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履职显担当 踔厉奋发再起航——2024年全区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文摘   2025-01-26 15:42   黑龙江  

1月26日,大兴安岭日报刊文《忠诚履职显担当 踔厉奋发再起航——2024年全区纪检监察工作综述,全文如下。

忠诚履职显担当 踔厉奋发再起航
——2024年全区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砥砺奋进,步履铿锵。

2024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和地委工作部署,走过了履职尽责、激浊扬清的一年。

这一年,学思践悟、深耕不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破解实践难题,抓实自身党纪学习教育,紧扣“六大纪律”逐条学习、深入研讨,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一年,攥指成拳、聚焦发力,以常态长效治理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以系统施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赢得我区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这一年,惩腐肃贪、正本清源,以超常规举措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历史见证壮阔的行进,时间镌刻坚实的步伐。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答卷上,数字抢眼——

全区立案699件,处分709人。严肃查处侯振坤、孙宝春、王建华、刘宇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16人主动投案、37人主动交代问题。抓实以案促改促教,坚持查办案件与深化治理并重,全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212份,同比增长43.2%。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重点岗位人员监督,查处各级“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81件、处分81人。

落实地委“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宣战”要求,开展“新形象工程”专项治理,从严查处擅自决定使用大额资金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联合公安机关严查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深挖“三公”“三吃”“两隐”典型问题,从严查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享乐奢靡问题。全年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9起220人,处分205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61起。

答卷上,创举连连——

制定出台“三个区分开来”实施细则,全面研判、审慎把握干部履职中的错误,结合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10名党员干部给予从轻减轻处分。出台常态化惩治诬告陷害工作指引,联合公安机关查办案件5件,为10名干部澄清正名。

出台常态化开展职务犯罪案件研讨会商工作办法、涉案人员处理处置工作指引等14项制度机制,监督办案更加规范高效。

推进监督常态化,由过去每年集中开展实地考核向政治生态“无感化”考核转变,切实解决一次性考核评价不科学、基层负担重等问题,推动被监督部门把责任落在日常、抓在经常。

打造“忠诚担使命·勤廉守边疆”廉洁文化品牌,以点带面一体化推进地县镇村“1+7+N”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更新大兴安岭廉政教育基地12处,全区改造升级廉洁文化教育阵地41个,组织新任职干部136人参加廉政教育测试,征集廉洁文化书画作品600余个,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家属1540人开展清廉家风建设活动。

答卷上,成绩满满——

制定我区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工作措施的落实意见,为县级纪委改革提供遵循。推行“室组地”联合监督执纪执法,县级派驻纪检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立案268件。

高标准推进纪检监察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地县两级贯通的智慧监督网络。建立从数据采集到结果反馈的全流程监督闭环,开展集中整治问题数据分析对比150万条,发现疑点数据794条,移交问题线索63条。

制发“一指引两清单”,指导推动各基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抓实政治监督。开展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专项监督,发现并纠正“第一议题”制度执行不严问题179个。

一组组亮眼的数字、一条条务实的举措,皆为“答卷”上最有力的见证,它们是辛勤耕耘的硕果,彰显着纪检监察工作的成效与担当。

这份成绩来得何其艰辛,不惜下大功夫做这些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地委第一轮巡察抽调61名专业干部成立7个地委巡察组,地委第二轮巡察抽调73名专业干部成立8个地委巡察组。”

“地委第一轮巡察发现面上问题579个,问题线索149个,立巡立改集中整治问题线索76件。地委第二轮巡察发现面上问题958个,问题线索111个。”

这背后是巡察干部怀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巡察任务当中。

倾尽全力、不遗余力地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是因为“以小地市更要敢争创的坚定决心、持续用力不放松的恒心定力,认真履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承诺。

因为但凡涉及百姓之事,皆需慎之又慎、全力以赴,容不得半分马虎——超常规开展集中整治,解决群众所忧所求所盼。在全区9家民营殡仪馆收归国有、升级改造、全流程“零收费”基础上,大力倡导文明殡葬,规划4处生态树葬园区、11300个树葬穴,免除一切费用,得到梁惠玲省长肯定,批示在全省推广。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公办养老院实现全区覆盖,60周岁以上低保对象保障金加发比例由15%增至20%,0~6周岁学龄前儿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承担。

因为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结合实际开展五荒地承包、套取医保资金、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等14个“小切口”专项整治,推动整改问题52个、完善建立制度77项。

因为关于民生福祉,绝不容丝毫小觑——协助地委“一对一”下发个性化履责提醒,紧盯医疗、社保等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制发副厅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提醒单30份。

因为生态保护工作影响深远且关乎全局,不能有一点忽视——地企联合开展大兴安岭生态保护专项监督,立案85件、处分70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

因为安全是发展基石,容不得半点懈怠——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立案25件、处分18人,推动整改问题113个。聚焦安全生产和燃气领域,监督推动问题整改529项。

此刻,答案已然清晰——纪检监察工作的每一次监督执纪,每一回攻坚克难,出发点与落脚点皆是人民。

知重负重,唯实唯勤。这份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答卷是如何作答的呢?

打铁必须自身硬,律人当先严律己。2024年,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地纪委常委会领学在先,“第一议题”学习23次,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10次。举办处级干部专题读书班,召开全区纪检监察系统警示教育会。常态化开展清风学堂、业务大讲堂、青年学堂、每月一测,分级分类培训1.4万人次。

建立“地委定期调度、地纪委监委半月推进、专班每周研判、派驻专题会商”工作推进机制,“双包联”“九督二十七查”联系指导机制,“红黄蓝”亮牌问责处理机制。

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围绕重大事项、重大案件、重要工作向省纪委和地委主动请示报告81件次。

践行“四下基层”要求,围绕工作难点堵点,选定提升基层监督质效、问责案件办理、“乡案县审”“四种形态”运用等重点调研课题11个,班子成员领题调研。注重在调研、实践中总结经验做法,形成45篇信息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

开展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制发《2024年度地纪委监委干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开展12期业务大讲堂,分级分类培训9000余人次,59批227人次参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及省纪检监察学院培训,不断提高履职本领。

做实关心关爱纪检监察干部,家访纪检监察干部157人次,收集家属意见建议50余条,邀请职业学院心理学教授开展专题辅导讲座,帮助纪检监察干部赋能减压,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关怀帮扶活动,慰问患重病等职工9名。

坚持严管厚爱并重。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36件,给予“第一种形态”处置9人;5名不适合干部调出系统。对近三年受到谈话函询和处理处分的36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回访,鼓励放下包袱、担当作为。

岁序更替,华章又新。站在新年的月台,光阴流过的声响丝丝分明,万物静待春回,此时的兴安大地,处处可见新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新征程上,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将坚决扛起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态度一以贯之、决心坚如磐石,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持之以恒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兴安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终审:    

审核:于霖悦

编辑:李宛桐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清风呼玛
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搭建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传递反腐倡廉“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