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白马略懂一些,但是作为严肃类财经自媒体,基本不对大盘做预测。为什么?市场涨跌神仙都预测不了,谁都有蒙对或说错的时候,蒙对了不要紧,说错了人家听了你的话赔了钱,你把钱还给人家吗?
这一轮A股上涨从9月24日开始。假定我们现在正处于牛市之中,那么可以说本轮牛市的起点就是9月24日。
牛市的导火索是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一行一会一局领导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一口气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挑点跟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说:
1、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并在年底前视情况再次下调。
2、降息。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个bp至1.5%。
3、央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包括允许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从央行获取流动性支持股市,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
4、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增持股票。央行行长潘功胜原话:“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都是可以的。”
5、潘行长还提到正在研究股市平准基金。
这一套政策大礼包下来,降息降准都不算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央行两项创新的政策工具,一是“互换便利”,就是机构可以抵押证券资产贷款再投资,首期5000亿元;二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低息贷款用于回购自家股票,首期3000亿元,后面还可以搞两三期。
算下来,如果这些工具用满,直接带来增量资金8000亿,算上潘行长讲的后面两个3000亿,潜在增量资金1.4万亿。
股市短期是资金的游戏,1.4万亿资金进来,能不涨吗?
股市也是预期的游戏,眼看着有人过来撑场子,还等什么呢?拿到筹码再说。所以,不需要这些资金真的入市,A股先涨为敬。
涨了几天,老股民们话就多起来了,新股民们跑步开户去了。各路神仙也都出来指点江山了,他们要是有稳赚不赔的本事,何必到处说呢?自己闷声发大财不就行了?
所以,炒股这个事情还是得独立思考、独立决策。
白马一直强调,股票有两种钱可以赚,一种是博弈的钱,一种是公司成长的钱。
股民们喜欢讲“割韭菜”,就拿韭菜举例子。博弈的钱,好比农贸市场的韭菜今天的买入价是2块钱一斤,你预测明天能涨到3块钱一斤,你买了一批打算明天转手卖给别人。
公司成长的钱,好比你觉得有个农场的韭菜挺有市场,于是你买了一块韭菜田,每年都有韭菜上市,这些韭菜卖出去换了钱给你分红,或者随着农场规模扩大、效率提升、市场份额提升,韭菜田越来越赚钱,价值也就越来越大。
你觉得哪种钱好赚。股市里从来不缺神话,有人说我就想一夜暴富,买一批韭菜今天2块钱买、明天3块钱卖,这样赚钱多快呀!
问题是,明天韭菜价格跌了呢?你想做镰刀,割别人的韭菜,你怎么保证你就比别人聪明?怎么判断韭菜的价值呢?
如果你买的是一块韭菜田,那就好办了。一年产多少斤韭菜、往年韭菜的平均价格是多少,估算一下,这块韭菜田的赚钱能力就出来了。你只需要在韭菜田便宜的时候买进去,等着韭菜田赚钱就行了。
不得不承认,股票是个不错的资产,总体收益率高、流动性好,但并非没有门槛、是个人就能来捡钱的。
基础知识还是要有的,如果连基本的金融逻辑都不知道,财务数据也看不懂,那还是远离股市吧。
这两天跑来问我买股票的,我一律劝他慎重。真要劝,1月份暴跌的时候为什么不劝呢?1月份白马还真加仓了。到了9月份暴涨后才劝人买,这是真懂还是假懂啊?
当然,白马是看好A股长期发展的,即便暴涨后的今天也仍然有大把低估的好公司,但这和短期交易无关。
哪个好人劝你买股票啊?
如果真的对股票感兴趣,可以先开个户,有备无患嘛。
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