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直播遵义”
界首渡口全貌
90年前在界首渡口,广大红军战士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浴血奋战、毫不退缩,誓死保卫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领导机关安全从界首渡江,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
界首渡口
90年后的界首渡口,红星路、红安路、红章路、团结路、忠诚路、渡江小道、胜利广场、渡江广场等44个铭刻着湘江战役印记的红色地名,不仅映照出红军战士的坚定理想信念,而且更成为激励后人牢记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汇聚奋进力量的有效载体。
界首渡口
“每年当地群众和红军后代都会来到界首渡口静默肃立、朗诵祭文、手撒菊花……以纪念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兴安县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负责人说,眼前的界首渡口水清流缓,江面平静,宽100米左右,而90年前江水冰冷刺骨水面更加宽阔,想要过江并不容易。当时,渡口的浮桥数次被敌人轰炸破坏,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下,大家拆下自家大门的木门板,又多次重新架设,最终红军主力顺利渡过湘江。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龙塘寨红军经过的小道
界首地处湘桂两省的通道位置,古色古香的界首古街也是人流、物流集中地。如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保留着历史的印记,无不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壮烈的战斗往事。
走过界首古街,不远处便是界首光华铺阻击战遗址。在红军烈士墓正前方,一颗鲜艳红星悬挂正中,两边写着“青山处处埋忠骨 长征精神代代传”,记者向长眠于此的英烈忠魂行鞠躬礼,向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界首光华铺阻击战遗址
烈士墓的周围还有几块石碑,上面分别镌刻着“在血战湘江中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湘江战役烈士永垂不朽”等文字,这些题词是由参加过湘江战役的杨成武、张宗逊、张震等将军所题写。
界首光华铺阻击战遗址
“从规模上说,光华铺阻击战在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中规模最小,但该战场离中央红军的渡江地点界首最近,因此意义重大。”兴安县原党史办主任罗基富告诉记者,当年两万余名红军战士从这里渡过湘江,突破了敌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打破了国民党军企图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既确保了中央红军顺利渡江的战略目标,更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和希望。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笃行是最真的弘扬。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与界首渡口一样,都见证了兴安时与势的变化,昨与今的发展。
《血色湘江》革命舞台剧
人们每年都会在这里瞻仰革命遗址,重温红色历史。特别是今年4月份,《血色湘江》革命舞台剧在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驻场上演,让观众在实景演出的音乐剧目中,生动感受这段红色历史。
如今,这场剧目已实现常态化演出,不仅许多外地游客带着孩子前来“打卡”,而且本省的干部群众多次观看演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截至目前,《血色湘江》共演出100余场,累计观众达2万多人次。
《血色湘江》革命舞台剧
“红色+”还为兴安县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走进位于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龙塘寨,“回想当年主力红军穿岭去,览观今世诸方游客迈踨来。”——这句话十分醒目,也是今天龙塘寨发展的生动写照。
“原来这里偏僻边远,以卖竹子为生计,收入低微,许多人在家里做农业,更见不到现在的漂亮村寨和美丽风景。”该乡工作人员小蒋说,如今柏油路通到了群众家门口,家家户户庭前有小院、有小车,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整个村寨近80人,一年全村综合收入超过500万元,户均收入分红2万元至3万元不等。
特别是每年旅游旺季时,龙家友的龙塘山庄等因庭前屋后环境好、配套设施全、服务品质好备受游客青睐,一年下来龙塘山庄光吃“旅游饭”就能挣100多万元。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龙塘寨农家乐
另一村民龙桂花原来在外务工,获悉村寨发展越来越好后,于2023年便回乡开起了林龙民宿。虽然只有几间房,但在旅游旺季,三个月就能挣了4万多元。
未来,龙塘寨还紧紧依托红色资源,厚植生态优势,进一步丰富完善游客赏花旅拍、水果采摘等沉浸式打卡体验区,更好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界首古街
走好长征路,阔步新征程。今天的兴安不仅紧紧围绕“红色+”,用足用活湘江“红”的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蓬勃发展,而且还精心描绘灵渠“金”、山水“绿”、丰收“黄”等文旅色彩,着力塑造“红色湘江”基因传承、“灵渠人家”历史文化、“桂北老家”乡村休闲、“漓江之源”生态观光、“华江九寨”康养度假等旅游品牌,呈现出处处有景、处处是景、处处可游、处处能游的全景式旅游格局,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内容请关注直播遵义视频号
↓↓↓
全媒记者:李培松 聂勋 谢捷 闫秋雷 杨云飞
编辑:何祖嘉 实习生:张雯
责编:段雪
编审:陈开艳
直播君微信:zbzy-z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