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先行,科技“突围”工程“跑起来”
“科技‘突围’工程要跳出老套路,舍得下血本,大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尽快在一两个点上取得突破,做到‘起跑就领先’”。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通辽市科技“突围”工程跑步前进,率先印发了《通辽市科技“突围”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建立科技“突围”工程联系制度的通知》等文件,认真分析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精准梳理自治区“五大领域”“八个方向”与通辽市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坚持长远发展与迫切需要相结合,明确了五个方面15项具体任务,解决了在哪突围、谁来突围、如何突围的问题。
经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通辽市科技“突围”工程从“沙区耕地增粮保育、园区绿电多元协同、肉牛新品种培育认定、蒙药新剂型研发创新”4个方面确定了首批“突围”点位。其中,“沙化耕地增粮保育”点位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统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支持沙地玉米高产技术创新、优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推进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构建起了独具通辽特色的科技“突围”模式。
项目带动,围绕“突围”点位定点突破
“沙坨地曾被认为是农业生产禁区,玉米亩产水平一直徘徊在500公斤以下。如今实现了亩均增产500公斤,创历史新高,这是通辽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副书记李健民说。脚下这片土地以往是连绵起伏的沙包,狂风肆虐时不见天日。多年来,通辽市持续防风治沙,推广良种良法,但因自然条件恶劣,沙区耕地粮食单产虽有提升却仍处于低位。
2024年,围绕“沙区耕地增粮保育”科技“突围”点位,通辽市科技局率先启动实施科技“突围”项目——“玉米生物育种及高产耕作技术集成与示范”,支持经费600万元。项目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围绕沙区耕地保育和玉米节水增粮,集成创新沙区耕地保育与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出新的增粮途径,并将显著改善沙区耕地质量。
项目启动实施以来,通过严格落实“增密、降高、系统化调、肥水调控”关键技术措施,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有效克服了干旱、风沙大、土壤贫瘠等不利影响,形成了通辽沙地玉米良种良法相配套的高产种植技术新模式,实现粮食大幅度增产。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通辽市科技“突围”工程特聘专家李少昆表示,“沙地玉米实现亩均增产500公斤,为我国在沙化土地上种植高产玉米、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模式。”
人才引领,找准“突围”团队聚势赋能
科技“突围”的背后,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强力驱动。通辽市引进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少昆研究员团队,创建通辽市玉米高产研究中心,特聘李少昆研究员为科技顾问,围绕玉米密植高产、沙化耕地增粮保育技术开展深度合作,为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为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条件,李少昆研究员带领其团队常年在通辽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达30余人,其中博士4人,具有正高级以上职称2人,硕博士研究生26人。李少昆团队每年开展各项科研测试和田间课堂指导工作超过280天,年均培训、培养本土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近100名,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3000余人。团队围绕玉米密植高产、风沙区耕地保育、粮食产能提升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总结出玉米密植高产关键技术模式,实现沙区耕地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有效提升,为通辽市沙区耕地玉米增产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来源:通辽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