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下肚,急性肝衰竭!这道菜很多人都爱

时事   2024-11-02 08:00   湖南  
说到肝炎
大家对甲肝、乙肝,可能都不陌生
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戊肝

甲乙丙丁戊,别看戊肝名义上排行老五,它的威力绝对不容小觑,在某些方面甚至要超过前几种病毒性肝炎

目前,戊肝发病率在我国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居首位。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其中估计有330万人会出现戊肝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戊型肝炎大约导致4.4万人死亡(占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的3.3%)。

一盘爆炒猪肝下肚

有人急性肝衰竭

近期,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了这样一位病人:袁大爷今年67岁,平日里爱吃滑嫩Q弹的爆炒猪肝,前些日子在家中照例大快朵颐了一盘,“刚开始觉得恶心、浑身没力气、肚子胀,吃不下东西,以为吃坏了东西。”

但一周时间过去,袁大爷的精神愈发萎靡,尿液的颜色由淡黄变成了金黄色。察觉到异样后,急忙来就诊,结果一查肝功能比正常值升高了几十倍,戊肝抗体提示IgM为阳性,袁大爷被诊断为戊型病毒肝炎!

此前,还曾有人被一盘爆炒猪肝撂翻,导致急性肝衰竭

据都市快报报道,52岁的衢州人老李每次外出聚餐都要来上一盘青红椒爆炒猪肝,2021年12月5日一次聚餐后,当晚就开始拉肚子,随后的反应和袁大爷一样,一周后腰背部持续胀痛,尿液变成浓茶色!

连夜驱车到杭州就诊的他,一查谷丙转氨酶高达2470U/L,是正常人的60倍。“肝脏损伤较为严重,出现了急性肝衰竭,凝血酶原活动度低至31%,通常情况低于40%就属于重症肝炎”,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住了半个多月,才平安出院。

袁大爷和老李感染戊肝的原因
都是吃的猪肝没有熟!

医生解释:“并非猪肝不能吃,关键是要高温煮熟煮透。吃猪肝时,只要清洗干净,又用足够时间高温烹调,病毒一样死光。可能是本身猪肝这个食材受到了戊肝病毒的污染,而爆炒的烹饪方式往往没有把猪肝煮熟煮透,也就没有把病毒杀灭,吃下去相当于病从口入了。”

据悉,猪肝只要在高温条件(100℃~150℃)煎炸或烹煮5分钟就能完全消除戊肝病毒的感染性,但是如果在中温(如56℃)条件下加工,即使1小时也无法彻底消除戊肝病毒的感染性。

医生介绍,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除了戊肝患者、亚临床感染者为传染源外,猪、牛、羊、鹿、鼠、狗、猫等携带戊肝病毒也可成为戊肝的传染源,摄入被污染的水源或带有戊肝病毒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可能会患上戊肝。

不少人在吃生的海鲜时,以为蘸点芥末或者通过腌渍起到杀菌的作用,暂且不提芥末是否真的能杀菌,但除了细菌,生食海鲜时仍需注意寄生虫以及戊肝病毒等病原体的存在。此外,受污染的蔬菜水果,或使用受污染的餐具,都有可能感染戊肝。除了生鱼片、醉虾,吃火锅喜欢“涮一涮”吃个“嫩”口的也要当心。


轻者4-6周自愈
重者急性肝衰竭有死亡风险!
这些人感染会加重病情

“戊肝是一种自限性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可完全清除病毒),一般4-6周内会自愈,重症患者会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而导致有死亡的风险。医生说,临床上,戊型肝炎通常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衰竭,多为急性自限性,很少发展成为慢性肝炎。

戊肝在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会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普通胃病发作。然而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小便变黄、腹胀、眼睛泛黄等肝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同时也可能会侵犯胃、肠道与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起病急、来势凶,发病率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

“戊肝的治疗一般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目的之一就是退黄护肝,把患者黄疸和转氨酶降下来。”医生介绍,因为戊肝具有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住院。但是,如果发生急性肝衰竭,则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生强调,感染戊肝病毒潜伏期一般在10-60天,平均为40天,部分急性病例3-5天内即出现症状,成年人比较容易彻底治愈。虽然各年龄段均可感染,但有基础慢性肝病患者、孕妇、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经常外出就餐或食用外卖者、食品从业人员等,还有畜牧及海产品养殖加工人员,感染戊肝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肝炎,诱发生命危险,要特别注意。

如何预防戊肝病毒


①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避免不洁饮食。不喝生水,海鲜、肉类食物应煮熟,避免进食生或半生的食物。

②戊肝高发季,减少在外用餐频率,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实行分餐制,碗筷一定要消毒;勤洗手,按照洗手步骤认真洗手。

③积极接种戊肝疫苗,这是预防戊肝直接、经济、有效的手段。




推荐阅读



来源:沈晚报、南京市第一医院、都市快报
编辑:易隽
审核:罗敏

点亮让更多人看到!

长沙晚报
在这里,了解长沙!在这里,爱上长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