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
自然资源部发布
《2024年海洋生态
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共推广10个典型案例
其中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成功入选
系福建省唯一
通过改造:
形成“堤固岸稳、浪静风息”的生态减灾新堡垒。有效治理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灾害,打造成集潮沟、低潮高地、红树林、光滩等为一体的滨海湿地,由海向陆形成“滨海湿地—生态海堤—防护林”为一体的生态缓冲带格局,系统增强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成功抵御2023年7月在晋登陆的超强台风“杜苏芮”。互花米草治理模式在第一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会上推广,并写入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技术手册和指南。
呈现“植被繁茂、鱼鸟翔集”的滨海城市新画卷。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恢复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后新种植红树林平均盖度超70%,红树林群落长势良好,平均成活率达82%。潮间带总生物量为修复前的2.4倍,鸟类数量为修复前的2.3倍,鸟类多样性指数由1.6提高到2.1。修复后监测到鸟类达203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32种,被誉为“鸟类活化石”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鹤亚成鸟首次到访修复区,修复区域已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和珍稀濒危鸟类“加油站”。
推动“文旅融合、人海和谐”可持续发展新生活。修复后,泉州湾已成为晋江生态地标,修复后到此休闲旅游、观鸟、研学人数总量为修复前的20倍,共举办18场亲子活动、9次研学科普,42次考察调研团队来此参观学习。获央视新闻、央广网在内的多家央属、省属新闻媒体宣传推广。通过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晋江流域入海口生态获得全面提升,获评第十一届母亲河奖等多个奖项。
构建“多方参与、产业兴旺”的海洋经济新格局。修复形成的湿地景观,提升区域海水、空气质量,推进特色鸟类研学科普与观鸟休闲产业市场化,有效发挥红树林碳汇效应,有利于未来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同时联动旅游、海洋碳汇、海洋科学教育与科普等产业,促进生态产业发展。设立生态保护基金,引进社会资金参与项目生态管护,开创了全国首单湿地生态保险,实现生态金融创新应用。
了解更多政府资讯
参与福利活动
“泉州政务”期待您的关注!
👇👇👇
点亮和 转发文章推荐给更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