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定城”的民族

政务   2024-10-06 11:01   北京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日前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发表重要讲话

他指出我国各民族

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

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

“以水定城”的民族

侗族


水作为侗族的生命依托和文化源流

孕育和成就了

侗族水文化多层次的内涵

独具民族特色的

侗寨、风雨桥、稻鱼鸭共生模式

水笕、水车、水井等水文化元素符号

在构建水文化生态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侗族村寨 图片源自贵州省侗学研究会


逐水而居的村寨


侗族族源可追溯到

百越民族的“骆越”支系

秦汉时期

经迁徙到湘、桂、黔

沿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雷公山

由西北向东南延伸

自唐宋以后

侗族便逐渐稳定在

今湖南、广西、贵州几个省(自治区)

开阔的群山河谷地带、依山傍水的区域

聚族聚寨而居

受稻作文化的影响和河谷环境的熏陶

侗族在居住时

以依傍堰塘、泉井和溪流

作为村寨选址的基本要点

按照空间环境差异

侗族的村寨通常分为

山脚河岸型、平坝田园型、

半山隘口型三种类型


风雨桥 资料图片


逐水而居的村寨风貌也影响着

侗族民众畔水而栖的建筑理念

侗族大歌《赞风水》中写道:

“花桥长又长,琉璃阁上安,

玉珠檐下装,富丽又堂皇,

百样强,水秀山又青,胜过别的山乡。”

横跨在溪河之上的桥

连接着侗族聚落内外

成为族内交流往来的交通要道

这类集侗族民众智慧结晶产物的风雨桥

成为聚落内典型建筑之一


以水为业的生计方式


“高山住瑶,半山住苗,侗家住山槽”

与大部分汉族地区的旱作农业

形成鲜明对比

侗族对资源利用、生产与分配的运行机制

与他们所处的聚落形态有着密切关系


很早以前

越人便有水田稻作的生计模式

侗族民众开山通渠

疏通河道,挖掘鱼塘,修建梯田,

引山间溪水进行稻田灌溉

后来经过改造

打破聚落内河流、鱼塘、稻田

三者不相容的空间界限

渐形成一水循环

一田多用的

“稻—鱼—鸭”复合经营模式

也就是在稻田中放养鱼苗

同时又放家鸭

让稻、鱼、鸭同步生长

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这样的生态结构

不仅是侗族人民特有的生计方式

还形成了独特的人造湿地生态系统

每一处稻田、池塘都相当于

一片蓄水池

稻田与池塘的水气在阳光作用下

蒸发后升空形成积雨云

蒸发—降水—渗透的循环

能够有效调节局部气候


因水而生的农具


受山山水水大环境的影响

精耕细作的稻田文化

孕育出水笕、水车等农作工具


水笕

侗语又称“林亚”

通常以竹子和杉木为材质

将竹子去节或木材破成两半

挖空做槽用作引水


侗族逐水而居的村寨风貌

与以水为业的生计方式

使得他们居住地和稻田离江河较远

因此

他们就用嫁接的方式将水笕

架到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引水灌溉

有些河沟上会架有几十条

多则几百条水笕

逐渐的

通过改造传统技术

侗族人民又制造出水车

替代水笕用来引水灌溉

改良后的水车可以将地势较低的水

提升到高处

增大可灌溉面积

同时还能提高农作效率


顶洞侗寨的水车 图片源自贵州省侗学研究会


侗族水文化起源于

少数民族与自然生态

和谐相处的共生系统

凝结了侗族人民长期实践产生的智慧



参考资料 |《以水定城:侗族水文化与生态实践研究》。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 罗景月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责编 | 罗景月

校对 | 王子月


中国水事
中国水利报社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