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与“其它”,“做”与“作”,到底怎么用?最容易混淆!

教育   2025-01-26 11:46   安徽  

请老师和家长保存好下面资料↓


写作中最怕的就是写错字、用错词。有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音似或形似的字词,这些字词有的意义相近,有的意义迥异,若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表情达意或产生谬误。

一篇好文章在用字和用词上都很讲究,所以,写作时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字词更需要格外留心。

下面小编总结了一些易混淆的典型字词,供大家先收藏学习。

写作中常见的易混淆的单字





有的字音似或形似,在用法上要严格区分,避免误用。
如:“做”与“作”、“即”与“既”、“连”与“联”、“俩”与“两”、“辨”与“辩”、“和”与“与”,等等。
一、“做”与“作”
在文章中,如果后面接名词,则用“做”;如果后面接动词,则用“作”。
“做”侧重于具体事物,“作”侧重于抽象事物。
另外,“做工作”这一搭配,“工作”无论是动词还是名词,均用“做”。
例如:作贡献、作表率、作斗争、作为;做生意、做买卖、做饭
二、“即”与“既”
这两字容易混用,要细加区别。
“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发”;“即使”的“即”有假设的意思。
“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如“既成事实”“既然如此”“既往不咎”和“既得利益”。
“既”也是连接词,如“既聪明又用功”。
三、“记”与“纪”
“记”与“纪”,有时是同义词,而用时要注意其区别。“记”多义,抄写下来用“记录”“记载”。留存在心中用“记忆”。也有“标志”“符号”之意,如“标记”。
“纪”也有记下来的意思,如“纪实”就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纪行”一般不写作“记行”。
请记住,在“纪念”“纪元”“纪律”和“创纪录”“纪录片”等词中,不要用“记”。
四、“连”与“联”
“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连日、连续、连接、牵连的“连”不能写作“联”。
联合、联邦、联欢、对联、三联单的“联”不能写作“连”。
五、“俩”与“两”
“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或其他量词。
例如:我们俩、我们两个
六、“辨”与“辩”
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意为辩解、辩论。例如:辩驳、辩护、争辩、辩白。
“辨”一般是指经过分析、区别的进行判断。例如:辨别、辨析、辨认。
七、“和”与“与”
“和”跟“与”都是做连词比较多,做介词比较少。做连词时都表示平等联合,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两者的色彩有所不同。
“与”的书面语色彩比较明显,因此多用于书面语中,口语中用得比较少。
“和”则在口语跟书面语中都可使用。另外,在公文标题中,一般使用“与”。
八、“的”“地”“得”
在书面上,“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则是补语的标志。
例如:(1)这是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2)小李顺利地完成了调研工作。
(3)小王的这篇演讲稿文采斐然,写得非常好。
区分的时候,只要记住,一般“地”的后面跟的都是动词,而“的”的后面一般接名词,“得”后面一般接副词(表示程度的)。

写作中常见的易混淆的词





平时写作中一定要注意那些音似或形似的词,有些词可以通用,有些词的意义截然不同。
写作中遇到这些词,请一定要留意,例如:“树立”与“竖立”、“其他”与“其它”、“截止”与“截至”、“考查”和“考察”、“治服”与“制服”、“权利”和“权力”、“年轻”与“青年”、“申明”与“声明”、交代”与“交待”,等等。
九、“树立”与“竖立”
“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例如,树立榜样。
“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例如,竖立纪念碑。
十、“其他”与“其它”
其他:此外、另外的、额外的;
其它:也做“另外的”等意思,但一般指“事情”;
在书面写作中,一般要求统一使用“其他”。(如果分不太清楚,那么全用“其他” 一般就不会用错啦)
十一、“截止”与“截至”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进行,一般用于时间之后。“截止”含有“停止”的意思,“截止”后不能带时间宾语,不能说“截止昨天”或者“截止某月某日”
例如:5月15日截止;报名截止日期为5月15日。
截至:停止于某期限,但是并未结束,后面仍继续。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后面还可根据统计的需要再延长时间。“截至”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
另外,“截止到”相当于“截至”。
例如:截至昨天、截至5月15日、截止到5月15日。
十二、“考查”和“考察”
考查:有标准的考校查验。例如,考查成绩。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例如,考察调研。
十三、“治服”与“制服”
治服:治理、整治使之服从。
例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横下一条心,带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终使黄沙变绿洲。
制服:强力压服。例如:警察和群众一起制服了匪徒。
十四、“权利”和“权力”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例如:公民的基本权利。
权力: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的力量。例如:行使权力。
十五、“申明”和“声明”
申明:郑重地告知或者说明。如,申明原因。
声明:公开表态或说明;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
十六、“交代”与“交待”
在一般文章中,二者可通用。但在公文中,如果表达交接工作、嘱咐、说明等,建议用“交代”。正式的公文写作中,一般不用“交待”。
例如:张某如实交代了违纪事实。
十七、“含义”与“涵义”
含义:所包含的意义;暗示,示意;涵义。
涵义:所包含的意义。
含义与涵义属于异形词(意思、读音相同,但写法不同)。但就通用的用法而言,一般是“含义”。这两词在使用中可以互换。

在正式的书面写作中,用字用词切记不要想当然、望文生义,一定要先了解字词的正确含义,然后规范使用。


『 中小学通用 』• 课外知识积累
硬笔书法
阅读训练
看图写话
单元作文奥数视频
必背古诗
第一堂课
上册试卷下册试卷
文言文
小古文
读史记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拼音书写
传统文化
在线听书
勤学故事
论语全集
古诗视频
中医故事科普动画
美德故事
孟子全集民间故事
三十六计
神话故事
科学动画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增广贤文
写作方法
寓言故事
文化常识基础知识
标点使用
五子棋入门情商故事
上下五千年
唐宋词飞花令
三字经
二十四孝跳绳锻炼
校园礼仪
亲子运动汉语基础
安全教育
围棋入门世界童话
数独游戏
益智故事学生守则
伊索寓言
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
神奇的汉字
格林童话手工制作
文化名人
象棋入门猜谜语
美德格言
孔子全集孟姜女
魔术教学
古典童话愚公移山
学游泳
数学真好玩动脑筋爷爷
英雄出少年
英文科普学雷锋故事
作文基础
科学实验传统节日阅读技巧
作文指导小学学奥数
四大名著

中小学微课资料
关于中小学的各种微课视频讲解辅导资料及习题免费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