界中心,觉得别人(尤其是父母)都要理所当然地爱他,围着他转。前者会让他在三十年后看到你做饭,就问你“累不累”。后者则会让他不假思索地斥责你“怎么做这么慢,我都要迟到了”。有些孩子的“冷漠无理”,“祸根”就是在他的成长过程里,一点点种下和强化的。你要教会他识别他人的需要,不要让他把爱都封存在自己的小世界。 只有在不断不断的练习中,他们才能具备熟练的处事能力。这些才是将来孩子飞向远方时,我们能给他带上的最好的护身符。* 文章来源:李月亮。高人气作家,微信公众号【李月亮】每日解读热点,透析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读者成长。新书《活得清醒》当当网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