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解析:
该策略融合了指数平均数指标(EXPMA)、涨跌幅比率(ZF)、特定价格行为判断、成交量分析以及自定义的A、B指标等,最终通过一系列条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股票,并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交易信号。
1. 指数平均数指标(EXPMA)
首先,我们利用EXPMA(C,13)作为核心趋势跟踪工具,其中C代表收盘价,13为计算周期。EXPMA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线,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更为灵敏,有助于捕捉股价的中短期趋势。当股价位于EXPMA之上时,显示上升趋势;反之,则可能处于下降趋势。
2. 涨跌幅比率(ZF)
涨跌幅比率ZF计算的是当前收盘价相对于前一日收盘价的百分比变化,用于衡量股价的波动强度。通过设定合理的区间(-5.22%至5.55%),并结合EVERY函数,观察过去10天内ZF是否始终在此区间内波动,筛选出股价波动相对稳定的股票(GU)。
3. 价格行为判断
- GU1
条件要求当前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且涨幅超过3%,表明当日市场情绪积极,多头力量较强。 - GU2
条件则考察过去10天内EXPMA指标是否呈现上升趋势(至少有6天EXPMA值较前一日上升),进一步确认股价的上升趋势。
4. 自定义A、B指标及极值分析
- A指标
根据股价与EXPMA的相对位置,计算出一个百分比值,用以衡量股价相对于EXPMA的偏离程度。 - B指标
则是基于最高价和最低价的波动幅度,反映股价的波动性。 通过计算过去15天内A指标的最小值(LL)和最大值(HH),结合B指标大于3%的天数少于2次的条件(HB),进一步筛选出波动适中且具有潜在上涨动力的股票。
5. 交易信号与视觉化呈现
- 交易信号XG
综合上述所有条件,当满足以下条件时,视为买入信号: 两天前满足GU条件; 当天满足GU1条件; 过去10天EXPMA上升天数超过2天; JD(基于EXPMA计算的角度变化)大于50度; 前一天的LL值小于1.37,HH值小于16.15; 当日成交量较前一日翻倍,且为过去20天最高。