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之死

学术   2024-09-10 19:35   河北  

数字、资本统治的时代,

人人都是艺术家,也就没有人是真正的艺术家。

《艺术家之死:自媒体时代创意人士的生存处境与未来》

作者:[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

译者:陈嘉艺

书号:ISBN 978-7-5217-4967-0

定价:88元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艺术家如何在数字时代谋生?你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种来自硅谷:当下是做艺术家最好的时代,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你就有了一间录音室。有一部iPhone,你就有了一台摄影机。创作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互联网发行作品也是免费的。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只要发挥创意、发布作品,你就有可能成功。

一种来自艺术家自己:的确,你可以发布你的作品,但谁会为它买单呢?音乐、写作、视频、图片都是免费的。数字内容早已被变成免费的晚餐。

如果艺术家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匠人,在19世纪还在流浪,在20世纪趋于职业化,那么在21世纪,艺术家则受到了经济环境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先有了快餐,然后有了快时尚,现在又有了快艺术:快音乐、快写作、快视频、摄影、设计、插画等廉价创作。这些被快速消费的艺术品,让我们随心所欲,狼吞虎咽……

然而,在这个被数字、资本统治的时代,又仅仅是艺术家才如此吗?我们每个人恐怕也将或正在面对这样的现实。

【作者简介】

[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美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最佳评论奖”得主,曾任耶鲁大学英语系教授。他的作品常年发表于《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哈泼斯杂志》《国家》《新共和》等媒体。著作《优秀的绵羊》和《简•奥斯汀的一堂课》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译者介绍

陈嘉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候选人。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编辑推荐】

视觉艺术家、设计师、画家、雕塑家、插画师、卡通画家、作家、小说家、旅行作家、剧作家、演员、导演、摄影师、影视制作人、混合媒体艺术家、舞者、音乐人、吉他手、作曲人、唱作歌手、摇滚乐手、时尚杂志记者、编辑、艺术院校师生……

★数字、资本统治的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也就没有人是真正的艺术家

★一部反映当下创意人士生存状态与时代变革的作品,

★一部透过创意群体,揭示数字时代下,你我即将或正在面对的现实。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问题

1.绪言

2.艺术与金钱

3.最好的时代(科技乌托邦的故事)

第二部分 大局

4.新环境

5.自己动手 

6.空间与时间

7.生涯周期

第三部分 艺术与艺术家

8.音乐 

  六位音乐人

9.写作 

  六位作家

10.视觉艺术

六位视觉艺术家

11.电影与电视

七位电影及电视创作人

第四部分 艺术将成为什么?

12.艺术的历史

13.第四范式

第五部分 该怎么做?

14.艺术院校

15.盗版、版权与科技的祸患

16.别悼念了, 团结起来

注释 

书目

致谢

索引

说明:

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官方发货

下单时备注发票信息,可开电子发票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书


如何成为艺术家?

什么样的人愿意投身艺术,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对艺术家的种种看法可能都相当不准确。我们认为艺术家性格乖张、懒惰、爱幻想又笨拙,他们心思细腻而脆弱。视觉艺术家莎伦·洛登表示:“我不染发,我说的句子都很完整,我也不懒,大家为此总是很惊讶。”(我采访洛登时,他已经53岁了。他告诉我自己的父母还是接受不了他是艺术家的事实。)人们因为觉得艺术家是在逃避成年人的责任,而对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感到不满。他们有谁不像我们那样,也要经受各种痛苦?与此同时,艺术家的人生常常被美化、被浪漫化,他们的人生像是某种神话,他们代替我们实现了某些夙愿,他们的人生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充满自由、欢愉和玩乐。用音乐人史蒂芬·布拉克特(Stephen Brackett)的话说,艺术家活在“大家梦寐以求的生活中”。

我已经提到了一些艺术家可能会有(并需要有)的特质(当然,才能除外):韧性、自力更生、坚定、自律;沉迷创作,且有一意孤行的决心;顺应挫折,有能够接受各种批评的肚量,能够承受风险,能够忍受艰苦的工作,以及没有也行的乐观态度。(独立摇滚歌手基姆·迪尔告诉我:“我不想在斐济度假,真的。因为太热了。”)当这些艺术家说起自己的经历时,我也常常惊讶于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们能够扭转局面去创造新的机会。我觉得有些人傲慢、虚荣,说实话,这有些让人不快,但又好像很有必要,这让他们受到世人的关注,可能也免受外界的质疑。小说家J.罗伯特·列侬(J.Robert Len-non)写道:“我认识的很多作家一直都很焦虑,也讨厌自己,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相当令人失望。”其实,这已经需要很多的自信,才能如此自我怀疑。

不过可能因为我是学术界出身的缘故,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受访者对一切事物,包括对想法、经验和其他看问题的角度的开放态度。学术界的人总是说“不”。他们总是倾向于对一切予以打击。可以理解,只有通过对论点(以同业审查的形式)的严正检验才能促进知识的进步。但是像这样健康的怀疑态度可能轻易就会变成病态的反对主义。学术界的人总是会说:“我觉得这不对”“你不允许这么做”“已经有人做过了”。(错了!扣五分。)学术界的人总是在捍卫专属于自己的一小片领地,一旦有人靠近,就会朝他们开火。但是艺术家却总在说“好”。艺术界中没有对错,也没有要为之辩护的专业领域。艺术家会说:“去做吧。”他们会说:“如果这样的话,会怎样?”“为什么不呢?”他们会说“别去证明它”,而是像我们众所周知的,达基列夫(Diaghilev)对谷克多(Cocte-au)所说的那样,是去“震撼我”。艺术家的身份是流动的;他们不按过去的成就,而是以现阶段的项目来界定自己。艺术家是面向未来的;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可能。摄影师、艺术咨询师卡特里娜·弗莱表示:“我们常常谈论未来。”她说,当艺术家盯着空白画布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作品可能的模样。

艺术家们另一个普遍的特质是他们都不愿意自称为艺术家这个称号必须被征服,没有人能直接宣布自己是艺术家。编剧詹姆斯·L.布鲁克斯(James L.Brooks)曾经说过,你可能需要20年,才能毫不尴尬地称自己为作家。那些声称自己是艺术家的人要么是业余人士,要么在装腔作势,要么就是半吊子。那些炫耀自己才能的人也是如此。严肃的艺术家对自己在领域中的成就都显得非常谨慎。我的很多受访者都表示他们宁愿视自己为匠人;“艺术家”这一称号已经被各种业余人士所玷污了。

至于为什么这些人一开始选择了从事艺术,我得到的解释既普通又深刻。一是希望能够自己掌控一切,以逃避来自顶头上司的压力,或是朝九晚五的作息。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这样的动机有着更为明显的边界。如果你不想努力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去当医生、银行从业者或是程序员,那么暂且不论各种不利因素,相比其他领域而言,创意性工作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毋庸置疑,自负则是另一个动机:如果不是对名誉的渴望,那就是期待得到赞赏与认可。丹·巴雷特曾和许多年轻音乐人一起共事,他告诉我做艺术的人中,还有一些很像“青少年”甚至“婴幼儿”般的幼稚动机:“我想获得名声。我要表达这个重要的观点。我要做好这件作品,那么大家就都能认可我。”

当你因为自负而踏进艺术圈,它仍不足以让你一直走下去。我采访过的一些人曾表示他们创作艺术是为了服务他人。他们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去改变社会现状,让人们开心,让大家的生活少些庸俗,或是给自己创造一个感受人性的空间。对于一些人来说,进行艺术创作是一种爱的表现;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艺术则更加神秘,连艺术家自己也想象不出、意识不到他们创作出的作品会有自己的生命,并以某种方式为他人带来意义。而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艺术是救赎;艺术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曾救过他们一命。通过读书、听音乐,他们得以从情绪的泥沼,从孤独、绝望中挣脱出来,而现在他们也通过艺术去救赎他人。艺术创作带来了某种变化。巴雷特说,你在做出一张真正的唱片后,肯定会变了一个人。

但我听说过的最普遍的动机,也就是你最常听艺术家说起的,就是他们必须这么做。艺术创作不是为了生活而做出的选择;它不是“生活”,也不是选择。因为艺术家必须这么做,他们才开始进行艺术创作。他们“沉迷于此”,甚至还“受到了伤害”,他们做不了其他任何工作。他们没办法去“做”艺术。他们就“是”艺术家,生来就是。

本文整理摘编自《艺术家之死》,[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3.3

说明:

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官方发货

下单时备注发票信息,可开电子发票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书


来源:以上内容由中信出版社提供

点赞或点在看,感谢您的支持

艺术学人
中国艺术学权威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