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硬核”见长的无锡高新区,近日却频频以他的“柔情”一面受到高度关注。先是歌曲《盛世莲花》成功入选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名单,后有电影《泰伯》正式获得国家电影局电影公映许可证,再是泰伯庙会“打包”入列世界非遗……文化艺术领域频频繁花绽放,映照出区域的深厚文化底蕴。
说起无锡高新区,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一连串的数字:2023年,无锡高新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2515.6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58万元,保持江苏省县市区第一。在这里,成团的专精特新企业、特色的产业园区筑成别具一格的风景,成为无锡高新区叫响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底气。
如果说,我们习惯了无锡高新区是一个“钢铁大侠”的叙事,以强劲的产业实力支撑起硬核骨骼,那么这一次,触动我们的可能不再是竞相攀高的数字,而是一些在这里沉淀了岁月后被烙上了人文印记的细节:
是梅里古镇里牵引出三千多年历史的一簇梅花、是一把从寂寂无名走向了世界的二胡;是长出了一颗跃动鲜活心脏的历史斑驳的不锈钢厂、是一个尚在蓝图中的数字文娱项目新标杆;是交响乐团解锁城市灵魂的音乐奇遇、是伯渎河畔文体场馆里爆发出的欢呼与呐喊……
相较于产业的高峰,这样的细节显得那么轻巧,可当一个又一个如此轻巧的细节展露出背后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关联,三千多年厚重历史与三十多年的新城建设历程开始碰撞出意外的化学反应。
一曲吴歌酒半酣,声声字字是江南。
一部电影《泰伯》,拿起如椽之笔,饱蘸千年之墨,绵延出这座城区令人惊叹的三千多年历史,和吴文化先河的开创——
就在日前,由梅村街道投资的电影《泰伯》正式获得国家电影局电影公映许可证,计划于2025年初正式在国内外公映。电影通过创新手段将泰伯奔吴开发江南的历史故事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娓娓道来,深度探寻了吴地文明的起源,彰显了其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相传,泰伯初到梅里只见一片荒蛮,他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人,带领人们兴修水利,开挖了江南最早的人工运河伯渎河,江南文化由此兴盛。
在广袤的江南大地上,古镇尤其多,敢赤底金字将“江南第一古镇”公示于人的,却唯有那一个鼎鼎大名的梅里古镇。
如今,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新风尚在这里碰撞出新的人文经济:
沿着伯渎河畔走,不久就能看到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的泰伯庙,千百年来,这里的泰伯庙会盛况延绵。随着国学堂、大夏堂、隔凡楼等文化空间的拓展,看展、听课者络绎不绝。今年大年初九,作为吴文化发展大会系列活动的重头活动,“泰伯庙会”强势回归,吸引了无锡及周边地区的10万余名市民游客一起“轧闹猛”、品年味。近日,无锡泰伯庙会以其鲜明地方特色和承载文化内涵随春节“打包”入列世界非遗,将极大提升泰伯庙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再看梅里古镇,依然人气鼎盛,年均客流量达2200万人次,年均销售额达3.5亿元。“水上飞人”“非遗打铁花”“无锡首秀独竹漂”等精彩活动不断激活流量密码,今年春节年初一至初八接待游客144万人次,年初九泰伯庙会接待游客37万人次,国庆接待游客近82万人次。
不远处的二胡广场吴歌台上,也是从历史中传承而来的曲韵婉转。
而一个叫“二饼胡拉”的抖音账号又将二胡从梅村推上了网络舞台。据悉,古月琴坊试音师马云飞在抖音注册的“二饼胡拉”账号已飙升至400多万粉丝。“二饼胡拉”的直播间里时常充满欢声笑语,会流行、摇滚、电音,也会“唱歌”“说话”,还要不时带着大家一起“快乐摇摆”,这样的二胡演奏,有“亿点点上头”。通过抖音直播和短视频,马云飞让梅村二胡文化火速“出圈”,获得更多流量密码,进一步验证了民乐传承的更多可能性。
高光时刻的背后,是一个产业的厚积薄发。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梅村兴办民族乐器厂,在万其兴、陆林生等二胡制作大师的带领下,梅村涌现出一批二胡制作工匠。经过时间的洗礼,梅村二胡已经在全国二胡制作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梅村有20家二胡生产企业,已形成集制作、展示、销售、培训、演绎、旅游于一体的二胡产业链,年产值近5千万元。
如今,每年有近5万把各类二胡从这里走向世界,约占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一。
把生生不息的江南文脉守护好、传承好之余,无锡高新区正在进一步激发出其背后的文化产业价值,进一步扩大无锡乃至长三角区域文化影响力。
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日常生活、让产业发展带上人文特色,是一项长期且有着深远意义的课题。以文化态度盘活工业遗产,无锡高新区做了一个创意尝试——
时至今日,1969创意工场蹿红了各大社交平台,如今出租率近90%,共有企业、商家、各类工作室300余家。
产业的印记不该被遗忘,反之,它成为一股内化的力量,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断前行,永葆创新之意。
在另一边,一张酝酿中的蓝图同样闪烁着产业基因的光芒。
在无锡高新区,鸿山旅游度假区“康养岛”地块正在酝酿着一个国内顶级“数字文娱”产业项目新标杆——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
在无锡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的宏观战略下,该项目以文化数字科创产业为核心,通过搭建“IP内容创意+数字文娱技术+沉浸式体验”产业联动平台,积极助推数字科创产业与城市生态、文化体验、生活方式等实践场景的融合发展。该项目一期工程2022年开工,整体一二期全部项目预计于2027年上半年试运营。
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让无锡高新区的人文经济散发出不同的气质,指向的是这座城区跃动的数字基因。近年来,无锡高新区高质量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开展提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能级、全面激发数字生态引擎动力等六大行动。2023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总量位列无锡市第一,成功获评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蝉联江苏省县(市、区)第一,成绩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放眼全国人文经济的大版图中,数字文化产业的潜力也尚未充分挖掘,作为数字经济强区,无锡高新区率先摸索探路的这一尝试,即在文化数字化中寻找新机遇,在文旅融合中找到新路径,把“好风景”讲出“好故事”,把“好故事”做成“好产品”,收获更长久的生命力……
其实,利用数字文化改变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述方法,无锡高新区早有成功的案例:钱穆故居活化利用,便是充分运用前沿美学、高端科技、先进运营的理念和手段,让名人故居活起来,成为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的一大标杆。而从点向面的迁移,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的意义显得非比寻常。
在人均GDP的维度上,无锡高新区早已走在同类城区前列,如何推动更高质量发展?这个城区给出的答案是:
“产、城、人、文”深度融合。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全面部署“1+3+10+N”文体设施布局,先后落地了包括无锡交响音乐厅在内的一批重量级、地标性文化项目。无锡太湖湾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暨无锡交响音乐厅,是无锡市“十四五”期间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让锡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艺术盛宴。由无锡市和无锡高新区共建的无锡交响乐团于去年6月成立,2024年元旦无锡交响乐团的“首秀”便创下了“开票1小时各档次所有演出票全部售罄”的超高话题热度,成为了无锡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照见长安万户的明月,曾在李白思乡的床前。今夜,洒落在东望洋山上层层的台阶,斑驳的从前,翻开了岁月……”
近日,由无锡交响乐团与澳门文化推广协会联袂出品的歌曲《盛世莲花》成功入选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名单,成为歌曲类名单中江苏唯一入选作品。艺术上的时空对话,传统与当代的融合,让背后的创作者无锡交响乐团惊艳四座。无锡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作曲家李劭晟说,“照见长安万户的明月,这不是长安城的语言,而是非常无锡的、非常水乡的江南文化,吴文化深深地镌刻在我的作品里。”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相交相融,正是无锡高新区推进文化弘扬和创新融通共生的生动实践。
在这里,有“无锡杯”足球联赛、“无锡杯”三人篮球联赛等大型赛事,以及皮划艇桨板赛、电子竞技大赛、footbike滑板自行车赛等“乐动高新”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的摇旗呐喊;在这里,有入选了“魅力江苏 最美体育”江苏省最美跑步线路的大溪港湖湾亲水环线,其所在的大溪港湿地公园囊括了13公里浪漫樱花骑行环线,5公里微马环线、亲子骑行环线,3公里健身环线,给无数健身爱好者带来一片释放天地。
在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人们不仅得以饱览脉语桥、鸿昇阁、举案齐眉雕塑等丰富的人文景观,还被公园新开发出的功能激发出无限兴趣:作为无锡首个“湿地学校”、无锡市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湿地,公园内开设了大气监测站、科普教育馆、观鸟台、梁鸿水闸、荷欢池等,还有全新打造的梁鸿暮野星舍房车露营地丰富了游玩体验……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在工业、产业的强劲之外,再看这座城区,印象已是截然不同。
过去,一条穿城而过的伯渎河,其水利工程对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吴地的逐渐强大起到了关键作用。千年之后,伯渎河依然延绵,它延展出来的文化以人文经济学的另一种面貌为这座城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新气象。发达的水运体系,温润的水乡韵味,沿之铺展开的是一幕幕“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动人画卷。它早已不是只具备工业实力、产业实力的“钢铁大侠”,它的柔情早已融进骨血,成为最坚韧的支撑、最绵韧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