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母之于孩子,是坚定的后盾,是疲累后可以回归的港湾。
然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亲生父母却成了压榨、剥削甚至紧紧黏在皮肉上“吸食”血肉的存在。
曾经香港的一代天后,被官方誉为“香港女儿”的梅艳芳,就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在梅艳芳离世21年后,她已满百岁的母亲再次以令人气恼又无奈的方式刷屏,实恨且叹!
再次“破产”的百岁老母
梅艳芳的母亲覃美金,又被宣告破产了。
距离上次被法院判定的破产结束期,才过去8年,谁也想不到,同样的剧情会再次上演。
这次“破产”的原因,依旧是她常年为了争夺女儿生前交付信托基金管理的全部遗产,而不断提起诉讼失败后欠下的巨额的诉讼费。
过完100岁生日的梅妈,自梅艳芳21年前去世后,就一直在为女儿留下巨额遗产“努力”,官司与舆论战不断。
梅艳芳在去世前便立下遗嘱,除了分配给亲朋的部分财物外,特意成立信托基金,将绝大多数遗产以信托模式留给了母亲。
按照她的遗愿,母亲每月可以从信托基金领取7万港币生活费,一直持续到母亲过世后,不管基金剩余多少都将直接捐赠出去。
这样的安排,梅妈与大儿子都不满意,为了争取更多的遗产,母子俩几乎“歪招尽出”。
女儿去世后,梅妈和大儿子就开始公开“哭穷”、表演“悲伤”,每次诉讼失败后便去街头拉横幅。
她的诉讼之路从未停歇,哪怕每次都被判输、欠下巨额诉讼费濒临破产,也锲而不舍。
但梅妈真的缺钱吗?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考虑通货膨胀以及老人年龄增长健康问题,梅妈的生活费已经提高至每月25万港;
这些费用还不包括配备的司机和数名照顾她生活的帮工雇佣费,这些钱都是信托基金额外支付。
而这看似苛刻的安排背后,是梅妈自梅艳芳生前就没有停歇过的“败家”。
据港媒曾的报道,梅妈从年轻时就有赌博习惯,女儿成名后就开始过着奢靡的生活,梅艳芳生前最担心母亲因花钱问题“老无所依”,才在遗嘱中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可惜女儿的用心良苦,梅妈一点都不领情,她始终认为女儿是“被人骗了”才不把钱直接给她,恨毒了负责打理女儿遗产的信托基金。
梅艳芳才去世4天,她就开始打官司,持续时间长达21年,基本都以败诉告终。
不仅额外的遗产没拿到,她还因为败诉需要支付对方的各种诉讼费用。
2012年,梅妈因拖欠230万诉讼费首次被法院宣布破产,只能从梅艳芳的遗产基金里提钱支付这笔费用,她的破产期一直持续到2016年才结束。
打官司拿不到钱,她就换方法申请“额外支取”,比如2009年,她就以生活苦闷要环游世界为由,要求从遗产中额外支取80万港币,但遭到法院拒绝。
到了2019年,梅妈又以摆寿宴和过年发红包为由,再次向法庭申请从遗产中支取相关费用,这次她成功支取了25万港币。
吸血的家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梅艳芳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寒家庭,家中有兄弟姊妹4人,她是最小的女儿。
父亲在她年幼时,就不幸在出海时遇难,留下母亲独自养育4个孩子,家中最困难时,梅妈不是没想过将梅艳芳送给他人抚养,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虽然没被送养,梅艳芳的童年依旧过得十分困苦。
4岁时,小小的梅艳芳就已经遍尝赚钱的艰辛,她和姐姐都有一副好嗓子,穷人家的女孩只能跟着“师傅”学艺。
姐妹俩没日没夜地在三教九流之地“卖艺”,被人欺负羞辱也是常事,好不容易咬牙赚到一点钱,大部分还被所谓的“师傅”占去。
随着年岁渐长,梅艳芳和姐姐的“工作场所”变成了当时的各种歌舞厅,环境更加嘈杂。
因为是“新人”,她和姐姐经常受到领班和客人的欺辱,而到了学校里,她又因为贫困与“不光彩”而被同学远离、孤立,碰上不讲理的甚至会直接霸凌。
成名后多年的某次节目里回忆这段童年经历,她曾笃定地说:如果有机会重新活一次,她绝对不要再经历十几岁前的人生。
后来,梅妈决定自己开一家歌舞厅,把两个女儿全叫了回来“撑场面”,看似全家经济有所改善,实际更大的折磨还在后面。
这期间梅妈再婚了,可惜继父并非好人,动辄便对梅艳芳两姊妹言语暴力,嫌弃她们是“拖油瓶”,这让回家的梅艳芳过得比在外卖艺时更加煎熬。
而且姐妹俩即使是在母亲的歌舞厅唱歌卖艺,赚到的钱却是供养两个哥哥上学、给父母花销。
19岁那一年,梅艳芳得到一个机会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新秀歌唱比赛,并获得当届第一的成绩,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八十年代的香港,正是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都在高速发展,一点运气加上努力与天赋,就连娱乐圈也处处是机会。
对于梅艳芳,机遇碰到了,有老天赏饭吃的歌喉,便成为“出身草根、奋斗不息、收获成功”的香港梦范本,这也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好感。
可惜看似坦荡的前路,却被她珍视并为之付出一切的家人毁了。
成名后,梅艳芳的部分家人视其为摇钱树,特别是梅妈和大哥沉迷赌博,一笔一笔消耗着她赚来的钱;
二哥则生意失败欠下巨债,把债务问题推到妹妹身上,导致追债人直接追到了梅艳芳的演唱会现场。
对于疯狂压榨女儿这件事,梅妈却始终理直气壮,甚至还强词夺理:
“阿梅挣得多,补贴亲人是应该的。她不是一出生就会赚钱,还不是我在支持她。她的一切都是家人的。”
把“吸血”这件事说得如此坦荡没有心理负担,再结合梅艳芳与姐姐童年的各种遭遇,令人只感到心寒。
为了供养妈妈与哥哥们,哪怕后来已经查出癌症的梅艳芳依旧不敢停下脚步好好治疗,因为她担心一旦停工不能赚钱,就不够支付梅妈和哥哥们折腾出的各种经济窟窿。
当时多位圈内明星都蹭公开谴责梅妈母子的行为,可惜眼馋钱财的他们似乎并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亲生母亲与哥哥,生前用债务和奢侈生活让她难堪,死后只关注她留下的遗产。
哪怕原生家庭一直在消耗她,但因为童年的经历,梅艳芳仍旧希望能从家人那里得到渴望已久的爱。
后来她又把希望寄托到爱情中,希望能找到那个可以与自己携手走过一生,建立爱情的。
可惜梅艳芳遇到的男人,不是逃避责任的渣男、就是无法接受“女强男弱”关系的大男子主义。
而且无论年龄身份,只要与她交往的男友,就会被媒体冠上“吃软饭”的名声,导致接连几段感情都以遗憾告终。
梅艳芳曾对着镜头,落寞地感慨:
“这个世界好像欠了我很多,我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要那样,为什么别人有的我都没有。”
来世成为一只小鸟
但梅艳芳之所以能被人念念不忘二十多年,正因为她在历经坎坷后,仍旧以热情和真诚对待世界。
有人曾评价梅艳芳是那个年代难得的“雌雄共体”,性格中既有女性的柔情包容、也有男性的豪爽义气。
她总是乐于助人,无论是在聚会上抢着买单,还是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刘德华曾评价她“宁可人负我,我不能负人”,就连关系很好的张国荣也曾感叹她“坦诚对人,敢作敢为”。
梅艳芳还非常乐于提携后辈,可能是因为自己“淋过雨”,便想为后来人“打伞”,只要是能力范围内的帮助,她从不吝啬。
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谢霆锋、陈小春、陈奕迅等人,都受过她的恩。
她的善良和义气赢得了众人真挚的敬重,弥留之际,无数圈内外朋友来到医院看望,与她告别。
葬礼上,大半个港圈名人都赶来,只为送她最后一程。
然而就是这样的梅艳芳,内心深处却始终隐藏着深深的自卑,这种自卑源于原生家庭的贫瘠与童年的困苦。
哪怕后来早已是歌坛天后、港娱女皇,仍然为自己小时候不能多读几年书、早早出来卖艺养家感到难过。
她曾梦想,如果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一直读书毕业,自己可能成为一名律师或警察,然后嫁人生子、过上平凡的家庭生活。
可惜老天没让她这小小的心愿实现,爱情总是无疾而终,岁月余额也不够充足。
不过还好,即使无法当爱人,那些曾经的恋人仍旧看到梅艳芳的好,在她的追悼会上,昔日男友赵文卓亲至,留下“此生至爱,一路好走”的悼文。
在治疗癌症期间,梅艳芳曾接受电视台的采访。
节目里,她聊到自己当时的梦想——希望能开一个动物园,与动物们共度余生。
在她看来,小动物们真诚有爱心,不会有欺骗和麻烦,只要愿意付出爱,就能得到爱的回报。
她说,来生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小鸟,不被人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往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
*注:文章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在最后·
2003年,病况已至晚期的梅艳芳披上好友为她亲手设计制作的婚纱,在舞台中心献上了自己最后的歌唱。
她说:夕阳和黄昏很美,但也很短暂,我们要珍惜、争取身边想爱的人。
21年时光匆匆,希望已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梅艳芳,能够实现当初的梦想,变成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不再有任何负担,不再承担任何。
只是轻松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正地接纳自己,去爱自己,去爱那些她想要爱的人。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点个在看,在留言区里分享给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