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

文摘   2024-10-31 12:08   天津  

走进大运河文化

      大运河文化又称“京杭大运河文化”,但不同于“运河文化”。因为运河文化,可泛指世界范围内的人工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大运河文化囊括了中国若干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国家,又创造出大运河流域多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非国家因素。一言以蔽之:大运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为核心,与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共同融合出的独特的江河文化,并紧密与中原文化相承。

      京杭大运河被单威誉为“工程的奇迹、文化的奇迹,是因为他在中国古代文化和经济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里程最长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更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

关于大运河的故事

      相传皇帝杨广为了享乐,下令把百花移植到自己的宫殿里,最后所有花都移植完了,可唯独差了琼花。杨广一问,才得知,琼花是南方特有的花,一到北方就会枯死。于是,杨广便下令修一条贯穿南北的大河,亲自下南方观赏琼花。这一举动促使了隋朝灭亡,却阴差阳错为后来的经济交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所以史书对杨广的评价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大运河历史背景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第二条黄金水道”, 由人工河道、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运河文化区域---分七块:燕赵通惠文化区、北运河文化区、南运河文化区、齐鲁运河文化、中运河文化区、里运河文化区、江南运河文化区(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奠定以后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作为“运河载来的城市”,天津始终坚持加强大运河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和阐释。

      元代庞大的漕运(南粮北运)促进了直沽(天津)的繁荣发展,直沽因而被马可·波罗誉为“天城”。三岔口作为运河槽运中转站,当年船舶云集,元朝廷于三岔口两岸敕建有天后宫,成为船工酬神、聚会场所。

      天津举全市之力做足水之大文章,传承河之大文化,让大运河天津段通过生态治理与保护,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美卷。




      2000年,汇成一首壮阔的歌,唱不尽“锦帆未落干戈起,运启江都烟火声”,京杭大运河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我们也一定要保护好它,让它永远绽放那迷人的光彩。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与希望。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条美丽的河流,让它继续流淌在中华大地上,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END

推文编辑:徐英燕

文稿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指导老师:赵翔峰

最终审核:王中媛、陈天祥


津滨职院智能制造学院
转发重要通知、新闻,发布学院新闻、机电工程系新闻、师生动态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