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伏羲庙视察回访记

民生   2024-09-19 08:39   甘肃  

总书记的足迹:伏羲庙的历史回响与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伏羲庙视察回访记

     唐槐傲立、古柏参天,根深叶茂的古树名木与全国保存最为完整、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的建筑群便构成了这一方宁静古朴的天地。


中秋前夕,如往常一样,伏羲庙正迎接着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的客人。9月10日,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华夏第一庙”,他在这儿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殷殷嘱托。


“伏羲庙中轴线上保留有牌坊、宫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等明代建筑,四进六院,层层递进,整体院落呈现出宫廷建筑的形制,现存最早的建筑先天殿距今已有540年的历史,庙区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1986年,天水市博物馆迁入伏羲庙,形成‘馆庙合一’的管理模式……”天水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复兴对伏羲庙内的一切早已烂熟于心,但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宏阔幽深的伏羲庙,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作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水伏羲庙的讲解员,刘复兴引导着总书记参观了伏羲庙内的每一处建筑,从古树,到古建,到古碑,再到匾额、楹联,可以说伏羲庙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它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寓意,也彰显着伏羲始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边走边看间,总书记总会问到许多他关心关注的问题,“总书记看得非常仔细,听得非常认真。”刘复兴说,这让他记忆深刻。
实际上,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天水伏羲庙视察,对于伏羲庙所有工作人员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大事。诚如天水市博物馆馆长刘玉璞所说,总书记到伏羲庙视察,在伏羲庙发展历史及伏羲文化研究史上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这给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总书记的指示,也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巨大希望,全馆上下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殷切嘱托,将下一步的工作做实、做好。”
伏羲庙年轻的讲解员郭雪雅,在提及总书记的此次伏羲庙之行时,亦是心潮澎湃。“这对我今后的工作,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激励,我会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讲解服务质量,努力讲好伏羲故事,为传承创新伏羲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的20多分钟,刘复兴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内树木、建筑等文化遗存的高度重视。
虽历经500余年历史,但伏羲庙依然保持着年轻的模样——院内建筑,无论何年何月建造,都因得到妥帖细致的呵护,无一不展现着昔日的光彩;栽于唐代,已1300岁高龄的国槐,虽屡经兵燹天灾,至今依旧昂然挺拔……
作为专门祭祀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明清宗庙建筑群,伏羲庙历经500多年历史,仍能光彩如昨,这与历代对它的保护、修缮是分不开的。
“今年8月,伏羲庙完成了最近的一次修缮,不仅对中轴线上的5座古建筑进行了维修,更换了破损的部分瓦件、脊件,还按照传统方式重做了檐部地仗、油饰。”刘玉璞在受访时说,细数历史,天水伏羲庙从明代至今总共进行过12次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86年起至今,共进行过3次保护修缮工程,基本恢复了历史上记载的格局。”
仔细梳理伏羲庙的修缮保护史,不得不提的是于2004年启动的伏羲庙历史上规模最大、修缮内容最彻底的保护修缮工程。资料显示,经过12年的修建,伏羲庙维修文物建筑和复建建筑8161平方米,铺设庙区游览道路和地面5000平方米,种植各种名贵花木2000多株,新改建星级厕所3处,彻底改造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使伏羲庙占地面积由原来的6600平方米扩大到35000平方米。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对伏羲庙内的古建保护修缮给予肯定后,曾协助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完成修缮保护工作的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刘继萍颇为振奋。“总书记的肯定,对我们基层文物工作者而言,不仅是激励和鼓舞,更是一种鞭策,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责任的重大,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保护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全身心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和文物焕发生机。”
谈及伏羲庙的修缮保护,刘玉璞说,每一次修缮都是对伏羲庙古建筑“生命”的一次延续,为让更多人透过伏羲庙了解到伏羲文化的厚重,伏羲庙将依托数字化保护项目,把关于伏羲庙古建筑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保留下来,为下一步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刘玉璞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千百年来,人们尊称伏羲为中华人文始祖。
作为中华民族心智的先启者,更作为人类从原始状态步入文明时代的探路人,伏羲造书契、结网罟、制嫁娶、定历法,一画开天,始创八卦,将中华民族由混沌带向光明,肇启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因此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眼里,天水伏羲庙不仅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更是研究、展示、传承伏羲文化的中心,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每一位中华儿女一生必须得来一次伏羲庙。”因着“情系丝路 相约陇原——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走进伏羲庙的台湾南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江美英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方言,但当我们回望整个中华文化时,我们的源和我们的根其实都是在一起的。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做好伏羲文化传承工作。
在太极殿详细了解了伏羲的功绩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书记的嘱托,对伏羲庙未来的发展规划,可谓一剂强心剂。“我们一定把总书记的指示落实好,并将成果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实际指导。”刘玉璞告诉记者,“下一步,伏羲庙将利用伏羲文化论坛,邀请国内著名伏羲文化研究学者围绕伏羲文化传承相关主题,共同进行考证、研究和阐释性工作;另外,我们也将利用公祭伏羲大典,与港澳台加强沟通和交流工作,并邀请港澳台相关学者进行主题性研究。”除此之外,刘玉璞还建议,在天水首推创建伏羲学学科体系,用学科体系来规范学术研究方向……

离开伏羲庙时,记者耳边回响着总书记的嘱托、憧憬着伏羲庙未来的发展图景,而伏羲庙,这座沉默的文化遗产,则像一位见证了岁月变迁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记录着每一位伏羲庙文博人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座厚重的精神家园所作的所有努力……(新天水记者徐媛 马凯)

来源:新天水

编审 / 肖勇   责任编辑 / 张娟   编辑 / 冯进毅

天水人都在看


▶️超1.6亿元!天水“以旧换新”点燃消费新活力


▶️降雨+降温!天水接下来的天气→


▶️文旅天水 | 秋高气爽  邂逅最美天水


天水融媒
【天水市融媒体中心公众号】天水权威主流新媒体平台,每天为您及时发布新闻资讯、政务服务、民生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