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美丽而历史悠久并渐渐远去或消失之村庄的记忆和钟情,是深深刻进康巴作家胡德明先生脑海及骨子里的情感,是一段孩童时期乡村生活的刻骨铭心的回忆;是一段流淌着心灵长河的故园浓情。
《那些年,我们这样过新年》的故事,就在潺潺幽幽的流水中,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上,在美丽而古老的乡村村落里,在故土滋润,父母隆恩,弟兄姊妹深情的梦回记忆中徐徐展开。
德明先生的文字清丽而富有散文语言的美感,他笔下的文字似乎有意贯通散文与小说之间的壁垒,让故事情节像雨后的春笋,自然而然地生长、成型、成熟、结果,不经刀斧,不加纷饰,不着痕迹,一气呵成。
《那些年,我们这样过新年》一书共有:年前的准备,我们这样过新年,岁月留影,欢乐的彝族火把节四辑。内容全面而深入,不论是写自然风光、民族风俗习惯还是人物与生活,都饱含着作者独特的深刻见解和智慧感悟,视野开阔,境界高远,笔力雄健。该书的重点是节气(过新年和火把节)。过新年从年前的准备、年中的风俗、年后的走亲戚,一一进行细致的描述,故事情节跌岩起伏,撼动人心,触及灵魂。
《枯施(新年)》作为开篇,深刻描述了故乡那个小村庄过年浓浓的气氛和深挚的情谊。年猪、苦荞面、年柴、新衣服、年酒、燕麦糌粑、松光、年鸡、年糖、羊毛垫毡、年豆腐、除尘、杀过年猪、抢头水与偷菜、博基、耍坝子、拜年…等等一个个鲜活实在的故事,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富有哲理和内涵的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吸引着读者的目光,看上去有梦幻一般的感觉与质地:作者对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的细腻刻画,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如“阿爸用洋火点燃石制烟袋里的兰花草,“吧嗒吧嗒” 地吸着,烟雾不断从嘴里、鼻孔里溢出”…他将烟杆衔在嘴里,鼓起腮帮子使劲一吹,烟灰从烟锅里蹦出两米来高,然后落在我们前面不远的地方,烟雾袅袅升上空中。”极其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物的细微动作,紧扣生活,精湛刻画,情景交融。文学创作中,语言越普通,越接地气,越有亲切感。只因作者亲身经历孩童时期在乡村的生产生活,乡土人情,风俗习惯,才在乡土文学艺术创作上见闻与心性共鸣,心灵与情感相通,乡村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也能达到彼此呼应的境界。情感的流露与生命的赞歌交织着,奔流生命的山水与火热激情的故园亲人,遍布田野生长着的诸多谷物、圈养或散养的牛羊牲畜等都蕴含着人间烟火,生长着不同的灵性,如梦似幻。真可谓人在梦幻中畅游,梦幻致春心荡漾,惟妙惟俏,旋律无穷,余音袅袅;同时,奇妙的风俗习惯和彝族文化也在远古神话和现实生活中穿梭,在他的笔下,人与天地相融,与万物无隙,情感里自然生长出了如同大海般奔流不息的激情和对亲人的怀恋。字里行间宛若诉说那叮叮当当的雨声,萧瑟低沉的风声,叽叽喳喳的鸟声,潺潺汩汩的水声仿佛告诉人们: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家庭和边远偏僻的小村庄同样可以挖掘出许多动听有趣的故事,每桩桩,每个个同样蕴藏着生活的艰辛、趣味和哲理。当你多和大自然亲近时,人世的喧嚣与烦恼就会被洗涮得干干净净,美好纯洁的人间情感正如春夏秋冬的风雨雪霜飘击而来的律音,让乡村农家老少内心生长出仙境般的向往与倔强,体悟出无我无物的宽阔世界给予的澄明与通透。文学能使时光重现,生命鲜活,已作古的祖父母和父母犹如还活在现实生活中,活波开朗,慈爱有加,幽幽的故事和谆谆教诲仿佛在耳边响起,不断激励儿女继续前行。
阅览书中山水章节,感觉大自然总会在某一时刻以强大而柔韧的语言提示和警示着“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不可与自然疏离甚至反叛,亲近、亲和、亲爱大自然,才会相看两不厌,相处知和谐,在生产生活中体悟大地山川的启示,丰富生存生活生命的智慧和才能。
书中既有关于景观、山水、节气、村庄、生产生活、校园、游记等宏阔壮丽的描述,也有身边一些微小事物的生动描写;既有博物美学的严谨,也有散文文学的细腻潇洒,行文沉静、深邃、质朴、自然。
对山水的描述,德明先生秉持以我观物、以心感受的出发点,将所看到的景象赋予丰富联想,以写所见所闻所思的角度,叙写审美感受背后的故事和哲理睿智,捕捉到刻骨铭心的事例。如“毛家林沟是一条自然河。水平如镜,清澈见底,一种静幽幽的感觉。水荡四周的花草相映成趣,香气四溢,灼灼如火,白如玉雪的杜鹃花常开不败与倒影在水中的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幻图景,令人陶醉、惊叹。…”再如描写过年鸡“淡黄色的羽毛整齐地披在它身上,一对橙黄色机灵尖锐的眼睛滴溜溜圆,像两颗黄宝石镶在脸上……”多么自然、亲切、客观、朴实、精美。
从篇幅章节和文字结构看得出,德明先生在创作“那些年,我们这样过新年”一书中情不自禁敞开了心灵的天窗,打开了写作框架和立意思路,开阔了审美的无限空间,把一个人的有限生命延长至情感生命和精神生命的雨露甘泉之中,汇聚成“溪水潺潺天际流,人间冷暖父母恩”的浩然情感、心筑慈菴、横无际涯的万里波涛、千里净土、恩情似海之中。书中几个小片段故事充分展现了出来“…只见阿爸背着竹制背篼,肩扛一把挖锄,沿着山寨里的那条羊肠小道,向着山那边走去。我知道阿爸是到鸡公山挖药材找些钱,给我和弟妹添置过年的新衣服。我看着阿爸渐渐远去的背影,油然感叹道:“这都是为我和弟妹们啊!”心里一阵酸楚,热泪禁不住从眼眶里簌簌流了出来”;“阿妈手和脚都冻得发紫,全身瑟瑟发抖着,嘴里不断地发出呻吟声……原来,阿妈背水往回走的路上,踩着了积雪下的冰,一骨碌滑进了路边厚厚的积雪里……”
德明先生出生在四川九龙雅砻江峡谷中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农家里。他在家里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大,从小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酷爱读书,善于思考,他一个同乡曾告诉大家:德明在读初高中时,就大胆地按自己的思路,修改课本中的文章。他学习成绩优秀,特别是在写作文时就透露出了潜在的写作天赋,这就为他后来成长为四川知名作家,创作出诸多散文文学精品奠定了扎实的创作基础和文学功底。在他的文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博大的自然情怀,亲人情怀,饱含着对父母家人的挚爱,他笔下的人物多为勤劳质朴的父母家人和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及学校启蒙老师,他热情地讴歌他们,挖掘他们身上强大的精神力量、自然朴实的品质、勤劳勇敢贤惠的父母的辛劳和乐观向上的人生。如“石磨轰隆隆地响着,阿妈开始在家里磨制面粉了…尽管她脸上已溢出阵阵汗珠,嘴里不断地喘出粗气,仍坚持不断地磨着”“…一边是阿妈磨制荞面的轰轰磨声,一边是阿爸歌喉浑厚的《找荞种荞》颂歌声。磨声歌声交织在一起,徐徐飘出门外,弥漫在山寨的上空,向遥远的地方荡去”。
德明先生的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他经常讲:不论文学和艺术有多么独立,最终都不能脱离生活,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关注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而才华和灵感这些东西是为文字服务的,文字是为艺术服务的,最终希望能够借助艺术来改观现实生活,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加美好。
德明先生的文字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既有对亲情、恩情、友情的温暖,又有极具美文之感,无不酣畅淋漓。如刻画砍过年柴的磨刀细节“阿爸将少许清水洒在磨刀石上,开始用力磨起斧头来。不一会儿,斧头被磨得在朝晖的映衬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异常锋利。”
德明先生从出生到成长,从儿时到中老年,绚烂归于平实,他始终犹如蛰居在山野清风中的古隐者,独自行走于旷野,感受雅砻江峡谷的风,聆听鸟声啁啾,眺望蓝天白云…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德明先生在写乡村景色、物事和乡村风习时,融入了生态文学里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书写(景色景物),植入自己的生命记忆,隐隐刻描出一位散文家的心灵史。这种书写上的跨文体,或者说对多种文体的兼收并蓄,无疑是对其写作所具有的杂糅特性的再度拓展再度蔓延直至露出最终的哲理。他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然后牵连出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事件,书写出别样的风情。他的笔调闲适且充满灵性,用文字表现某种生活中隐而不现的美;他的文字更多的是闲庭信步,结合此情此景,让读者身临其境,引发通感,自然参悟其中的奥妙。写景写物自然流畅,精妙绝伦。如《阿爸养蜂记》里的“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偏远的叫毛菇厂甘海子的小山寨里。这里地势崎岖,四周群山巍峨,林木葱郁,芳草萋萋,流水潺潺,恍若人间仙境……春风吹拂,腊梅花蕾,缓缓舒展,…漫山遍野晶莹灿烂,花香四溢,令人赏心悦目。”其叙述之美,写景状物之准确、干净;意境之美,写出了感观、感觉、感情;哲理之美,写出了新的思想、新的风格;写出了故事背后的故事。使人爱不释卷,读了一次再想继续读二次、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