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夷珊创作的组诗《槟榔屿》获得首届杨万里诗歌奖提名奖

文摘   2024-10-30 22:50   广西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谢氏

文苑


 谢夷珊创作的组诗《槟榔屿》获得首届杨万里诗歌奖提名奖



诗人谢夷珊


       日前,由《诗刊》社、江西省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中共吉安市委宣传部等联合举办,以南宋伟大爱国诗人杨万里命名的“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获奖名单揭晓,我市诗人谢夷珊创作的组诗《槟榔屿》获得首届杨万里诗歌奖提名奖。

       杨万里是江西吉安人,一生作诗20000多首,传世作品有4000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首届杨万里诗歌奖的征集,从2021年至2024年6月间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的诗集或各级刊物发表组诗,共征集到656部/组作品,经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委会进行初评、复评、终评,评选出“杨万里诗歌奖”2名,“杨万里诗歌奖提名奖”10名。其中获奖诗集8部,获奖组诗4组。谢夷珊是组诗4个获奖者之一。

       谢夷珊的组诗《槟榔屿》发表于《诗刊》2021年1月下半月头条“发现”栏目,并配正反两篇评论推介。近年来,谢夷珊多次前往东南亚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探亲,行旅之中,他记录了自己在东南亚各国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笔下的东南亚那种湿热感、那种鱼腥气、那种闪耀着阳光的水波简直扑面而来。通过一次次深入的造访,让他意识到“每天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在南洋群岛上进行着交流、碰撞、融合。”他对东南亚的了解愈发深入,对异国、异族曲折的文明史就愈发报以共情心、同理心,愈发自觉地沉潜到人类命运的层面去品味异域的历史和文化。谢夷珊创作出一系列以东南亚异域风情的组诗,在组诗《槟榔屿》中,诗人由衷地为“不分肤色和国籍”的劳动者赞美。可以毫无愧怍地说,南洋的开拓史和发展史是“不分肤色和国籍”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

       去年,谢夷珊出版了诗集《兰卡威一日》,就是把这些以东南亚异域风情的组诗收入其中。诗集出版后,获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年度好图书,获广西人民政府文艺创作铜鼓奖。引起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如著名评论家卢桢说,在《兰卡威一日》里,诗人的梦幻思维的最终流向,是游子对文化中国和华族身份的深切怀想,其精神召唤的“方向”大体是开放式的,将域外行旅体验稳步转化为“新南方写作”的普遍经验,使“新南方写作”的意义宽度和经验广度得到双向拓展,标示出谢夷珊在当代“新南方写作”谱系中的重要位置。著名诗评家冯雷提到,诗人的行旅路线远离了亚洲大陆,深入到南洋腹地中去。作品就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不仅呼应了新时代以来的“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还在于所表达的恰恰是中华文明当中不那么占主流的海洋文明,非常珍贵地折射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著名评论家、《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认为: 必须把谢夷珊的创作放到整个世界文学中,尤其是整个亚洲、整个东南亚的文学中去探索。他称,“关于新南方的写作,关于如何拓宽诗学的叙事、美学的视野,谢夷珊可以说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实际上洞开了一扇大门。”为诗集作序的著名诗人雷平阳也认为,“可以这么认为——从世界铺开之处展开的写作,谢夷珊与沃尔科特乘坐的是同一条船”。(曹美兰)


附:谢夷珊获奖组诗《槟榔屿》和冯雷的评论《友善的致意与宽阔的胸怀》


图为诗人谢夷珊2019年10月18~2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第3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槟榔屿  (组诗)

谢夷珊


勿老湾


前往那座陌生的海滨城市

我把目光投向她的外港勿老湾

见识装运石油、橡胶、棕油和剑麻的庞大

集装箱,感受郊外连片的种植园


外港的繁忙,早超出航道之外

我如果不是第一次亲临其境

走进爪哇人和华人开垦的一片橡胶园

就不会感受到热带丛林透出的凉意


我拨开树桠,聆听勿老湾的涛声

仿佛传到了遥远的马六甲

她没任何理由,拒绝故国鸿雁传书

在日月之间,在海天之间起舞


神秘的勿老湾,太古老了!

她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沧桑逝水


“一座城市安静卧于一片海岸……”

棉兰老街有许多马来人和印度人漫步

我们曾经愉悦地穿行其中

偶尔停留,掏空一些久远的悲伤


夜晚,闪烁的勿老湾亮起了许多渔火

内陆上那些爱热闹的人,赶了过来


我迎面撞上的那些人


我迎面撞上的那些人,可以肯定

他们说的是马来语,刚从彭享河杈下来

乘坐吃水很浅嘶鸣不止的机船

不知我们中间谁对他们呼喊

忽然间就传来他们的呼应

这是十月之初,一连下了几场雷雨

八百里两岸落英缤纷,肥硕鱼虾蹦跳上岸

众多黑燕不断在山崖上飞进飞出

喧嚣的午后,呜咽的机船

却有这么多纯朴的人恭迎我们

还有五颜六色的鸟欢喜地立在船舷上

说着 Apa khabar


注:Apa khabar  即马来语“你好吗”的意思。



你是否见过马六甲的月亮


为何马六甲海峡的月亮比内心柔软

我从没想过海水是沧桑的逝水

雾海茫茫,有翻飞的海鸥与轻浪                 


尘世之间,我何等的渺小

没来之前,命运从未颠沛流离

横渡海峡,一颗心自柔软变得坚硬


为何坠落的星辰,闪烁海面

否与夕阳同辉,在任何的船舷下边

你是否见过那轮海下的月亮

而我是马六甲上空一颗小小的星辰


槟榔屿


那么多的槟榔奔跑,追逐黑皮肤姑娘

风雨兼程,前往一个风光明媚的美丽小岛

海盗不再停留于此。我去采摘槟榔


采摘的槟榔赠予谁,原土著居民?

马来人,缅甸人,印度人,华人后裔?

劳动者不分肤色和国藉,果实沉甸甸


友谊的见证,我总归拥有一颗宽容之心

海湾的鱼虾游向远岸,万物静好

感受到爱之邀约,明天迎娶你回家


印度洋的风吹往马六甲,吹走忧患百年

有人在春夜啜饮海水,仰望百年前的明月

有人乘船前往槟榔屿,说着泰米尔语



我横渡到苏门答腊岛


逃离棕榈林,我赶往马六甲海峡

头顶金光闪闪,大海茫茫无涯

我奋力划水,是世界上最美的横渡者


时光安寂从容,我的身体平行海面

汹涌澎湃的大海让我屏住呼吸

一轮盛大的落日在万顷碧波上闪烁


海天之间,仿佛悬挂无数颗头颅

海鸥掠过了波光粼粼的海面

此刻的苏门答腊岛,张开双臂恭迎我


红霞燃烟,我横渡到苏门答腊岛

在日里河口,是另一片棕榈林海滩

有巴塔克人的一排排棕色房屋



布城


我得承诺自己穿越这方理想之地

逶迤铺开流翠、涤绿、澄明的万顷碧波

白鹜悠然低飞,盘旋空中花园田畴


犹若巨大的布匹,铺开亮闪闪的尤物

祈祷者有橡胶和油棕的丰收

相信命运,一个人邂逅一座城多么不易


曾是我想象中欣欣向荣的梦幻王国

穿越过众多河流和湖泊之间

如今它的广阔以我为中心,万物荡漾


马来犀鸟


我去婆罗洲偶遇它们,行踪飘忽不定

比如这些天下起了倾盆大雨

它们隐没雨中。雨过天晴

飞回那片茂密林子,躲进窝巢里

除了居于巢穴,依赖更多原生大树

渴望有充足野生水果和浆果

当我们重逢在落英缤纷的河岸

它们正向这边奋力地跃来

会不会跌落临近傍晚的落霞中

马来犀鸟,那么多人聆听它们的鸣叫

我前往河的另一条岸,野蕉林下

见到神庙塔,有些别样情怀

当我独自一人从诗巫小城悄然上岸

仿佛有钻进苍茫暮色里的感觉

它们悦耳的叫声,涤荡河水混杂的急流

河边停泊乌鲁族人许多货运木船


我是否仰望那些海鸥


穿越一片热带雨林,抵达班达亚齐

十月是最凉爽的季节

银色的海滩,弥漫白咖啡的味道

岛屿上空披着亮闪闪的外衣

我是否仰望那些海鸥

飞往苏门答腊西北。霞光中

头枕诺亚齐河岸,驶来一艘永乐大船

我遥想下西洋的古人

源自一个万邦来朝的国度

据说那年十月,第七次返航

椰树列队,海鸥嘶鸣

如今,我在诺亚齐河入海口徘徊

终于仰望到那些海鸥

还将赶上一趟快船,驶往布达肯岛

此刻,我竟然黯然神伤

那些海鸥不再飞向遥远的灯塔

好象永远在海滩上空低飞,盘旋


诗人谢夷珊


友善的致意与宽阔的胸怀

冯雷


        你可知道Apa khabar是什么意思?


       “不知我们中间谁对他们呼喊/忽然间就传来他们的呼应/……/还有五颜六色的鸟欢喜地立在船舷上/说着Apa khabar”


       这是诗人谢夷珊在《我迎面撞上的那些人》里描述的一个场景,Apa khabar是马来语“你好吗”的意思。不知道这一句陌生的马来语是不是诗人槟榔屿之行感受最深的地方,但在我看来Apa khabar是整首组诗《槟榔屿》的题眼、题旨所在——在异国他乡,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虽然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互示善意,甚至连鸟儿的叫声在诗人听来也仿佛是热情的问候。不由得让人想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组诗《槟榔屿》由《勿老湾》《我迎面撞上的那些人》等共十八首诗组成。当下,有些作品名为组诗,其实是把一些题旨相近的诗勉强拼凑在一起,而《槟榔屿》不是。谢夷珊的这组诗是一首真正意义上的组诗,作品完整地记录、呈现了诗人造访东南亚的所见所感,主题统一,情感层次也非常丰富。

      

       《槟榔屿》首先可以看作是诗人游历勿老湾、槟榔屿、苏门答腊、班达齐亚、马六甲海峡、诗巫、布城、丹绒端灯塔、马鲁古群岛等地的一篇海外游记。橡胶、棕油、剑麻,“弥漫着白咖啡的味道”的“银色的海滩”,“玉米杆和稻草拌泥巴盖成的棕色房屋”,浓郁的热带风情扑面而来,可谓是诗中有画、如诗如画。比如《我横渡到苏门答腊岛》,这是一首堪为写作教科书的诗,作品中的色彩非常丰富,“头顶金光闪闪”,“一轮盛大的落日在万顷碧波上闪烁”,“波光粼粼的海面”,“红霞燃烟”,海滩上“一排排棕色房屋”,景色有远有近、有动有静,鸟伴人飞、人随浪涌,上仰青天、下俯碧波,海、天、岸、林浑然一体。《马来犀鸟》所呈现的则是婆罗洲的岸上的风光,“原生大树”、“野生水果和浆果”、“落英缤纷”、“野蕉林下/见到神庙塔”。特别是,诗人以“马来犀鸟”为下笔处,随着鸟儿飘忽不定的行踪在“茂密林子”当中翻飞穿梭,忽而林间、忽而岸边、忽而霞中,尽显灵动。包括后半段那“钻进暮色苍茫里的感觉”是不是也是拜鸟儿所赐呢?在《马古鲁群岛的村落》里,带着无人机和望远镜的诗人如同是一位十八九世纪的探险家一样发现了“木材、油棕、兽皮和鱼类/那些清甜的椰果随时触手可及”,新奇而又欣喜地观察着被河水“一遍遍淘洗”的犀鸟蛋、打量着塔尼姆巴尔人狩猎、捕鱼的原始生活,并为“岛屿升腾起一束束神秘火焰”所深深震撼。


       当然,诗人并不是一位普通的观光客,组诗《槟榔屿》中还体现着谢夷珊对劳动、对人类改造自然之伟大成就的赞美。《勿老湾》中,一踏上“那座陌生的海滨城市”,诗人首先注意到的便是“装运石油、橡胶、棕油和剑麻的庞大/集装箱”和“郊外连片的种植园”。深入当地,诗人则了解到,巴夭族少女“大多是捕鱼高手,横跨茫茫大海/她们又是一群讨海刻苦的渔家女人”,在休渔季节,她们又要从事“种稻,收胶,采集沉香和槟榔”等繁重的体力劳动。诗人或许是因为怜惜而浪漫起来,想象着这些少女是为“心爱的人”而忙碌着(《巴夭族少女》)。在《槟榔屿》里,诗人由衷地为“马来人、缅甸人、印度人,华人后裔”这些“不分肤色和国籍”的劳动者而赞叹。历史上,海盗曾经寄居于此,后来这里又曾饱受殖民统治,而现如今却成为亚洲最为繁忙的航运中心之一。可以毫无愧怍地说,槟榔屿的开拓史和发展史就是那些“不分肤色和国籍”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马来犀鸟像精灵一样,引领着诗人穿过密林、横渡到河的另一条岸边,直到驻目于停靠在河边的“乌鲁族人许多货运木船”(《马来犀鸟》)。行至布城时,诗人以开放的胸襟为城市的“欣欣向荣”而感慨万分,他甚至觉得槟榔屿一行乃是命中注定的“邂逅”。从《勿老湾》中的“陌生”,到《布城》中的“邂逅”再到《自霹雳州北上》的“返航”,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他似乎已经完全以一种世界公民的同情心、同理心陶醉在异国的旖旎风光和壮美成就之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浩瀚的大海、高悬的日月可能更容易让人产生吊古伤今的情思。“流翠、涤绿、澄明的万顷碧波”(《布城》)犹如浩大的舞台,近七百年前郑和率领的浩大船队(《我是否仰望那些海鸥》)、数百年来的殖民统治与民族融合、七十余年来的自新发展(《槟榔屿》),一幕一幕在诗人的脑海中切换,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和沧桑的大自然相比,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何其渺小,陈子昂也是有感于此而写下了传诵千古的《登幽州台歌》,谢夷珊的《你是否见过马六甲的月亮》则似乎是对经典的一次致敬。全诗以写景为主,“沧桑的逝水”“雾海茫茫”,“坠落的星辰”“与夕阳同辉”“闪烁海面”,直接表达自我感受的只有一句“尘世之间,我何等的渺小”。有感于“月亮”和“海水”而心潮澎湃,结尾处诗人如同徐志摩甘愿做康河的一条水草一样,他甘愿化做“马六甲上空一颗小小的星辰”。谢夷珊的情感显然是随着海波而起伏、而澎湃的,他时而在绿波、白帆之间放逐自己做一个“世间无牵无挂的人”(《这一刻我不轻易描摹大海》),时而又借着“灯塔金光闪闪”细数着自己的“欣悦之心”和“人到中年的悲欢”(《丹绒端灯塔》),无尽的情语都揉炼在景语之中。


        海子在《黑夜的献诗》中曾写到“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也许沧桑的历史、澎湃的大海、辽阔的天空,这些宽广无边的事物更容易让人懂得锱铢必较的可笑,更容易体会“万物静好”的可贵,也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宽容之心”(《槟榔屿》)。或许也正因此,虽然组诗《槟榔屿》中的每一首诗格调、内容略有不同,但作为一首完整、饱满的组诗,作品整体上充盈着一种明丽、亲切的友善之情,那一声最普通、最简单的Apa khabar所传递的正是跨越种族和地域的“真、善、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能很多人已经想不起来这首诗出自《杜少府之任蜀州》了,甚至对作者王勃的名字也模糊了。但是一千三百多年来,这两句诗却为人们代代传颂,逐渐沉积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美好祝福,它承载了人们万物静好、与邻为善、天下大同的心愿。一千三百年前,王勃或许还无法想象“蜀州”之外的“天涯”究竟有多么广阔和精彩,而今天中国诗人的友好交往的脚步已经遍布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组诗《槟榔屿》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生气相通的,而且体现出一种更为开放的世界胸怀。在西方传说中,上帝因为改变并区分了人类的语言而导致巴别塔半途而废。然而伴随着诗人的文字,一道伫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岸边,那句陌生的Apa khabar让我想起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文:谢

▍摄影:

▍编辑:谢氏网文化传媒

▍法律顾问:宝树法律联盟

▍版权声明:原创发表







      站长电话:19977197909

 官方网站:www.xieshi.org
        投稿邮箱:55977168@qq.com



歌曲 家训 族谱 字辈推荐




[谢氏族歌]现场版   广西与广东谢氏字辈

[谢氏族歌]MTV首播江苏江西、海南字辈

[谢氏会歌]男女合唱河北河南、湖北湖南

[谢氏族谱]申伯+炎帝四川重庆福建字辈

[谢氏家训]13章+24安徽山东谢氏字辈


谢氏网
谢氏传统文化媒体公众平台,弘扬古今历史文化,传递各地谢氏活动,传播本站原创影视文艺,宣传感人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