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如何将各行业红利一步步消失的

科技   2025-01-17 07:01   北京  
作者:神门自己,复旦大学,编辑:李rumor
作者:神们自己(知乎同名,简介见文末)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7600073/answer/2705548589
人工智能正在让很多行业消失,只是大多数人还感觉不到。

很多人以为的消失,是人的消失:干这行的人少了,少到一个都没有了,这个行业才算真正消失。

但我认为更本质的消失,是钱的消失,也就是利润空间的消失。

红利少了,行业赚钱难了,优秀人才转行了,这就是行业消失的开始。

从行业消失的开始,到在这个行业混饭吃的大多数普通人混不下去了,还需要一段时间。从普通人不卷了,到坚守行业的最后一人寄了,又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通常对于历史很短,对于个人又很长。所以,我更关注行业利润的消失,而不是从业人员具体减少了多少、最后的钉子户什么时候终于不干了。

很多行业的兴衰是不确定的,甚至是周期性的。今天没落了,说不定明天还能复活,死之前再火一把也不是没可能,至少理论上有可能。

然而对于人工智能,一旦AI让某个行业赚钱少了、赚钱难了,这个行业就算是上了死亡名单。

因为按AI的发展速度,如果今年它能让某行业赚钱难,明年它就能让这个行业赚钱更难,而且以后的每一年都越来越难。

那么这个被AI盯上的行业有没有办法自救呢?

没有。

它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AI的技术发展突然遇到“瓶颈”,或者AI背后的基础科技遇到瓶颈。虽然每天都有人在哀嚎,说深度学习走进了死胡同,摩尔定律已死——但事实是,自从2016年阿法狗横空出世,每年AI都能搞出让营销号疯狂刷屏的大新闻,每一年。

下面,我就来说几个在目前看来好像还挺吃香、但其实已经上了AI死亡名单的行业。

翻译

如果你问我,现在的AI翻译有没有可能取代人类翻译,我的答案是:不能

我自己见过的翻译错误,都可以出一个人工智障集锦。而且我认为目前任何一个语言模型,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理解语义。

但另一方面,AI却又实打实地把人工翻译行业推向消亡。

我在小黄鱼上随手搜了一下“翻译”二字,目前人工翻译的价格是10块到100块不等,但很少有上百的。关键词一般都是“英语专八”、“5年经验”、“论文润色”……

假如没有AI,人工翻译将是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进化出论文翻译、简历翻译、医学翻译等N个细分市场,还可以分成英译中、中译英、以及其它语言等N条赛道。

然而有了AI,人工翻译只能挂在小黄鱼上,卖几十块钱。

我都不忍心告诉他们,用不了多久,你连几十块钱都赚不到了。

因为我做了一个能直接翻译文档的网站,论文、简历、电子书什么的,英文PDF拖进去,中文PDF就出来了。一般翻一个几十页的论文只要半分钟左右,最高支持5000页、50M的大文件。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试试,目前只有PC版:

https://fanyipdf.com/

如果是以前,只能一段一段地用复制文字的方式做AI翻译,一次还限制最多几千字,可能还有人嫌麻烦,愿意花钱省时间。

现在一本几千页、上百万字的书,几分钟就翻完了,谁还去找人工翻译?

除非翻译的人的工资比电费还低,出稿的速度比电脑还快,否则这个市场注定走向消亡。

肯定有同学要不服了:瞎说什么呢,我那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同学,给领导做口译的,待遇不要太好噢!

没错,人工翻译整个行业被AI取代,和一部分人工翻译暂时屹立不倒,两者毫无矛盾

很多人以为AI取代人类的方式是:AI技术发展啊发展,突然有一天,AI在某个领域的水平终于超过人类了,然后AI就一下子把这个行业的人全取代了。

还有很多人以为是这样的:AI今天取代了行业金字塔底部的50%的人,明天取代了中部40%的人,后天取代顶部10%的人。

他们都错了。

实际上AI取代的方式是:先把一个行业的市场切割成10%的高端市场和90%的低端市场,然后逐步压缩低端市场的利润空间,把这个市场的从业者逼到无利可图。一开始大家少赚点还能活,到后来实在卷不动了、纷纷离场,然后AI就占领了这个市场。

AI的胜利,不是靠水平超过人,而是靠劣币驱逐良币。

恐怕还没等AI的翻译水平超过人类,小黄鱼上的“低端市场从业者”就先寄了,因为实在tm的不赚钱。

到那时,你就算想花几十块钱找个人帮你“润色”一下AI翻译出来的人工智障稿,都没地方付钱。

因为大部分客户已经不在乎那点人工智障成分,或者说不愿为了极少的错误花钱请人校对,所以从业人员的订单量cover不了他的人力成本,他要么改行,要么涨价。

或者,你也可以去找那10%的“高端市场”,价格上千起步。

说到这里肯定又有同学要问了:不是还有那10%的高端市场不受影响吗?你怎么能说整个行业都被AI取代了呢?

因为,只要AI的技术继续发展下去,剩下那10%,又会被进一步切割成10%的高端市场+90%的低端市场,然后再次循环。

就像切香肠,日取其半,永世不竭。

当然换个角度,你也可以说:AI永远不会取代人类,这个被AI占据99.99%的行业永远不会消失,毕竟总有人在干这行啊!你干不了,还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也对。

虽然在我看来,这和“消失”已经无异。

画图

先来看几幅画吧:

这些画到底水平有多高,我不敢说,我只知道大部分人肯定画不出来。

现在我告诉你,这些全部都是AI画的,请问你作何感想?

可能有的同学早就看过这些图了,这就是今年大火的diffusion模型,图像生成领域的新突破。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真正用过diffusion,但我随手玩了几把,发现远没有卖家秀那么完美

比如说,我告诉AI,我要画一只飞行中的鸟,其实对人来说这比画上面这些天秀图简单多了。

结果AI生成了一只没有头、没有尾巴、只有翅膀的鸟。

AI画人就更没法看了,眼睛鼻子都是歪的。如果不做人为的后期调整,那简直就是恐怖片的剧照。

画生物太容易被看出bug,所以diffusion的卖家秀主要是风景画为主,反正一棵树长歪了你也看不出来。营销号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逮着几张AI风景画使劲薅。

实际上我试下来,成功率很低,估计要十几张、甚至几十张,才能挑出几张在我看来拿得出手的图。

而且生成图像的“提示词”(prompt)简直就是玄学,到底什么样的文字能让AI画出更漂亮的图,各有各的玄学,其实谁也不知道。

按目前AI的nlp能力,它对文本的理解还停留在人工智障级别。所以如果让AI画一个“黑暗中的人”,它可能会画出一个黑人。如果让AI画一个金黄头发、紫色眼睛的人,它可能会画出一个头发一半黄、一半紫的人。

Diffusion模型让市场产生了一种幻想,认为它可以迅速取代文字配图的工作,现在看来仍然是幻想。

然而,早在AI真正能做好文字配图之前,这个行业已经注定消失了。

因为AI取代人类的方式,不是从水平上碾压,而是劣币驱逐良币。

比如说,我写了一本书,每张配图要画什么早就想好了,但我完全不会画画,手绘、PS什么的一窍不通。现在我请你来帮我画图,哪怕你只是个没毕业的美院学生,我都觉得你是个天才。

我有需求,但我没有实现需求的技能,哪怕最简单的都画不出来,这就是你的议价权的来源。

结果现在有了AI,我突然发现,我只要把需求告诉AI,它就能出图。哪怕大部分画都是垃圾,但我不厌其烦地尝试,然后拼拼凑凑,竟也能勉强凑出几张能用的图出来。

虽然这些画在你这个美院天才看来仍然是垃圾,但你的议价权没有了。你再也别指望我用真金白银求着你干了,你不干有的是AI干。

哪怕这些AI画出的人工智障图都不能用,最后还是要找你来修图,你的议价权也会小很多。换句话说,你再也赚不到原来的利润空间了。

乙方最讨厌甲方什么都不懂还bb,但乙方的议价权恰恰来源于甲方什么都不懂还bb。

因为他再bb自己也做不来,最后只能掏银子摆平,乙方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如果甲方不再对着乙方bb,而是对着AI bb,而且bb得越多、越详细,AI出的图越多、越精确——你觉得乙方还赚得着钱吗?

有人认为AI画画会取代艺术家,至少目前,我对此持保留意见。现实中的AI艺术家,是引导AI画出接近他心目中的图,然后剪部分下来拼拼凑凑,自己还要做人工修复,最后才能做出真正称得上“艺术”的作品。

那你说谁是艺术家?我认为是这个引导AI画图的人,而不是吭哧吭哧画出几百张图的AI。

因为AI生成的图是盲目的,它自己并不知道哪张好、哪张不好,除非经过真正懂艺术的人的挑选。就像一部电影拍得好,我们会归功于导演,却不会归功于摄像机一样。

其实在我看来,diffusion模型的最大意义,不是在技术上或艺术上取代人类,而是剥夺了乙方的议价权。

如果这个行业开始赚不着钱了,而且随着AI的发展赚钱越来越难,那它就进入了AI的死亡循环。

编程

微软开发的Visual Studio,是一个写代码的软件,很强,被戏称为“宇宙第一IDE”。

我装了Visual Studio 2022之后,发现多了一项新功能:

AI代码补全。

这项功能很耗资源,老电脑跑起来都卡。但哪怕卡一点我也愿意用,因为只要我写下开头的代码,然后按一下Tab键,它就能自动补完后面的一大串代码,而且基本不会出错。其实VS老版本也有代码补全的功能,但那不是基于AI实现的,和2022版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在今天,用AI做代码补全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其实VS的AI代码补全算做的晚的,在此之前早就有GPT训练的Tabnine。当然,AI补全的代码通常只是你之前写过的重复代码,你也别指望它能帮你写出全新的代码。

但AI绝不会止步于此。

既然给出第一行代码,AI能补完第二行代码,那如果我只给出注释,AI能根据注释的功能描述,生成后面的所有代码吗?

竟然也可以!

所以现在AI的代码补全的前沿,已经变成了:给AI一段描述需求的文字,让AI“补完”能实现这个需求的所有代码。

今年初,DeepMind用Transformer做了一个这样的AI,叫AlphaCode。放到Codeforces刷题网站上一测,好嘛,得分已经超过了46%的人类做题家

现在程序员面对AI的发展,有3种普遍的论调:

  • AI只是程序员的辅助,不可能取代程序员。一个厉害的AI,只会让使用它的程序员更厉害。
  • 就算AI能取代一部分程序员,取代的也只是最底层写CRUD的码农。
  • 写程序的本质是实现需求,而人的需求是模糊的。AI不懂人的需求,也不会和客户沟通,所以它再厉害也不可能自己写出整个项目。

3个点,一个个来说。

说到“辅助”,目前写代码的AI想要商业化赚钱,确实只能定位在“辅助”,比如补完代码之类的。Github用gpt3训练了一个写代码的AI,叫Copilot(副驾驶),正是此意。

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个“补完”的极限在哪里。

人写第一行代码,AI写第二行代码,叫“补完”;人给出需求描述,AI写出所有代码,也叫“补完”。

如果有一天,成熟的AI已经可以帮你写出50%的代码了,你说:AI哥,差不多行了,给我留点存在感吧,您再写下去,那我成副驾驶啦!

你觉得AI会答应吗?

还有很多人居高临下地认为,我属于“高端程序员”,AI取代的都是低端程序员,与我何干?

没错,如果你的水平真的在行业中上,AI确实暂时影响不到你。

但正如我前面举的那个“切香肠”的例子:等低端程序员都被取代了,你就变成了低端程序员,等着下一波被带走,除非你真的是万里挑一的高质量人类精英。

至于AI不懂需求——其实它也不需要懂,它只需要倾听钱多人傻爱bb的客户的需求,然后像对待初恋一样无数遍修改就行了。

不过AI写出的代码是否整洁、优雅、可读、方便维护,变量命名是否符合标准——这我真不知道,不过我猜那些傻X客户也不关心这些,对吧?


以上说的“正在消失”的三大行业,其实只是AI正在取代、将要取代的所有行业中的一小部分。

我把这3个行业挑出来说,是因为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他们总以为简单的、重复的、机械的、枯燥的工作更容易被AI取代,比如外卖骑手。而复杂的、多变的、有创意的工作不容易被取代,甚至不可能被取代,比如程序员和画家。

问题是,AI和人类思维就不在同一个维度上。你觉得复杂的工作,AI未必觉得复杂,它只会觉得耗电。

本来人们以为搞艺术可能是最后一个被AI取代的行业,结果AI画画出来之后,人们又开始觉得,艺术可能会是第一个被AI取代的行业。

人类总想把朴实无华且枯燥的工作甩给AI,把钱多事少有意思的工作留给自己。

理想是丰满的,但是,你得先问问AI答不答应。

如果你是个想进入这些行业的学生,我绝不会劝退。

如果你已经在这个行业赚了点钱,那就继续混着呗,我也不会劝你转行。

你昨天在这个行业赚到了钱,今天也在赚钱,甚至明天还能赚到钱——这些都没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正在被AI用切香肠的方式压缩。

这样的历史性进程,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

在AI主导的后工业时代,一个人上一辈子班赚的钱,也许还不够他为了上这个班而付出的教育成本。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未来可能将成为常态。

而我们,都不过是被裹挟在时代洪流里的一粒沙而已。

取代你,与你有何相干?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机器视觉课堂
OpenCV、Halcon等机器视觉专业学习交流平台,服务于工业自动化、先进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发布最新机器视觉相关新闻、应用案例、技术资料、展会信息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