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职场   2024-12-25 09:15   河北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

1.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敢坚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心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10s              B.人正常体温为38℃       

C.某病人质量约为60kg                  D.一次性医用口罩长约10dm

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16日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点火升空,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射前,神舟十三号是绝对静止的       

B.升空时,神舟十三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C.升空时,神舟十三号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       

D.进入太空后,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之前,两者相对静止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       

D.在月球上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话才能交谈,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

4.下列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A.手影游戏       B.错位的铅笔       

C.镜中的像       D.雨后的彩虹

5.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  )    

A.       B.       

C.       D.

          

 

6.“中国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与节气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吸热       

B.“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C.“一场秋雨一场寒”,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吸热

7.一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朝着平面镜靠近1m时他在平面镜中的(  )

A.像与人的距离减小2m       B.像逐渐在变大       

C.像与人的距离增大2m       D.像与人的距离不变

8.高速公路两旁有一定高度的屏障,其目的是为了减弱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干扰,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控制噪声的产生

9.将不同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让它们熔化并混合,冷凝后可以得到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一种方法。下表提供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数据,则下列合金中,不能用该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熔点(℃)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1090

2467

2567

2750

A.铝镁合金       B.镁铁合金       C.铁铜合金       D.铜铝合金

10.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一块玉雕刻成工艺品       B.将一壶水加热到沸腾       

C.将一块石头带到月球上       D.将铁棒磨细

11.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你将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12.如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远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当u=2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C.当u=1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比物体移动的速度大

14.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路面发生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光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5.甲、乙两个物体的m﹣V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的密度小       

B.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       

C.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是4:1       

D.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3:2,则其体积之比为5:4

二、填空题

16.小启用刻度尺测量铜线的直径.他将铜线在笔直的铅笔上紧密排绕了1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其宽度,如图所示,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10圈铜线的宽度为      cm,铜线的直径为      cm。

          

 

17.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信息三:     

          

 

18.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寒冬天气,大家常常在窗户玻璃上发现美丽的冰花,它是由于室     (选填“内”或“外”)的水蒸气     形成的,这个过程     (选填“吸收”“放出”)热量。

20.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人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时,会感到鱼在水中的深度变浅了,这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发生了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21.完成如图光路图,标出入射角,保留作图痕迹。

2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轻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实验,应选较薄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玻璃板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是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便于确定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前/后)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的后侧直接观察光屏,我们发现光屏上      (有/没有)像。

          

 

          

 

          

 

23.为了预防病毒,小红的妈妈采购了消毒液进行日常杀菌,为了测量某消毒液的密度,小红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图1甲是小红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她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改正错误后,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消毒液的总质量为126.2g,将烧杯中的消毒液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消毒液液面位置如图2所示,则量筒的中消毒液的体积为      cm3

(3)用天平测出剩余消毒液和烧杯的质量时,小红依次将两个20g、1个10g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后,继续向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平衡后,所使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则量筒中的消毒液的质量为      g;消毒液的密度为      kg/m3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红所测消毒液的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5)如图4是她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四、计算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

24.一辆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445m的A处鸣笛,经过2.5s后在B处听到回声。若汽车长度忽略不计,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汽车行驶的速度。

          

 

          

 

          

 

          

 

          

 

          

 

25.有一瓶水(未装满),瓶里水的质量130g,瓶子的容积250mL,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把质量为10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直到放入第30块小石块后,水面刚好升到瓶口。求:

(1)乌鸦投入小石块的总质量?

(2)乌鸦投入小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思源物理
劣势变优势;失分点变得分点,;短板变跳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