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乌鸦。合:聚合。乌合:像乌鸦似的临时聚合。
出自《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后汉书》里有:“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全句的意思是比喻临时杂凑起来,缺乏组织纪律的一伙人。这句成语是贬义词。多用在军事方面,常常用来比喻啸聚山林,五人一伙,十人一群掠夺财物占山为王的土匪。这些人没有组织纪律性,打家劫舍,占山为王。乌合之众成了这群人的代名词。
一支乌合之众的队伍是被人看不起的。对这些人,大家唯恐躲避而不及。大家一听到乌合之众,就下意识感到,绝不是什么好鸟。
但最近我却读到了另外的《乌合之众》。这是一本书。法国一个叫古斯塔夫 勒庞人写的。勒庞是位世界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是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写过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其中这本《乌合之众》最为著名,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国际学术间,有着广泛的影响,是影响世界百年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乌合之众,同名同姓,一字不差。一是中国的成语,一是国外大众心理学专著。表面看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解决研究群体事件中人群的。
把中国成语和外国专著放在一起,却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前者是专指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的称呼,而后者是专门研究群体心理学学术著作。
同样都是面对社会群体,我们对此是简单的采取打压方式进行情绪化的污名处理,而法国人则是把此作为一门学问研究,当作一个社会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彻底解决。两者比教,不难看出前者是采取情绪化处理,把这些刁民,一棍子打死态度,扬汤止沸。而后者则是从理论到实践,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做个彻底的处理,并且形成理论,以资为戒,永续安宁。
那个最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不言而语。国人的这种浅尝辄止的懒政,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因小失大,使我们失去了好多发展机会,泯灭了多少聪明智慧。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话: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来打敌人,扩展地盘,掠夺资源,扩大殖民地,疯狂掠夺积累财富,而我们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看一年一度夜空礼花表演。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外国人用来航海,把自己的船开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抢夺资源,而我们却用来测风水,选坟地,为不能复生的父母寻找风水宝地。鸦片,中国人用来当饭吃,吃得多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连当兵打战都没人参军入伍,而外国人用鸦片来制药医病。
难道说我们不聪明?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我们的四大发明比外国人早了几百年。难道说我们不勤劳?中国人一向以自强不息,积极向上作风著称于世。但面对同样的事物,中国人与外国人为什么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用途?
依我看,这是国式衰微,在过去封建体制下,国人缺乏战略眼光,只是盯着自己鼻子尖下的那一亩三分地,只关注油、盐、酱、醋、茶和米面,缺乏宏观的科学思想。
什么是宏观科学思想?一句话就是缺少科学思维。
思维,是人类最本质的资源,又是足以影响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因素,左右人的思想行为。思维不同看问题角度就不一样,所采取的行动方案也就有所不同,面对的问题和机遇不同,因此在收获上就会产生天壤之别。
我们不是没有群体事件,从古到今,大大小小农民起义,大大小小的土匪骚扰,大大小小的社会动乱,我们总是采取高压政策打压。结果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就是留下大大小小副作用,成了永远擦不净的屁股。
试想,如果我们能像法国人古斯塔夫勒庞那样,深入研究,研究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找出规律,制定出措施,从根子上用事半功倍办法,那会给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稳定带来多大作用和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