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念佛修行路上的两大歧途,不可不知!
乐活
2025-01-29 22:24
山西
念佛法门
,注重信愿。
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
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
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
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
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
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印光法师文钞》复朱德大居士书
念佛
法门,注重信愿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首先告诉我们要在信愿上注重。“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你只要有真信切愿,即使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也可以往生的,而且绝对能往生的。
“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即使你念到一心不乱,如铜墙铁壁一般,也没有往生的道理。
如果靠自力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甚至入禅定了,也没有用。靠你自己的力量往生不了。
因为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土之外,阿罗汉的神通也只能在一个佛土之内,依他自己的能力,三千大千世界是出不去的。
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即使是神通第一的
大目犍连
,靠他自己能力,也飞不到极乐世界。
所以即使你修到初禅、四禅,对往生一点用都没有。
下面印祖给我们指出两大过患、两大歧途。
歧途一:
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世间许多学净土的念佛人,他多多注重一心,就在念佛功夫上计较,不注重信愿。
我们去看一看身边的念佛人,大多数都这样的观点——念佛还没念好,念佛功夫没上去,恐怕往生不了。
许多人都这样想,这是障碍自己。他根本不知道要在信愿上去注重、去加强。
信愿主要是靠闻思净土典籍,印祖在《
文钞
》中讲到,一个是通过深入净土典籍,一个是参访对净土法门精通的善知识,这两个方法可以培养信愿。
这里印祖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修净土念佛的人,多多注意一心,不注重信愿。这在印祖时候的民国期间是这样子,我们这个时代就更严重。
许多人对
净土法门
不了解,但你又不能说他对净土一点信心没有。
他也想往生,他也念佛,而且他比一般人更注重念佛,因为他想把念佛功夫提上去,所以他主要的力量都放在念佛功夫上。
最初他会非常精进,猛念一气,可能这两三个月都很少睡,就在那里念,不久就发现好像刚开始几天感觉挺好的,人前还在夸口,我念佛多精进。
两个月之后,不行了,一下子退下来了,有可能半年他都不念佛了。
这是因为信愿不够,这样几年、几十年、一辈子,就这样折腾,进进退退,浪费了宝贵的光阴。
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不知道从信愿上下手,信愿是最重要的。
信愿,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没有信愿就相当于发动机没有启动,你说要让这个车子跑,它跑得动吗?
或者发动机出了问题了,经常要断油的,发动机时而发动一下,等会儿它又不听话,又在那里休息了。信愿不够就相当于这样子。
这样自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而精进、时而懈怠,但却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原因就是印祖讲的没有通过深入闻思净土典籍,没有产生或者增强信愿,而是一天到晚在一句佛号上讲究,念来念去,信愿也没有念上去。
这实际上是舍本求末、隔靴抓痒,怎么抓也没有感觉,怎么念信愿也上不去。
精进的念佛行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以前课上介绍过,勤精进是由欲心所而来。
“欲为勤依”,唯识经典里告诉我们,欲就是愿,
信愿行
的愿。欲心所,这个愿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欲心所是信心所的果。
所以,信愿行,信是愿的因,愿是信的果,当然我们要从因上下手。
那这个信心所是由什么而来的呢?它又是有由胜解而来。
胜解心所是信心所的因,信愿的愿,欲心所是信心所的果。我们就知道,要从源头上、胜解上下手。
胜解怎么来的呢?通过教证理证,闻思抉择,这就是印祖讲的要深入净土典籍。
许多人因果次第全错乱了,这样念佛念一辈子怎么可能得力呢?空耗时光,一场辛苦一场空。
好心学佛,辛辛苦苦,不知道修行次第错乱了,劳而无功。这点非常重要。不注重信愿,已经是失其扼要。
这是第一个歧途。
歧途二:
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
第二个歧途就更严重了。
“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
现在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我们去问一问一般净土的念佛人,十个里面肯定有五双。
你去问他,你念佛念了这么久了,相信自己能往生吗?他肯定跟你摇摇头:这个怎么可以肯定说自己能往生呢?或者他会反问你,难道你相信自己能往生吗?
你的胆子也太大了,要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莲花登上去的时候才知道,莲花台没上去之前,还不一定往生的。
他肯定会这样跟你回答。如果你说自己绝对能往生,他觉得你这是打大妄语。
但他不知道这不是从我们念佛功夫得一心不乱上讲的,而是从信心的抉择上讲的。
讲信心的时候,必须没有怀疑,相信自己,绝对不怀疑。
这不是谈念佛功夫。如果说念佛功夫,自己绝对有把握往生,那确实说大话,但是从信心上讲是可以的。
从信心上不应该有丝毫怀疑。你有怀疑,说明你没有真正信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说十念就能往生,你念了一辈子还要怀疑自己,那你怪谁呢?
你不能怪阿弥陀佛的佛力不灵,怪就怪你自己信心不够,信不及,你必须信得及。
印祖在这里说,有些人就因为没有念到一心不乱就怀疑自己、担心自己,恐怕不能绝对往生。
这样的疑心生起来,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
真信切愿是对自己能往生这件事绝对不会怀疑的,你怀疑自己,说明你没有真信切愿,你就不用辩解了,怎么辩解也没有用,这是非常明确的。
“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恐怕不能往生,所以要赶快念佛,尽量得到一心不乱。如果这样想,印祖讲,这看来是好想念。
“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
因为自己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怕没有把握往生,现在赶快用功精进念佛,尽量能得到一心不乱就更好,如果这样想的话,可以。
“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但有些人想过分了,想偏了,因为自己没有得到一心不乱而唉声叹气。
我念了多少年,怎么还没有一心不乱呢?看来很难往生,心里怀疑自己。印祖在这里说“则成坏想念”,就是恶念,这是障碍自己往生的。
本来你能够往生,就因为怀疑自己往生不了,最后自己障碍了自己,反而往生不了。
这就是古人说的“天作孽犹可存,自作孽不可活”,这是自己疑心障碍自己,这叫自作孽。
如何摄心归一念佛?
“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下面印祖讲到怎样摄心归一念佛,给我们指出三个方面。
第一要生死心切。真为生死,真正了解轮回痛苦,真想了生脱死。
第二要恳切至诚。要在真信切愿上去下手,要在出离心、欣求心上下手。恳切至诚,也就是要在信愿上下手。
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行门上要摄心,要有方法,不要散心的边念边打妄想,不摄心念佛是不行的。
印祖说,前面三种你做了,若再不能归一,还不能归一的话,你就要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
从一数到十,这样十念记数的方法,“自可易于归一”,你的妄想自然就能消除,就容易得到一心。
印祖这段教言非常殊胜、非常关要,对我们念佛人来说,应该牢记在心。我们修学净 土 法 门的关要、窍诀,就在这短短的一封书信当中。
五爷赐福
五台山五爷庙里供奉的五爷,又称广济龙王菩萨,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因人们向龙五爷求财,有求必应,应之必灵,故被称为“龙五爷财神”。
最新文章
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只要念一句咒语!
免遭一切飞灾横祸的修法,都看看吧!
一个行住坐卧都可修的简便法门,福报倍增!
【每日禅语】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
增长功德最便宜的事,你做过吗
人活一世,积好八德,非富即贵!
苦难,都是自己感召来的
正月初五丨快来接财神!增进财源最佳时机,接好运!一年鸿运当头,财运亨通!
听到这部经的名字,将来都能成佛!
大悲咒里的14个“娑婆诃”,到底是什么意思?
【每日禅语】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
你是假居士还是真护法,一看就明白
每天用这样念佛,越念功德愈大
很多人修行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分别念太重,人不稳重
嘴上佛,心里魔,这些毛病要警惕
春节许这样的小愿容易灵,因为很多护法神就在你身边!
高僧推荐这些经,念诵者可清除身心的“附体”!
生理期能否入寺,祈福、还愿的正确方式?这篇寺院参访指南,快快收藏!
布施是门大学问,这三十三种错误的布施方法,没有功德!
【每日禅语】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
学佛了仍断不了肉食,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
总做恶梦,你该这么忏悔和回向!
佛说:你的嘴,就是你一生的风水
三遍、七遍、一百零八遍皆可,消灾吉祥,身心安康!
念佛修行路上的两大歧途,不可不知!
饭前念“供养咒”,有何意义?
【每日禅语】善言,善眼,善念
每天都要尽量回向,这很重要!
心散乱时念佛,是否没有功德
修行,要用到“七”这个功夫上
大年初一|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共诵《吉祥经》,是为最吉祥!
到寺庙里千万不要起这种心 否则过去的福德就没了
女性有一种美叫“菩萨相”,具备这些特质才容易修来!
多次念诵,是否每次都要回向?
没有时间修行?地藏经告诉你修行的方法!
梦参长老对弟子们一次最严厉的开示!
从皈依那刻起,你就得到了护法的保护!
农历腊月二十九,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蛇年有7次开运机会,赶紧收藏时间表,切勿春节“临时抱佛脚”!
过年了,念佛人如何面对人情应酬?
拜佛为什么要翻掌?拜佛翻掌的三种含义
五大定律,五种智慧,读后醍醐灌顶
如果有人骂你,这样观想就得安乐了!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
早上起床,记得念这两句话,可得到福泽!
为什么很多人越长大越没福报?父母要注意!
为什么念经前,要念诵这四句?
出家人不能给别人算命看相,为何?
【每日禅语】厚德方能载物,做最好的自己!
家中供佛规矩并不多,但千万不要犯这些“禁忌”!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