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家营街道围绕辖区高校师生众多、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区域发展不平衡、个性化需求突出等社会治理难题,结合地处大学城核心区域的优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着力点,以深入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双整双化”提升工程为抓手,践行“三法三化”,发挥街道党工委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创新“双向点单”的互动路径,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三个领域发力,探索形成校地企“1+1+3”的共建共治模式,构建吴家营街道“环大学城”党建发展共同体,推进吴家营街道基层党建全域提升。
党建引领,构建“环大学城”党建
发展共同体
吴家营街道以做深做实区域化党建为抓手,构建起“环大学城”党建发展共同体,促进党建工作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一是发挥街道党工委“轴心”作用。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召开联席会议、干部交叉任职、城市治理合伙人等方式,将辖内社区、驻地高校学院、党政机关、优质企业等134个党组织联合组成党建发展共同体,通过组织共联、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实现单位党建、行业党建、校际党建和区域化党建的互联互动互补,探索广泛吸纳、全面覆盖、动态开放的党建融合发展模式。
二是发挥区域党建“聚合”作用。依托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建成各领域党组织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的有效平台,吸纳辖区内6所高校党委以及学校所属52个学院党组织为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通过“月活动、季联席、年项目”长效机制,动员成员单位全面参与城市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党组织结对,实现资源深度“牵手”。
三是发挥联动机制“桥梁”作用。成立服务高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吴家有心”高校服务站13个,高校驻地社区服务专班5个,人才服务驿站6个,采取1名街道联系领导,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1名工作联络员,对口联系1所高校的“4个1”模式,项目化、清单化构建专项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横向联建机制,借助“高校服务直通车”、“吴家同心”护航队等校地服务机制,实现区域联动、上下协同、双向发力。
探索路径,创新“环大学城”双向
互动模式
持续探索校地共建协同模式,逐渐探索形成一条“环大学城”党建互动新路径,实现区域党建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战”转变。
一是“链条式”打通运行逻辑。积极调动校地各方资源力量,探索形成“点单—派单—办单—评单”为链条的“双向点单”校地互动服务模式。
二是“三升级”优化顶层设计。2021年,逐步引进高校资源下沉社区,形成“点单”初级模式。2022年,由街道统一梳理“三张清单”,进行双向适配,升级形成“点单”中级模式。2023年,依托校地联系服务机制,将“单一化”供需匹配升级为“个性化”双向点单办单,点单方提出具体需求,办单方按需“定制化”孵化服务团队和服务项目,形成“双向点单”高级模式,通过“点单”模式的不断升级,服务也在不断升级。
三是“项目化”推动成果转化。街道聚焦高校科教成果转化,以“双向点单”模式为抓手,以高校资源服务街道经济社区发展为落脚点,通过按需办单、项目孵化,将高校智力资源高质量转化为以文惠民的有力举措,既能满足居民需求,又能有效推动高校科教成果、人才资源在辖区落地转化。
协同推进,实现“环大学城”党建
全域提升
吴家营街道依托校地互动“双向点单”模式,聚焦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三大板块持续发力,协同推进,不断迭代丰富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
街道立足“科教创新聚集区”定位,搭载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园区资源集中优势,整合云上小镇资源,打造校地企党建“荟·客厅”创业赋能中心,在创业辅导、人才培育、融资投资、技术支持、法律咨询、管理咨询和市场推广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和学生团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主动服务高校科教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依托“政府+平台公司+企业”的园区运作模式,以“种子期、孵化期、加速期的三段企业孵化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培育“环大学城”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累计合作院校19个,服务企业1300余家,常驻博士团队3个,孵化落地高校师生团队54个。引进一批重点产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建设“吴家人才”高校师资库。联合高校专业人才开展“红色人才成长训练营”,支持高校师生团队在辖区成立人才工作站(室),助力高校人才、科研资源下沉社区。在街道、社区挂牌建立高校学院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搭建社区社会工作者培养基地,常态化吸纳高校优秀学生干部到街道、社区兼职,为高校培养实干型人才的同时,与高校建立人才合作项目6个,成立人才专家工作站9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0名,邀请库内专家对114名街道、社区干部开展理论专题授课33场,培训活动88场。针对辖区人才聚集特点,落地辖区人才公寓储备用房100套,落实人才“双招双引”奖励补贴,解决人才配偶子女就业就学问题。结合辖区高校聚集特点,深化“警校”合作共建机制,联动公安司法、综治维稳等部门,组建“吴家同心”护航队,常态化开展巡逻巡查,为广大师生构建平安防线。
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有效嵌入网格治理体系,在“五级网格”的模式下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居民区党支部—楼栋+高校党组织—党员+高校志愿服务队”组织链条,将结对组织的在职党员、学生党员、学院志愿服务队伍编入楼栋服务队伍,助力“微网格”推动“大治理”。建立以党建带群建促自建为路径的社区主体参与平台,探索实施“城市治理合伙人”项目,签约88人。聘请29名高校专家团队担任社区治理合伙人项目导师,有针对性开展理论宣讲、项目指导等服务。整合辖区6所高校、11个单位、9家企业阵地资源,开放87个党群服务场地,开辟128个理论共学角,形成阵地共用、资源共享、群众互动的良好局面。根据辖区“一老一小”志愿服务需求,联合高校启动志愿服务活动共享计划,分类打包、派送高校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实现辖内为老为小志愿服务精准化、个性化。2023年以来依托共享计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8场,参与人数7528人。
积极探索以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人才聚合模式,联动10所驻呈高校及22家辖区企事业单位,形成“学院党委结对街道党工委、学科支部结对社区支部、党员结对产业大户”三级共建模式,推动资金、人才、服务等各类要素资源回归农村、流向农业、造福农民。依托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专项行动、聘请乡村CEO、建立专家基层工作站、招聘“荣誉村民”等方式,将青年党员、高校人才、创业青年等各类人才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引导人才以“智”参与乡村建设。瞄准“宝珠梨”特色资源,围绕乡村基层治理、村庄美化等不同领域与6所高校48个学院开展合作,积极搭建“校地企”共促乡村振兴平台,在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品牌质效,形成万溪冲社区“万溪梨镇”、刘家营社区“归野山耕”、段家营社区“百年梨乡”、郎家营社区“田园四宝”四个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品牌。引入云南农业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从新品类精加工、林下种植、文旅融合等方面开展合作,开发新产品,拓展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宝珠梨+”产业振兴之路。通过校地联办“宝珠梨梨花节”“农民丰收节”“龙舟山歌节”“稻田音乐节”等节庆活动,邀请高校“青力量”为乡村、农产品、土特产品“代言”,助力优质农产品直播帮销,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乡村的山水美景。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吴家营街道校地合作实现了从过去短期的学习交流、调研支教向更深入的成果转化、文旅融合方向转变,促进社会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推动社区从传统农业种植向现代观光农业点转型发展。
责编 | 包崇正
编审 | 李学刚
终审 | 马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