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只需要到兰考去走一走、看一看。焦桐、裕禄大道、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干部学院……兰考这片土地,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焦裕禄的印记。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是中国地图上一个闪亮的坐标。历任省委主要领导履新后,都会专程来这里调研,并拜谒焦陵,瞻仰焦桐,参观焦裕禄同志生平事迹展,接受沉浸式教育。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475天,为何会让人60多年念念不忘?焦裕禄又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常常在提焦裕禄,但你知道焦裕禄精神到底是什么吗?位于开封兰考的焦裕禄纪念馆,每年有近200万人来此参观。
从入口到大厅的焦裕禄塑像之间,米黄色的地板已经被踩得褪色。这是无数敬仰者来此瞻仰参观时,所留下的足迹。这些印迹,无声地诉说着人们对焦裕禄的敬仰和怀念。纪念馆里,一把带着大窟窿的旧藤椅引人驻足。是的,就是这把藤椅,陪伴了焦裕禄400多个日夜,成为他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历史见证。藤椅右侧的那个大窟窿,是他肝部疼痛发作时,用茶缸靠在藤椅上,用力顶住痛处,日复一日被硬生生顶出来的。透过这把破旧的藤椅,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人民的好干部”,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而地板上的足迹,折射的则是焦裕禄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在老百姓心中,有着一杆秤。为民者,总是被人民所铭记和爱戴。焦裕禄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群众也把他放在心中最崇敬的位置。时隔60多年,人民依然呼唤焦裕禄。这是因为,他把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丰碑,立在了群众心中。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
对于这几个问题,焦裕禄的回答是:“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九曲黄河在兰考拐了最后一道弯,东坝头镇张庄村就位于这里。站在村委会的二楼眺望,目之所及,尽是绿油油的麦田。你很难想象,60年前这里还是黄沙满地。焦裕禄来的时候,正是兰考最难、最穷之时。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致使当地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最低水平,36万人中有10万人外出逃荒。在兰考工作的475天,焦裕禄始终置身于风中、雨中、沙地之中、急流之中、民众之中。就是在张庄村,这个兰考最大的风口,他找到了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了成功。焦裕禄走的时候,除了常年佩戴的手表外,没能给家人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给兰考人民留下了很多。他用自己的生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这不仅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提问,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焦裕禄,已逝去了60多年。
一个甲子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事物的面貌。但焦裕禄这个名字,却依然熠熠生辉。“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就要尽到造福一方的责任。焦裕禄,就是一个榜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焦裕禄放心不下的,不是家人,而是兰考人民。临终前,他仍旧挂念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是否遭受了水淹,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咋样了,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栽了多少……焦裕禄或许不会想到,当年为防风固沙而种下的一棵棵泡桐,如今长成了一个大产业。靠着丰富的泡桐木材资源,现代家居制造和民族乐器制作,成了兰考的主导和特色产业,更让兰考成了“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当年,焦裕禄种下的那棵泡桐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人们缅怀他的“焦桐”。
虽然焦裕禄已经离去很久,但他用生命铸就的焦裕禄精神,就像焦桐一样,深深扎根于兰考的土壤之中,不断生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焦裕禄精神中,所蕴藏的“奋进力量”,正是当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所需要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下,我们虽然不用再去战“三害”,不必再为吃饱穿暖发愁,但前行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既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依然需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河南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需要更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鼓足干事创业的热情干劲,才能更好汇聚富民强省的强大合力,河南才能更加奋发有为地走好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之路。再过几个月,当习习春风再绿兰考,泡桐花盛开之时,兰考的主色调,就会变成粉紫色。那时,若你有时间,请到兰考走一走,去看看多彩的兰考。你就会明白,人们为什么会对焦裕禄念念不忘?我们常提及的焦裕禄精神,又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