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太难学?这本书让你事半功倍

文化   2024-10-12 13:18   江苏  

草书最难,难在法度严谨且变化神出鬼没。也因此,草书最艺术、最纯粹。凡有志于草书者,自《十七帖》入手,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学《十七帖》首先要临帖。临帖,不要拿起帖就临,而是要先读帖。读的目的,在于认识,在于认知,在于认识文本,认识点画结构,更在于走近书家。拿起帖就临,会支离,会盲人摸象,会顾此失彼;熟读而后临,会当凌绝顶,丘壑在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具体要怎么读?临摹的要点是什么呢?河南美术出版社新书《<十七帖>释要与临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编排,以好读、易学、实用为出发点,重点对《十七帖》文本、笔法、结字、章法等进行分析解读,旨在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学习《十七帖》。

《十七帖》是书法史上著名的草书法帖,对后世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但是,由于《十七帖》文本是王羲之即兴书写的信札,加上所处时间久远和地域背景,遣词造句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甚或方言、俚语。同时,帖中二十九通信札连刻,给当代书法学习群体带来释读障碍。《<十七帖>释要与临摹尊重原帖,客观解读,图文并茂,方便对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本解读《十七帖》的书法普及读本。

图书内文

                《十七帖》临摹要点

1.笔法在书法技法中占第一等重要的位置。草书笔法注重起笔和行笔,凸显入笔的自由,笔锋直接入纸,然后根据笔锋入纸的角度调锋。因为直起直落的起笔动作,起笔、调锋、行笔,形成“快”“准”“狠”的起笔与笔势。《十七帖》这种用笔方法,临摹时须认真体会。


学习书法,必须从笔法开始,而学习笔法,就是学习用笔。用笔,又是从每一个细节开始。以《七十帖》的“大”字为例,简单三个笔画,笔锋时时处在转动之中。悟得此种妙处,方知用笔。


用笔之关键,或者说会不会用笔,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性。切笔铺毫逆顶,使毛笔的弹性得到充分发挥。待到锋到,再蓄势完成下一个点画的动作,循环往复,笔笔如此。一定要知道,点画,或者叫线条,是人和笔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借笔力,笔借人工,人笔合力,点画完成。


注意王羲之行笔的运腕方法。如《旃罽胡桃帖》的“之”字,竖向取势,几成直线。上点侧掩,遏腕后转复腕,入笔调腕顿住,得力后逆笔掠出,结笔复遏腕逆势背抛。看似极简单的字却施以复杂的动作,足见王羲之对待每一字、每一笔毫不懈息的态度,更能体会到他时时以腕运笔的方法技巧。


2.临摹时,要认真揣摩分析王羲之的运笔、行笔状态,努力还原其行笔、运笔的动作态势,这是走近王羲之的最捷近路径。分析其点画态势,解构其左旋右转、竖牵横引间指腕的驾驭方法,体悟其优雅、自信、忧伤、快乐的心境,当会引领你进入新的境界。《十七帖》笔意精到,行笔自在优游,点画如流水行云,朴厚精灵之气跃然纸上。


3.临摹时,需注意王羲之结字的变化,他往往多种技法并用,使作品摇曳多姿。或高低错落,或开合有致,或疏或密,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参差错落、开合变化,使得结体灵活多样,生趣盎然。


同时,关注结字细节变化,注意相同字的不同处理方法。《十七帖》重复的字很多,处理方法却各不相同,线条或粗或细,或连或断,结体或开或合,或收或放,形态各异,姿态纷呈。


4.使转,多以画圆为其外在表现形式,即多呈现圆圈的形态。据此,有人以为草书就是画圆圈,所以该转也转,不该转也绕,于是圈圈绕绕,满纸画圆,且千圆一面,以致于恶俗。因此,草书重使转,却忌讳圆圈的滥用,更忌讳圆的雷同。


5.牵丝映带是草书的一个基本特征,但龙飞凤舞的牵丝映带又往往使线条出现浮滑、油滑,一笔带过等轻浮病笔。原因在于点画意识模糊、淡薄。解决的方法则是树立明确的点画意识。王羲之用笔,每一个点画,包括圆转、方折、映带、连断、轻重、提按等诸种对立因素在起笔、运笔、收笔过程中交代得非常清楚。草书点画线条不是一味的拖拉环绕,而是起、承、转、合,笔笔有起结,笔笔有交代。王羲之的技法经验,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草书线条的丰富性,也为我们改掉草书线条浮滑的毛病提供了有效的借鉴。草书跟其他书体一样,每一个点画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切不要以为是以一个字为单元。因此,每一个点画都包含着起、行、收的动作,即笔笔有起结,这也叫断笔,也叫笔笔到位。每一个牵丝后的“结”,都有一个重新的“起”,有起,有落。唯如此,才不至浮滑,不至轻浮。因此,笔笔到位,笔笔断开,笔笔起结,在草书创作中尤为关键,这也是规避草书浮滑轻佻的良方。


“疾”和“涩”在草书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疾涩和快慢有关系,但不仅仅是快慢问题。快慢主要是用笔的速度,面疾涩包含速度,更强调笔势。疾涩要处理好行与留的关系,在行处留,在留处行,且行且留。无论疾涩,皆需逆锋行笔。


6.注意疏密关系调整在章法处理中的作用,领悟王羲之自觉的章法布局意识。以《清宴帖》为例,前两行虽疏密相间,但绵密雷同,略显平淡、拥塞。于是王羲之将第三行“且山川形势乃”几字字距极度拉开,以短线代替长线,与前两行形成对比,疏密关系立即得到改观。但是,凡事皆有度。这种调整于第三行上部三分之二处戛然停步,下半部分“尔何可以”及末行的“不游目”,又恢复圆线连绵,以照应前面两行,使得整幅作品相融相谐。


《十七帖》中各帖在章法上,首字领篇,是作品的“起”,尾字结局,是作品的“结”。第一个字很重要,在架构上起到统领全局气势的作用。而尾字,即作品的最后一个字,或一组字,则是作品的绾结处。所绾结者,精气神。因此,处理好“起”与“结”,便显得尤为重要。“起”与“结”,尾字和首字要求字形大小、笔势欹正,节奏速缓都要相对统一,风格一致,并且互相瞻顾,遥相呼应。“起”与“结”,前呼后应,顾盼传情。“起”要荡得开,“结”要团得住,“起”要新颖,“结”要隽永。


王羲之是主观意境营造的高手,其意境营造重在虚实变化,虚实变化则重在黑白关系的处理。书法有二维空间的属性,黑色线条形成对于“白”的分割,黑是实,白是虚。草书意境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靠“白”的妙用,在于“虚”的营造,即“白”的处理。古人所说“计白当黑”正是这个意思。帖中大字,大开大合,字内留有较大空白,小字精细,而字外留出大片空白。黑与白,疏与密,就在这线条分割中实现


识别二维码立即下单



戳“阅读原文”,立即下单购买

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高清晰书法作品图片欣赏网 (www.yac8.com),资源丰富!需要书法资料请到本站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