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马克·泰西耶-拉维涅深陷学术不端风波,在其作为主要作者的5篇论文中,他负责的实验室成员不当操纵科研数据或实验操作有问题,导致论文存在重大缺陷,而泰西耶-拉维涅未采取措施纠正错误,最终被迫撤稿辞职。 大约在同一时间,哈佛商学院教授Francesca Gino被指控伪造数据,很快,Gino的多篇论文被撤,哈佛商学院也对其作出无薪行政休假的制裁。 除了这些备受瞩目的“学术塌房”事件,一项由Nature发起的研究显示,2013年学术论文撤稿数仅有1000余篇,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增至4000余篇,2023年更是超过了1万篇,打破了年度记录,让整个科研学术界的声誉岌岌可危。 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撤销论文的风波中,中国学术界也无法置身事外。 今年2月,Nature刊登的《China conducts first nationwide review of retractions and research misconduct》报道指出,自202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涉及中国学者的撤稿已超过17000篇,2023年全年撤稿论文中,约四分之三来自中国学者。去年Hindawi撤回的超9600篇论文中,也约有8200篇涉及中国学者。 过去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多次通报科研不端行为案例,涉及多所高校。 2022年,科技部通报了54起学术造假案件,涉及9所高校,超百人被处理。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背后,充斥着一条隐秘的论文交易“产业链”。一些第三方机构打着“润色论文”的幌子,买卖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部分学术造假更是成为“窝案”。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两批学术不端行为,涉及来自国内十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几十名学者。通报涉及的行为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请托评审专家、抄袭剽窃、图片使用混乱、伪造数据、虚假署名、重复发表等问题。 学术不端是学术圈的“溃疡”,必须得“治”。 尤其是作为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1位的国家,中国的科研诚信建设,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