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所至还是天赐国运?为何二战以来,只有中国真正完成了伟大的工业化进程?(三)

文摘   2024-11-06 06:29   河北  

放眼全球,即便是靠全球范围内强取豪夺完成工业化积累的西方国家,在工业化期间也纷纷推行了土地改革,比如英国“羊吃人”般的圈地运动,因为工业化不仅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更需要大片的空间用来布置工业。


相比于西方国家,我们无法通过侵略和殖民他国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只能通过农业贡献的内部积累方式。所以,土地改革的意义就更加重大。

可以说,土地改革是落后农业国实现工业化乃至经济“起飞”的必要前提,而中国在建国之初就彻底完成了这一历史性壮举,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由于土地改革折戟沉沙甚至无从推行,自然与工业化失之交臂。


3、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无论怎么盛赞都不为过。

因为1950年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失去了太多利益,尤其是旅大军港,斯大林企图通过鼓动朝鲜发动内战的方式将新中国拖入战争泥潭,并最终夺回失去的权益。

然而,当朝鲜半岛烽烟骤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介入,斯大林反而被美国吓破了胆。


在“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的危急时刻,毛主席力排众议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抉择,随后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并以极其劣势的武器装备将武装到牙齿的十七国“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一路赶回到了三八线。

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不仅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土安全,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化建设赢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更深深震撼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此新中国跻身五大国序列,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不仅如此,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气焰,在远东维护了苏联的地位和颜面,苏联开始投桃报李地加大对新中国的援助。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继任的赫鲁晓夫为争取新中国支持,对新中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经济援助,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个援助项目的先后落地,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苏联的援助不是无偿,但156个项目背后的上百万专利,以及苏联数万专家对新中国技术人员的慷慨培养,至少将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前了十年。

在美苏争霸愈演愈烈,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的历史背景下,十年黄金时间对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意义非凡。


而这,都是抗美援朝战争换来的收益,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享受着那场战争带来的红利。

可以说,没有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抗美援朝决策,没有数十万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我们就没有工业化的客观环境,更没有机会借助苏联的支援一飞冲天。


(未完待续)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