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航天之父1992年的一封信 │ 致敬科学家精神

时事   2024-09-20 10:29   天津  

文│张博颖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看到这一新闻报道时,在与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欣喜、自豪之情的同时,我不禁回想起多年前与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钱学森先生书信交往的点滴,再一次以敬仰的心情感悟崇高的科学家精神。

三十多年前,我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从事技术美学研究。当时天津社会科学院的技术美学研究在吴火、徐恒醇等前辈的带领下,做了不少开拓性的研究以及翻译国外相关成果等工作。1989年,包括徐恒醇和我在内的四人合作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技术美学》一书,成为当时国内该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著作。1992年,恰有朋友有机会见到钱学森先生,于是我就托朋友把这本书捎去,请钱老指正。钱老不仅在自然科学技术如航空航天、控制论、系统论等研究领域蜚声中外,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理论、技术美学等也多有著述,这本书给他主要是想向他汇报我们正在开展的技术美学研究,至于能否收到回复,我并没抱奢望。不久,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钱老收到书后竟然给素未谋面的我写了回信,在信中提了他对技术美学的看法,也指出了本书的不足以及以后研究的建议,还附寄了他1984年发表的文章《关于技术美学和美学的一点认识》,以供我们参考。时任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王辉研究员得知此事后,认为此信应该在《天津日报》发表以飨读者。当得知报社愿意发表后,我将这封来信拟在《天津日报》发表之事,写信向钱老汇报,他很快回信同意发表。于是,就有了我与钱老的几次书信往来。第一封信发表在1992年12月4日的《天津日报》,标题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谈美学的一封信》(下附报影及信件原文)。这封信后来收录进《钱学森书信》《钱学森信札录:集大成,得智慧》等书籍中。

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谈美学的一封信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科学界的泰斗,他对文艺理论和美学的研究也很关注。不久前,钱老曾写信给天津社科院美学所张博颖同志,谈了他对文艺理论、美学、技术美学的一些看法。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张博颖同志:

  9月28日信及尊作《技术美学》已转来,十分感谢!

  文艺界、文艺理论界对什么叫美学是思路不清的,这也是历史原因吧。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体系理论是问题的要害,但此理论尚在讨论中!具体说:我个人以为现在的所谓“文艺理论”常常是讲文艺在社会的作用和社会对文艺的反作用,而这应该称为“文艺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我称为“文艺理论”的是文艺创作活动的自身规律,是我说的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大部门,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等是平起平坐的。文艺创作本身不属科学技术,那是艺术活动。我说的“文艺理论”有它的哲学概括,即“文艺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我才称之为“美学”。这个思想在1984年的一篇文章(附呈)即见其概要。从这个观点,您的《技术美学》是“技术美学”、“技术美术”和社会科学的“技术美术学”的三合一。讲不清呵!

  因为“技术美术”活动常常会联系到许多工程技术问题,不是一位技术美术师单独能解决的。技术美术师要与工程师合作。合作就要求思想语言相通,这一点很重要。将来培养技术美术师可能吸收从工程教育转过来的学生为主。现在北京理工大学就在研究这个问题。

  以上所讲的不知对您有用否?请示。

  此致

  敬礼!

  钱学森

  1992年10月4日

与钱老的书信往来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多年来一直鞭策、激励着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生活。
钱老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等无需我赘言,他对国家、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已经彪炳史册,而他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则是我从几次书信往来中切身感受到的,可以说钱老是从细微点滴处给人以无穷的、言传身教的精神力量。
钱老既是自然科学科技大家,也对哲学社会科学深有研究,他特别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等,其深邃的见解、渊博的学识令人敬仰。作为闻名中外的大科学家,钱老那时已经81岁,完全可以不给我这个30岁的青年研究人员亲笔写信,更不必费心找寻、附寄他8年前发表的文章,他这种关心、奖掖后学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钱老的亲笔信不仅字迹极为工整、隽秀,而且字里行间洋溢着平易近人、仁爱慈祥的文风文气。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封信的附件文章中,有一个错别字他也细心地修改了,有可能这篇文章在寄出之前,他又看了一遍。从这个细节能看出钱老作为大科学家所具备的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作风和人格魅力,确实是异于常人、超乎常人。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他在科技上的重大建树和贡献,无不与这种作风直接相关。
近段时间我又在学习、阅读《集大成 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第二版)》《钱学森论系统科学(讲话篇)》《钱学森画传》等书籍,书中浸透着他极为浓厚的科学家精神,希望通过阅读能够进一步了解钱老的精神世界、科学世界和心路历程;除了科技方面,钱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重视,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关心、提携、培养乃至大学生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等都有强调和叮嘱,他诲人不倦的高风亮节跃然纸上。
当下,国家强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如果没有科学家精神的大力弘扬,我们孜孜以求的原始创新能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以及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等都将受到影响。同时,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这关系我国科技发展的未来和科技实力后劲,是事关我国科技人才战略的大事情。这次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大家通过媒体报道看到参与这一工程的科技人员中有很多年轻面孔,无不为他们点赞,也为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青年才俊、优秀科学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钱学森先生无疑是科学家精神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杰出榜样。虽然钱老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那崇高的科学家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科技强国辛勤付出;钱老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所体现出的强大精神力量也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今天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天津日报
媒体新闻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