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向“新”而行 激发绿色发展澎湃动能

时事   2024-11-06 16:37   福建  

 ■南平广播电台:伍道微 张笑弛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如何在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南平市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把绿色产业产业做大做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正全速竞发、奋勇争先。




不久前,由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研发的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装备,成功运用到位于福州的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将为企业应对出口碳关税机制,调整碳管理方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章振



它(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包含了有关于光学、机械、电子等核心部件,全部都由我们自主设计、全国产化,这就是我们在碳计量以及大气探测领域的中国“智”造。



落地南平工业园区的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是我国第4个国家碳计量中心。成立一年来,国碳中心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周年成绩单。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装备获批“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聚焦南平“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建立竹、茶等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增强南平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有序推进全国首部《碳排放管理员培训教程》的编写工作。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在填补我国碳计量空白方面不断突破创新。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郑明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对于南平而言,关键在于如何用好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这块国字招牌。我们将加快建立国家级的碳计量、碳监测产业标准体系,培育彰显南平生态优势的“双碳”产业集群,努力“碳”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南平范本”。


从闽江之畔到广袤青山。南平步履不停,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全面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今年7月成立的大武夷绿色食品研发中心是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的子平台,也是福建省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以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解决我市地方特色食品精深加工技术匮乏、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等问题而创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牵头与江南大学等院校的食品专家共同组建团队负责项目技术与产品研发。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博士 南平市科技局科技专员 赵志军



我们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小试、中试平台,以及数字化、食品数字化、农产品加工数字化的平台技术,通过小试和中试线打磨,使我们产品能够参与到国内的竞争,甚至国际的竞争,使我们面向一个更大的市场。


紧密围绕水、茶、笋竹、白羽肉鸡等生态优势产业,针对我市食品企业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目前研发中心已分别建立肉类加工、笋菌素食加工和白酒饮料加工三条标准化中试生产线,以及一个食品品质分析中心,提供精准的人才引进和产业深加工技术研发,帮助食品企业集中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与堵点,培育和发展食品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博士 南平市科技局科技专员 赵志军



我们研发中心每个季度,也会举行相应的一个产品推介会,会邀请全国甚至国际的一些大的渠道商,进行品鉴和学术活动,通过提升产业的质量,提升产品的品质,来达到我们千亿产业集群和万亿产业集群的一个最终目标。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南平将持续壮大“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紧盯竹、新型轻纺、氟新材料等10条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专班”工作机制,着力培育一批供应链稳定、要素链完备、创新链活跃、“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努力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平篇章。

 

制 作:南平广播电视台
编 辑:王   馨
责 编:蒋   超
编 审:刘晓强

合作热线:13905994321

南平广播电视台新武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