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说过高温津贴,还有低温津贴吗?”最近,有媒体围绕“低温津贴”采访了近20名环卫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户外劳动者,调查结果令人失望。
“一双棉手套,还得再加一双皮手套”,寒冬腊月,这是不少户外工作者的保暖装备。尤其北方冬天格外凛冽,大部分人哪怕全副武装,出门走上一会儿,也迫切想回到有暖气的室内,户外工作者的不易可想而知。
早在2021年,人社部等部门就发布《通知》,要求“指导企业对严寒天气作业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为进一步细化保障措施,去年又发布相关《制度》,明确“安排职工在室外-25℃以下高寒天气连续作业4小时以上,向职工发放高寒津贴”。但从实际反馈来看,大部分户外劳动者对于这项津贴闻所未闻,更不用说真正拿到手了。
低温津贴落实不到位,原因固然很多,但国家法律法规缺少明确规定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仔细看来,即便相关制度明确了这项津贴的存在,但具体如何发放、标准是多少、劳动者该找谁要,诸多细节问题还有待明确。眼下,尽管一些地方性法规对此有所规范,但劳动者“想拿到钱”的标准相对严苛,再加上处罚标准并不明确,各地监管力度各有不足,导致这条福利几乎年年“遇冷”。现实中,亦不乏企业以棉服、手套等御寒物资“折抵”低温津贴。
低温津贴是物质补偿,更饱含浓浓关怀。事实上,高温津贴也曾一度遭遇“纸面权利”的尴尬,近些年该制度之所以较为广泛得到落实,背后是全社会合力推动的结果。这既得益于媒体的年年呼吁、监管部门的恪尽职守,也离不开劳动者的积极维权。我们注意到,有企业明确,天气越恶劣,户外劳动者收入就越高,以补偿维护其劳动权益,这开了个好头。但正如专家所呼吁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强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完善低温津贴的发放条件和标准。
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一点即达的美味外卖,时时在线的电力保障,人们习焉不察的小确幸,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劳动者的默默守护。某种程度上,津贴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更反映着一个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爱护。将各种劳动权益保障到位,是对所有人负责。
图源:视觉中国
撰文: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