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政务   2025-02-05 21:20   辽宁  




  小微企业是稳定经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为全面落实国家、省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精神,把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我市快速响应,积极筹建市、县两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切实加大普惠小微金融支持力度。

  根据国家、省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相关文件精神,我市建立市、县两级工作机制,统筹高效推进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监管局会同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起草了“1+3+3”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系列文件。“1个总体方案”提出6项主要任务、7项重点工作和3项保障措施。“3个操作手册”分别对政府、金融监管派出机构、银行机构,细化任务分工和工作标准。“3个工作方案”是建立数据统计、简报制度和通报制度。切实把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锦州市全面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县区工作机制组织县(市)区委办局、乡镇、街道和工商联,深入园区、社区、乡村,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尊重企业和基层意愿的基础上,全面摸排融资需求,认真听取回应企业诉求,将申报条件、申报途径等优惠政策解读到位,形成“申报清单”“推荐清单”,把符合条件、有真实资金需求的企业推荐给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及时、精准对接小微企业,实现银企“无缝衔接”,切实打破小微企业信息壁垒,改善融资环境,确保信贷资金直达基层。

  县(市)区设立县区工作专班,专班下设综合协调、企业摸排等若干工作组,全面摸排辖区内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应进尽进”,同时,加强合规性审核,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把关,保证申报材料的合理性和客观性。金融监管部门指导银行机构了解小微企业实际融资需求等情况。各银行机构建立工作专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基层机构敢贷、愿贷积极性,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推进“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快速便捷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市已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3165家,梳理融资需求企业416家形成“申报清单”“推荐清单”。获得授信企业215家,获得贷款企业207家。机制的建立及“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的开展将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卡点,有效促进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小微企业,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企业点燃发展“加速器”。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发挥和利用好协调工作机制作用,紧盯实现“三个100%”和“一高、一提、一降”的工作目标,市级协调机制做好“总指挥”,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尽快取得明显成效。各成员单位树牢“一盘棋”大局意识,加强政策措施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县区协调机制和工作专班做好“先锋队”,压实主体责任,统筹做好资源要素保障,持续充实“两张清单”,银行机构做好“主力军”,主动靠前,全面融入,加快推动授信放贷,确保“快审快贷”“应贷尽贷”。

  锦州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定期调度,合力解决落地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协调机制高效有序运转。对成功案例进行经验总结、交流和推广,发挥各自优势,对“应进未进”“应贷未贷”的联合会诊,共同帮助企业排除困难。

  下一步,锦州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将充分发挥部门协同工作合力,紧扣做实“推荐清单”,在尊重企业和基层意愿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继续开展走访、摸排工作,切实打破小微企业信息壁垒,改善融资环境,把符合条件、有真实资金需求的企业选出来,确保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增强小微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为实现我市经济持续稳健向好作出更大贡献。

  让银行及时、精准对接,实现银企“无缝衔接”。金融监管部门将督导银行机构对“推荐清单”中的小微企业推进“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县(市)区、银行机构加快从供需两端发力,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各县(市)区、各银行机构从供需两端发力,加强银企精准高效对接。县(市)区设立县区工作专班,专班下设综合协调、企业摸排等若干工作组,深入园区、社区、乡村,摸排辖区内的小微企业情况,认真听取回应企业诉求,切实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各银行机构建立工作专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基层机构敢贷、愿贷积极性,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推进“应贷尽贷”“能贷快贷”。




来源:锦州日报
编辑:才宇
校对:赵露
主编:朱峰

锦州发布
让中国感知锦州的脚步,让世界倾听锦州的声音——锦州发布,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